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罗斯柴尔德为首的大财团,希望的是控制法国的货币和经济,而他们控制法国的货币和经济又为法国老百姓所反感,因为法国老百姓厌恶他们的压榨。法国公众迟早会意识到这些大财团和他们的利益是根本性冲突的。而此次“黄背心”,就是对于这个经济——政治制度的第一次不满爆发,可以说,法国政府也许会采取机会主义路线规避危机的立即爆发,但是就像列宁说的“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机会主义的脓疮迟迟不能治好的最坏情况下),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就这一点而言,“黄背心”不仅仅是一场针对“现政府”,更是群众针对“现制度”的反抗。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始于2018年11月17日的“黄背心运动”,到今天就满了3个月了。

起初,本人认为这场运动,只不过是一场普通的示威,大概是老百姓对于疲软的经济和当局施政能力的欠缺表现不满的一种方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人开始发觉一些异样的味道,到大约一个月左右时,本人发现这场事件似乎不那么简单,因为法国的左右翼似乎在这次事件中达成了协调,他们有一个共同诉求,就是搬倒马克龙。

而到了两个月左右时,本人发现这场事件并不是单纯的“民粹运动”,因为根据本人收集到的信息,有一个地方是共同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在质疑法国的银行和货币政策(尤其是央行私有化政策),但是马克龙的表态却又刻意绕开这个话题。

至此,脉络似乎逐渐清晰了,可以做如下论断:

1.这次运动恐怕不是川普策动的,至少川普或者CIA在其中,起的不是主要作用,主要的因素,应该是法国的诸多福利、移民、银行、信贷方面的制度;

2.这次危机,是法国长期积存的社会矛盾一次总爆发;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现在看到的,马克龙在这场危机中疲于奔命,已经快要黔驴技穷,有人认为,马克龙将会很不光彩地被弹劾。

虽然本人认同,马克龙将要“很不光彩”,但是说“弹劾”,恐怕未必。

一、马克龙的出身和执政的背景

马克龙1977年出生于法国亚眠,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医学顾问,这个出身,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属性。

学生时代,他的学业一路飘红,从高级中学和名牌大学毕业,27岁进入政府机关,29岁结识奥朗德(这也成为后来他进入奥朗德幕僚团的契机),30岁跑到罗斯柴尔德财团担任投资银行家,促成了几个大单,后来凭借奥朗德的保荐,他进入法国核心决策层,39岁参选法国总统,旋即当选,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总统。

家境殷实、少年得志,是马克龙到目前为止的主旋律,如果不看他执政以后的政绩,他简直可以堪称“青年的标杆”。

我们再看看他的政治属性。

我们随便一看他的出身,也会在他身上看到“政府”、“幕僚”等几个字,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马克龙的第一个政治身份——“建制派”

他是奥朗德提拔的,也是奥朗德的旧相识,再对比两人的政策,可以看出,马克龙某种意义上,就是奥朗德的“影子”,他们殊途同归,在银行、信贷等方面,马克龙似乎是跟在奥朗德后面亦步亦趋。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其次,我们再看他的另一个身份,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个名字——“罗斯柴尔德财团”?没错,他曾在罗斯柴尔德财团担任投资银行家,还促成过几单大生意,罗斯柴尔德财团是什么?那是个君临世界的金融黑暗帝国,他给罗斯柴尔德干过,另外由于法国政府实际上是被金融财团掌控的(其中就包括罗斯柴尔德),他在法国政府干过,说明不论直接还是间接上,他都和金融财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给金融帝国当过家臣的人,大家觉得他会有多少“清廉性”和“公正性”?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罗斯柴尔德家徽)

好吧,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罗斯柴尔德是什么了。

Give me control of a nation'smoney, and I care not who makes its laws”——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只要给我一个国家货币的控制权,那么我不在意这个国家是谁制定法律”——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财团创始人)

记住这句话,因为后面的分析还会提到这句。

所以马克龙的第二个政治身份呼之欲出——“财团代言人”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罗斯柴尔德的庄园,他们到底喝了多少血啊……)

好了,我们看看他的背景。

2016年,时任总统奥朗德即将卸任,由于此次选举关乎法国的未来,法国人民甚为重视,多年来疲软的经济、高企的生存成本和生活压力,以及对于政府财政亏空的不安,导致法国人开始出现极端化思潮。

我们知道,当一个国家出现发展瓶颈期或者经济不景气的时代,那么原先被边缘化的极端主义思潮,就会重新进入政治活跃期。

这也就是16年时勒庞女士代表的法国极右翼在大选中所向披靡的原因。

实际上,勒庞女士的崛起,和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崛起一样,都是在社会进入大萧条和长期不景气以后,当“中间化路线”走向破产后所必然出现的结果。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勒庞女士和她代表的法国极右翼在这些年因为法国经济不景气而进入政治活跃期)

