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论党媒"姓党" | 务必认清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变化和使命
【摘要】眼下最重要的一点,依然是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客观态势,只有把这一点看透了、说清了,我们才能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确保党媒“姓党”的自觉性。
谈到如何确保党媒“姓党”的问题,党内外的众多有识之士已经谈了许多好的意见。我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一点,依然是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客观态势,只有把这一点看透了、说清了,我们才能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确保党媒“姓党”的自觉性。
也就是说,要认真回望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瞻望远方的路,认清新的时代特点和战略威胁,进而提出新的战略指导思想,避开陷阱,警惕倾覆,清除隐患,战胜阻挠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切敌人,这是摆在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媒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1 大国博弈的战略重心正趋向意识形态化,“心防”已成为国防重要领域
网络时代开始于2000年前后,不到10年,美国已经完成战略思维调整,将通过网络策动“颜色革命”——操纵别国民众反对本国政府,以此作为实施美国霸权战略的新模式日趋成熟,并用于对付俄罗斯、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潜在对手。其中,尤以对中国策动“颜色革命”为其“重返亚洲”的战略重点。
大国博弈的战略重心正趋向意识形态化,并呈现短兵相接、全面交锋的状态。看看最近中东和中亚那些一夜之间垮台的政权就知道,枪炮已不是保卫国家和政权的唯一武器,而“颜色革命”、社会内乱、政权颠覆的危害性,远远超过外敌大规模武装入侵。攻心为上比兵临城下更危险。“心防”已成为国防的重要领域。
2015年1月12日,美国中央司令部推特账户遭到ISIS袭击。
遭受切肤之痛的俄罗斯人正在更新他们的军事学说。他们说,近代没有哪个国家使用武力战胜过俄罗斯,但是,“颜色革命”式的软进攻肢解了苏联。常备军和核武器挡不住观念渗透和物质诱惑。
美国五角大楼刚刚从战略上确认了网络战这一提法。北约秘书长说,北约和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的是价值观之战。而北约认为,乌克兰战争证明现代战争战斗的主要空间存在于头脑之中,由信息和心理行为所主导。
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政治任务,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防止“颜色革命”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扞卫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是党媒永远不变的基本职责。
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意识形态攻击,要害是超越军事和国家政治,直接攻击党的战略性“斩首行动”,党媒不仅要主动站在第一线,还要成为中坚力量和坚强的思想屏障。
和以往传统战争不同的是,在这种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较量中,新闻舆论阵地首次成为前线,国家意识形态部门首次处于战略主力的位置,并且处于时刻应战的状态。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基本特点。网络时代到来,人类生存空间被连为一体。
原来真实存在着的国家自然边界被虚拟化,而虚拟的网络空间则成为最新的“真实”。原有的以军事屠杀为民族融合手段的血腥样式,被升级为兵不血刃的思想文化征服。
苏联和欧洲东部国家政权的消失,就是新时代浪潮对旧时代世界城堡的第一次冲刷。那还是网络时代前奏的电子信息时代。随之发生的中东“颜色革命”和“鲜花革命”,将网络时代政治战争演绎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当代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军队的常规战争,则在几乎所有的常规战场上都遭遇了失败。
2015年11月16日,ISIS发布的一条攻击伦敦的消息,但很快被Twitter删除。
最新的例证是,以美国为主的世界传统军事强国联军,居然无法战胜一个兴起才一年多的非国家组织“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对美国的全球性反击和对世界秩序的影响,其本质仍然是“意识形态”政治战争。
俄罗斯和土耳其发生冲突之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为IS提供经济支持,则把新时代世界战争的特点进一步揭示出来:那就是政治战争、军事战争和经济战争在网络时代已实现高度融合,而政治战争则成为主要形态。
揭示这一点很重要。由于世界各国技术、经济、政治形态千差万别,即使是和同一个国家发生冲突时也呈现着千姿百态的战争样式,但主要矛盾仍然是清晰的:传统武装常备军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作用正在下降,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思想战部队(如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的新媒体部队)将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战略性力量。
诛心、灭国于无形,而无须大动干戈。这就是网络时代赋予战争的技术能量。
当前世界军事革命领域的这一最新变化,和历史上一样,只有少数思想家意识到了。在苏联、东欧之后,世界政治的“停尸房”里,挤满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乌克兰。无声无息却触目惊心。
但大部分国家的军队,仍然保守地蹲在导弹、飞机、核武器等传统钢铁兵器构筑的新“马奇诺防线”中,等待着永远也不会发生的决战。而在他们的身后,资本、思想如入无人之境,打垮其工业,消灭其意识形态,俘获其民心,颠覆其政权。
观察当前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要有世界政治大国博弈的基本常识和时代背景认知,还要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紧迫的问题意识。美国在使用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颠覆了苏联、东欧和中东、中亚之后,正在把颠覆的重点转移到中国。
亲ISIS圣战分子的推特账户Shami Witness,每天发送数以千计关于伊斯兰国家的激进组织的推文来宣传其理念,从而作为招募圣战者、支持者和新兵并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
