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为何出不了人才?
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门派众多,可诸多门派中除了少林、武当、嵩山之外,出色的高手并不多。以华山派为例,贵为大名鼎鼎的“五岳剑派”之一的华山派的大弟子令狐冲竟然连江湖上的三流高手田伯光都打不过,其他人就更不必提了,除了带艺投师的劳德诺之外,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废物饭桶。
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华山派掌门岳不群的身上。岳不群为人方正,做事向来一板一眼,对弟子要求更是极其严厉,动辄打板子罚面壁,搞得手下弟子整日提心吊胆,岳不群说过了晚上九点不准练功就绝不拖到十点。华山派的弟子听话是很听话,可老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不刻苦、不努力、不用功,表面上减负了、轻松了、快乐了,可是江湖是个凭实力说话的地方,只要你身在江湖就必须经受江湖的考验,你今天不流汗,明天恐怕就要流泪流血了。
古人都知道头悬梁,锥刺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简单的道理,话说,如果快乐能快乐出功夫,快乐能快乐出成绩,谁愿意累死累活的练功啊?好在华山派还有“刺头”令狐冲。虽然令狐冲极其尊重师父岳不群,可他天性不喜约束,更不要说,我的未来我做主,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简单的道理令狐冲还是懂的。岳不群为了给令狐冲减负,总是拖着不将华山派的独门秘笈紫霞神功传给令狐冲,令狐冲就自己琢磨着搞个冲灵剑法这种明显超纲的剑招,看到其他门派的武功,比如青城派的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这种偏招怪招,有用没用另说,令狐冲也能照葫芦画瓢,甭管像不像,反正能学个三分样。
令狐冲对岳不群以减负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如此不领情,岳不群自然非常反感,这摆明是给脸不要脸,既然令狐冲如此大逆不道,那就怪不得岳不群后来逮个机会将他逐出师门了。岳不群对视如己出的令狐冲都能翻脸不认人,就问你怕不怕,很显然,岳不群这招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平日里就唯唯诺诺的一众弟子都更加低眉顺眼、逆来顺受了,你教的我就学,你不教的我坚决不学,反正华山派是按先来后到排序的,连考试都没有,更不会用考试成绩来排名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岳不群搞的这种减负教育的结果是明摆着的,原本就很废物的华山派弟子更加废物了,有谁能记得令狐冲的三师弟梁发、四师弟施带子、五师弟高根明等人有何过人之处吗?别说过人之处了,有人能记得他们的名字就不错了。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结果来看,岳不群的减负教育是非常失败的,难怪风清扬会忍不住对着令狐冲感慨:“岳不群那小子,当真是狗屁不通。你本是块大好的材料,却给他教得变成了蠢牛木马。”好在,令狐冲遇到了风清扬,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否则,他可不就是风清扬口中的“蠢牛木马”吗?尽管如此,令狐冲还是想方设法维护岳不群,可是,就算再维护岳不群又能怎样,他的师弟师妹已经全都被岳不群给耽误了。
众所周知,华山派原本是人才辈出的,可到了岳不群手里,却搞得人才凋零,几乎连一个拿得出手的都没有,要说岳不群完全没有责任,谁信呢?!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绝不能拍脑门跟着感觉走的。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因材施教的道理,对子路是一套教法,对冉有又是一套教法。回到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杨过可以减负,但郭靖就不能减负,杨过减负了还是杨过,郭靖要是减负了估计只能一辈子在蒙古放羊了,因此,教育绝不能搞一刀切,哪有强行规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呢?笨鸟先飞早入林,笨鸟都知道早飞,像郭靖这种天生呆头呆脑又悟性极差的人,他要是不努力、不拼命,整天光想着减负,那还能有什么出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学习固然辛苦,可减负了就能快乐吗?就算快乐,那样的快乐也是浅薄的、低级的快乐,学习后满满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所带来的快乐才是实实在在的快乐。
令狐冲在学习了独孤九剑后功力大增,书中是这么说的:令狐冲接连三次将他(田伯光)逼到了生死边缘,数日之前,此人武功还远胜于己,此刻竟是生杀之权操于己手,而且胜来轻易,大是行有余力,脸上不动声色,心下却已大喜若狂……看到没,这就是学习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再怎么减负都得不到的。
So……你懂的!
【林爱玥,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林爱玥”,授权察网发布。】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原标题:华山派为何出不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