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胜:在新西兰血腥惊悚的枪声后想起了温暖包容的中华文明

血腥惊悚连绵不断的枪声惊醒了血腥惊悚连绵不断的杀戮战争历史,宗教、种族、文明冲突冤冤相报何时了? 西方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霸权无道是人类走向自我残杀、步入地域之门的魔咒。温暖包容、绵延悠远的中华文明以其深邃厚重博大精深告诫和引导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命运相连,休戚相关,风雨同舟、荣辱同在,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哲学的要旨、人类前途的曙光、人类未来的天堂。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吕景胜:在新西兰血腥惊悚的枪声后想起了温暖包容的中华文明

3月15日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两座清真寺发生针对穆斯林信徒的严重枪击事件,且不放过儿童,截至当晚已有49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嫌疑人通过社交网络直播了行凶过程,视频长达17分钟。犯罪嫌疑人阐述袭击动机是,西方国家人口总数量在上升,因为大量移民到来,白人生育率下降,移民生育率更高,这会导致欧洲出现完全的种族和文化替换,是对白人的”种族灭绝“,并声称要镇压移民,驱逐入侵者。

血腥的枪声从血腥的历史中走来, 惊悚的枪声惊醒了惊悚的历史,公元1096年,西欧国家的骑士们组成十字军东征,争夺地中海东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从1096年到1291年的200年间,十字军总共进行8次东征。16世纪始,欧洲基督国家开始强盛,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列强开始入侵阿拉伯地区,真主的地盘被逐渐蚕食与鲸吞。19世纪,西方殖民地主义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扩张更加势不可挡,穆斯林的军队在西方坚舰利炮的进攻面前全无招架,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此后便是我们熟悉的美国为石油及地缘利益针对伊拉克的的战争,拉登恐怖分子的911报复,西方对利比亚的围殴及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导致中东地区上百万人死亡、上千万难民流浪。

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穆斯林的宗教战争冤冤相报无法了结,当代美国及欧洲国家对中东国家的石油战争也留下了未来深重的潜在报应,百万以上中东难民涌入欧洲,穆斯林难民借助高生育率改变人口比例,不少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欧洲将是穆斯林人口超过欧洲白人控制主导欧洲,一场新的种族之战在欧洲大地上悄然展开,当下则呈现出涌入欧洲的难民在欧洲的奸杀、打砸、恐怖袭击。这一切拜托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十几年中东战争,及引难民引入欧洲的幼稚白莲花政治家。

新西兰白人恐怖袭击又开始了新的冤冤相报,今天白人极端主义者袭击清真寺,明天穆斯林极端分子是不是又要袭击基督教教堂?亦如巴以冲突,流血年年有,冲突总不断。 伊斯兰极端主义视异教为敌人,基督教视自己为世界唯一,以自己的“普世”要求世界如己。文明的偏执埋下文明冲突的隐患与祸根,给人类历史留下一系列血腥杀伐屠戮与战争,无尽的血腥染红过往的岁月,却仍难见和平的曙光。资本对石油的贪婪,美元对石油的依赖仍是坚船利炮决定丛林社会的分配,杀戮与战争就不会停歇。贪婪是驱动战争的永动机,强权是文明冲突的始作源。

世界如此杀伐不断,冤冤难报,血腥惊悚之下想起了古老、温暖、包容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有多包容?佛教的传入始于东汉,“中国人虚心接受,抑且发扬光大,使流布中国之佛教哲理继续精深化,而有青出于蓝之誉”,经历600多年,到初唐盛世,印度佛教哲理完全中国化,消融合会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体现了“中国人惊人的虚心了解与深细调和之伟大能力”。

大唐盛世回教文明蓬勃光昌,“中国人以其发皇荣盛之大气度”与阿拉伯波斯回教新文明接触,大量波斯商人来到大唐,“物质食货之相交易,精神学术之相濡染”,前后约600年,中华文化包藏了阿拉伯回教文化,展现“中国人之勇敢宽容与宏深消纳之伟大能力”,至今,回族是56民族的一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也构建了56个民族56支花,56个民族兄弟如一家的中华大家庭。

中国历史表明,当中华文明处于强盛时期时,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它对于外来文明,不是拒绝、冲突,而是尊重、吸纳、包容,求同存异,和谐相处。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伟大包容性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哲学和信念,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还要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就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有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所以不会对新加入的因素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够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叶郎《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吕景胜:在新西兰血腥惊悚的枪声后想起了温暖包容的中华文明

当今国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承继了古老优秀中华文明的血脉传统,是引领世界未来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及其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承载着这一使命。“人类”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和天下观的时代升华。以“人类”为单元的世界观,超越国家、民族的分野,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系统论,以及民本思想和天下情怀。

“共同体”超越民族作为想象共同体、中华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层次,追求人类共同体的大同,实现全球化时代的天下一家梦想,超越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矛盾,是对近代以来中心-边缘全球化体系的超越,实现一体化地理、政治、文化的合一,成就人类命运。

中国公知总说,中国不要搞价值输出,要低调,要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是对的。但不要把做好自己的事与掌握、彰显中国话语权对立起来,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中国话语权是要主动掌握和有效运用的,至少不能放弃被动挨打。中国的价值“输出”不是强加,不是以血腥杀戮弱肉强食来推行,不是以坚船利炮攻城略掠地来殖民,更不是老子天下第一,必须以我的标准以我的模式为准,不以我的标准我的模式便是背离“人类文明、普世价值”,不以我的标准我的模式便是我的敌人。纵观古今,放眼望去,请教中国公知,面对世界的宗教纷争、文明冲突、战乱动荡、生灵涂炭,有比古老悠远中华文明更加包容的文化、文明吗?

血腥惊悚连绵不断的枪声惊醒了血腥惊悚连绵不断的杀戮战争历史,宗教、种族、文明冲突冤冤相报何时了? 西方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霸权无道是人类走向自我残杀、步入地域之门的魔咒。温暖包容、绵延悠远的中华文明以其深邃厚重博大精深告诫和引导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命运相连,休戚相关,风雨同舟、荣辱同在,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哲学的要旨、人类前途的曙光、人类未来的天堂。

拜托,中国自信;彰显,和而不同;启程,中国话语;远航,中华文明。

【吕景胜,察网专栏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新西兰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903/4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