但是,极右翼上台显然不符合大财团的利益,因为为了讨好自己的选民(或者说政治基本盘),极右翼必然向控制法国经济的大财团发难,而这势必引发法国已经基本固定的政治·经济势力划分出现震荡甚至洗牌,这是大财团不愿看到的(至于为什么,这是题外话,暂不必说)。

而且,法国左翼的势力也很大,而且当时还没到中间化路线被抛弃的时候,中间化路线还是很有市场的,这两派人也忌惮极右翼的掌权。

因此,在16年的大选中,大家基于不同的目的,都开始抱团支持马克龙:

奥朗德为首的“建制派”为了实现平稳过渡而推出马克龙,好让自己能够安然抽身

大财团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支持马克龙,他们认为马克龙显然能够延续奥朗德路线,避免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失,况且马克龙本来就是大财团出来的,也没经历什么磨难与血泪,又年纪轻轻(总体上,政治头脑非常幼稚),基于这3个原因,大财团要摆弄他太容易

中间派和左翼并不是很认同马克龙,但是他们更加不认同勒庞,所以他们为了自身的存亡,在自身的代表无法上位时,也必须支持马克龙。

因此,马克龙是四派势力折衷之后推举的人选,不是最“好”的选择,却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这就是马克龙的政治背景。

二、“黄背心”的危机由来

首先,这次“黄背心运动”,其实并不全都是马克龙一手造成,客观来讲,直接由他造成的部分少之又少,他更多是背了前面几任留下的债。

例如网上有人分析的,马克龙政府的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实际上,高福利并不是马克龙搞出的,更不是他导致法国政府债台高筑的。

法国的高福利政策,可以追溯到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之后雅克·希拉克、尼古拉·萨科齐、弗朗索瓦·奥朗德三任都延续了这个政策,三十几年下来,早已深入人心,但也早已掏空了法国积存的一点家底。

当然,本人虽然认同法国的高福利政策“寅吃卯粮”是此次危机的一个原因,但个人认为不是主要原因。

个人认为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对央行私有化的行为,私人资本控制国家货币发行,最终导致法国政府连年负债运行,最终无以为继下爆发了此次危机。

实际上,几乎所有“黄背心”的参与者都提过这类问题,但是大财团控制下的媒体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那么回过来,既然都身为法国总统,而且又是投资银行家出身,马克龙应该在上台之初就意识到,法国连年负债的制度,总有爆炸的那一天,他应该解决这个定时炸弹才对。

可问题没那么简单,马克龙肯定明白根本原因是什么,但是他无力回天:因为他是建制派和大财团支持才上位的,没了这些人的支持,他就是光杆司令一个,可是要根本性解决负债问题,无论建制派还是大财团都是不可能答应的,动这些人的奶酪,他马克龙就是有十个头也不够他们砍的,他能怎么办?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既然不能“釜底抽薪”,那他就只能“扬汤止沸”——两个办法:“开源”和“节流”。

“节流”比较难,因为福利下降的话,他就要被骂死;辞退政府员工或者减少部门,也是不现实的,其他减少开支的办法也都不大有用。

那就只能“开源”,可是他是大财团的代言人,又不能拿大财团开刀,那就只能拿老百姓开涮,所以他就只能找老百姓加税,这就是法国老百姓骂他“劫贫济富”的原因。

其实“黄背心”的由来非常好概括,那就是: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三、“黄背心”接下来会走向何方

本来,马克龙如果在危机开始时就学奥巴马2011年对待“占领华尔街”运动那种方式,果断处置,铁腕镇压,那么局面可能不会恶化得如此严重,现在,马克龙以较小代价处置“黄背心”运动的机会已经错失,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和这场运动进行旷日持久的对垒。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遭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粗暴镇压,酿成流血冲突,但客观上奥巴马的铁腕镇压也避免了事态升级)

马克龙最大的麻烦是,他就算想找人谈判,也根本没办法谈,因为反对他的人不是一群,而是很多群,他根本无法找到可以来谈判的人,就算他找到了,对方在这场运动中其实也是没有分量的。

马克龙想要处置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办法,第一个是上策,那就是正视黄背心群体的诉求,对法国央行等部门进行“去私有化”,但是这么做,他就等着明天被大财团请客吃花生米大餐,而且他就算想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二个是中策,那就是暂不谈判,甚至做点有限的让步,避免和黄背心硬碰硬,待到黄背心因为内部的道路问题和领导权问题出现内斗和分流(黄背心内部本来就有左翼和右翼的分歧),他就能趁机反扑,并动用媒体给自己美化;

