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民主乱象背后的制度危机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所谓“乱象”,美国民主党邮件门的选举黑幕为我们展示了在西方选举民主的背景下互相诋毁的恶性竞争成为常态;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给我们展现出自由平等口号下的人权不平等成为常态;英国公投脱欧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代议制度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已经成为常态。在这种种乱象的背后,折射出西方社会本身制度上的缺陷和危机。

西方社会民主乱象背后的制度危机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所谓“乱象”,美国民主党邮件门的选举黑幕为我们展示了在西方选举民主的背景下互相诋毁的恶性竞争成为常态;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给我们展现出自由平等口号下的人权不平等成为常态;英国公投脱欧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代议制度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已经成为常态。在这种种乱象的背后,折射出西方社会本身制度上的缺陷和危机。具体来讲,西方民主制度的危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设计有缺陷,理想与现实脱节,先天不足。民主的理想当然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而西方民主制度的问题在于其制度设计之初几个假设的片面性:个人是理性的、权利是优先的、程序是万能的。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既有理性的一面,更有非理性的一面,在面对一些重大问题时,民粹主义便会席卷而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脱欧公投便是例证;过分强调权利优先于义务,导致政府力量下降,国家治理能力缺失,尤其是不同党派、团体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整个国家的利益之上;把选举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结果导致资本控制选举、党派恶意竞争,民主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制度设计的缺陷还体现在民主制度的变异。西方民主自称从雅典希腊的民主发展而来,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种种异化。自由和宪政极大限制了民主权威的适用范围,代议制则大大限制了民众直接参与决策的机会,自由竞争性选举限制了大多数人参政的机会。而实际上,西方民主制度构建之初就有着反民主的倾向。以西方社会的选举制度为例,表面上看一人一票能够保证最大限度的平等,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候选人的推举,还是选举过程的博弈,处处都离不开资本的力量,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由此看来,西方民主本身在制度设计上已经蕴含了很多抑制民主的因素,是造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

制度运行有障碍,后天困境重重。这样一种“先天不足”的民主制度,其在运行过程中也是障碍重重,问题百出。首先,在民主选举中资本作用凸显,突出表现在竞争性选举中西方民主成为金钱民主。在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对公司和团体支持竞选捐款不设上限,这就为权钱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便车;每次美国总统的大选,都会蜕变为金钱的角逐游戏,金融集团逐渐控制政治,人民的诉求很难得到满足,民主变成“钱主”;其次是民主运行的短视化,由于在西方民主运行过程中利益集团和政党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这些政党追求的是自身的私利而不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党派之争引起政治极化,进而导致社会撕裂。我们众多周知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党争导致政府关门,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生活,导致民主浮于当下。最后,轮流执政、多党竞选的制度决定了西方社会容易蜕变成为否决性政体,长远性的规划难以进行,无法解决自身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民主只能停留在“好看而不中用”的层面,苦于低效。相反,中国领导人对政治制度的运行有着自己的看法。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在于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看是否能够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看生产力能够得到发展。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到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的民主建设不是立足于“形式”和“程序”上,而是立足于“内容”和“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善于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保证了我们国家的良好治理。

制度适用有范围,难以输出。民主在不同的国家,应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普遍性,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性而不是西方民主的形式的普遍性。西方的民主制度,是西方社会历史相互作用逻辑下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是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时至今日运用到西方社会已经是乱象重重,亟待改革,怎么能够大张旗鼓向别国输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照搬西方民主,结果陷入了经济衰退、内外交困的境地;在今天的非洲,如突尼斯、埃及等国家,政局动荡不堪、连最基本的社会稳定都得不到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国家的民主输出是导致有些发展中国家混乱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与其说是在推广民主,不如说是在推广乱象,其实质就是新干涉主义。设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对这个问题很好的阐述。而实际上,近些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民主发展摆脱资本的桎梏;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弥补民主参与的不足;用和谐的政党关系取代恶性的党派竞争,调动最广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强调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但立足自身国情,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正在走出一条超越西方的民主新路。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背后 危机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