为此,美国利用其资本控制下的商业网站,暗度陈仓,发明新舆论工具,抵消中国党政军文宣系统,夜以继日地发起舆论攻势;同时,战略东移,将全球美军向中国周边集中,以营造里应外合之势。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意识形态斗争,本质上已不是当年国内阶级斗争的重现,而是外部反华势力利用、联合内部敌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政权进行颠覆,对中国发展进程进行破坏,党政军民各界奋起反击保卫政权和国家安全的政治生死之战。
具体而言,是美国战略东移包围中国,并试图以“颜色革命”的模式颠覆中国政权、瓦解中国社会。在这条主线之下,中国社会各种思潮泛起、乱象纷呈。有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简单界定为“左”“右”之争,认为网络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平衡左右舆论。
这种陈旧过时的僵化思维与糊涂观念,若非有意误国误民,便是对国际政治和现实形势的无知。
2 生死系于网络——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战略博弈全面进入无国界时代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从业者,没有网络观念和基础本领,都是时代的落伍者。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新闻舆论工作者,如果不能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不仅将处于被动挨打之地,也将无法避免很快覆灭的命运。
网络进入中国不过十几年,但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整体上处于被边缘化的态势。被“颜色革命”颠覆的国家,无一不是政权掌握着过时的报刊和电台、电视台,而反对者及外部的支持者则控制着先进的网络媒体。
政府虽然拥有军队、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器,但反对者拥有强大的舆论机器——新型“民心收割机”。寡不敌众之下,政权迅速土崩瓦解。网络舆论攻势的背后是网络政治时代的来临。“颜色革命”最重大的时代启迪就在这里。
3 威胁中国:内部“爆破”而非军事入侵
中国社会发展的所谓“转型”,从技术和物质形态上说,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半农业半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前进,中国社会的一切领域都要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完成嬗变,否则就会被淘汰。
为了引领和指导这一“转型”,作为领导者的执政党必须在思想上走在时代前沿。作为领导集体的每个党员干部,就像一个个零件一样,必须具有先进——至少是合格的“本领”。这本领具体讲就是自觉的网络空间意识和思维,以及能够运用自如的网络技术。否则,就是自绝于青年,自绝于时代和未来。
党媒要主动站在第一线,成为巩固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主阵地。
美国采取内部“爆破”的方式干掉了苏联。这是“避实击虚”的古老军事原则的最新运用。苏联庞大的核武库和装备先进、数量巨大的常备军成了20世纪最大的“马奇诺防线”。
自冷战开始至今,东西方博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中叶,东西方意识形态战略互攻、大体平衡的阶段;二是20世纪末,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崩溃为标志的战略失衡阶段;三是21世纪初至今,西方乘冷战胜利之余威,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并用,以组合拳展开意识形态全球性进攻,中东原社会主义地区和俄罗斯、中亚等社会主义碎片地带,及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社会主义地区成为美国和西方的战略重点。
美国主要以军事手段纵横中东,以政治手段翻覆于中亚,对于中国和亚太地区,则主要是进行经济战争和政治战争,表现为搞垮中国经济和利用网络舆论扰乱和颠覆中国政权。发生在中国台湾的学生冲击“立法院”事件,发生在中国香港的非法“占中”和旺角暴乱,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式的战略预演。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正在变得更加个人化、移动化、有参与性、无处不在。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在一路天光云影的前行路上,也越来越多地遭遇惊涛骇浪和汹涌暗流。实现中国梦需要跨越千山万水,而可能一次颠覆就会断送国家和民族全部的前程。
对此,并不是所有部门,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都有足够的清醒。前不久,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共青团中央等意识形态工作单位,指出这些机构有的反击历史虚无主义责任意识不强,主动发声不力,有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党建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
今日世界已没有任何国家具有突破中国军事防线的能力。但是,在政治(思想)防线和经济防线上,威胁却在与日俱增。
这是因为外部势力日益加紧对我国进行内部渗透,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已呈现空前复杂的局面,一些边疆地区和党、政府、社会等大系统的团结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冲突由势能积累到动能的转换激发日益增多,这反过来又刺激外部势力加大反华强度。
正是因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力,才使全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红色地带、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
新中国成立后,全社会整体上几乎都是红色地带。灰色地带正是这些年来一些党政部门弃守或失守的区域,而黑色地带,则是敌对势力已经占据的地方。这种形势形态本身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已经敲响了警钟。
中国固然不能放松常规军备,但重点应放在加强全党、全军和全民“心防”上。毛泽东主席当年号召“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
今天,全党都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防止“颜色革命”搅乱中国。习主席连续视察解放军报社、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其中深意就是要通过正确的舆论鼓舞人心、凝聚士气,巩固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阵地。
【作者:戴旭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