第三个是下策,那就是当局势好转的迹象还看不到,而且和平解决的希望渺茫时,果断采取武力清场、宵禁的行动,但是真这么做,他可就彻底臭了大街了,法国历史也要记他一笔,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敢这么做。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马克龙不能也不敢采取上策,下策也横不下一条心,他还在试图以中策解决此次危机

马克龙已经在实行计划了,他祭出了三个政策:一是把法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一百欧元;第二是免除加班费上的的课税;第三是不再对月收入低于2000欧元的退休人员提升社会普摊税(contribution sociale généralisée)的税率。

但个人感觉这个让步实在太小,还不能形成效果,但不排除马克龙还有后手。

我们再分析,黄背心接下来会怎么走。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政府和“黄背心”群体双方都在失去耐心,但都还是扛着一口气)

首先,根据过去法国政治运动的特点,我们能看到,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与参与的目标坚定程度成正比,而与参与时间成反比,亦即:越想要达到某目标,参政热情越高;而在坚定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持续时间越久,人的参政热情就会越低(这是个心理现象)。

不出意外,再有大约1-2个月,最多3个月,黄背心的参与者会因为看不到结果而开始感到厌倦,离开的人会增加,而长时间的街头运动的辛苦,也会使得一些肾上腺素上升的参与者渐渐平复下来,运动的激烈程度将会慢慢下降

而且,“黄背心运动”的初衷,并不是瘫痪法国,而是希望借这个方式迫使当局接受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参与者并没有完全和马克龙以及法国这个制度势同水火,虽然他们有质疑,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否则法国早就爆发第二次“法国大革命”或者1848年暴动了。

而且,不论愿不愿意,“黄背心”必须成立一个类似于“委员会”一样的机构统辖全局,形成一个领导核心,但麻烦的是,由于黄背心本身就是极左和极右出于不满当前状况发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左和极右最终会发生路线分化和斗争,这将对黄背心的下一步行动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果说还有“下一步”的话)。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政府的镇压也是实实在在的)

概括一下,那就是:“黄背心运动”在未来1-2个月,最多3个月的时间后,会逐步衰退,内部的斗争会逐渐加剧,他们将自始至终不可能形成强力的领导核心,外部的关注也会渐渐减少,马克龙如果一直扛下去,最后的胜家很难说清楚。

同时,黄背心运动瘫痪了法国的经济,法国将陷入经济萧条,时间长了,必然导致“沉默的多数”出现明显反感,这都是有实例的:比如香港的“占中”,在旷日持久的对垒中,闹事者的耐心、热情逐渐被耗尽,而另一边,老百姓也对那群极端分子感到不满,最后运动只能草草收场,留下一地鸡毛。

虽然媒体没说,但是个人推测,参加这次运动的人已经感到焦急了,因为继续扛下去,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焦急的后果就是行动可能会越来越激烈,而马克龙要是顶住了,最后赢家就是他,他要是顶不住,身败名裂。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示威者感到压力,已经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

最后,远期来看,马克龙不可能解决运动的根本诉求,那就是法国的财团压榨与控制政府的问题,不仅如此,法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问题也是无解的,最后只能是一个死循环

四、“黄背心”会对法国造成什么影响

前面提及,黄背心属于民粹运动,是极左和极右同时向马克龙政府发难的一次行动,与其说是向“马克龙”发难,不如说是向“政府”和“制度”发难。

根本原因,其实是大财团的冥顽不灵为法国人觖望,法国人对于这个制度发动了一次反抗。

上文说了,罗斯柴尔德为首的大财团,希望的是控制法国的货币和经济,而他们控制法国的货币和经济又为法国老百姓所反感,因为法国老百姓厌恶他们的压榨。

法国公众迟早会意识到这些大财团和他们的利益是根本性冲突的。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而此次“黄背心”,就是对于这个经济——政治制度的第一次不满爆发,可以说,法国政府也许会采取机会主义路线规避危机的立即爆发,但是就像列宁说的

“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机会主义的脓疮迟迟不能治好的最坏情况下),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

也就是说,法国政府越是拖延这个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时的烈度越强。

就这一点而言,“黄背心”不仅仅是一场针对“现政府”,更是群众针对“现制度”的反抗,其对法国的历史意义恐怕可以和法国大革命、1848年革命、巴黎公社比肩。

大财团与公众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黄背心”之我见

(这场运动怕是会名垂青史了)

可以肯定,“黄背心”只是一场序曲,后面将是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歌,未来的20-30年,法国乃至世界将进入一个快速洗牌时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要做什么呢?

答案就是记住毛主席的话: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本文原标题为《“黄背心”之我见》。】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黄背心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902/4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