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杰:警惕美国有人以文明的名义扩大矛盾冲突
【本文为作者尹建杰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据媒体报道,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已经结束,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随后多次对记者强调,美中两国将达成一个“伟大的协议”,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而且还表示,欢迎中国在美投资,中国留学生不会被区别对待,等等。
一切都好像预示着向着解决问题和好的方面发展,但从过去的情况看,也有足够的理由保持谨慎的乐观,尤其是美国还有一部分人希望中美全面对抗,并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挑起对抗。
一、美国有人想推动世界发展做“减法”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和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甚至比另外几个大国的实力之和都要强,它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美国的一些精英为此欢呼雀跃,喜形于色,有人宣称:
【“自罗马帝国以来,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获得如美国一样的在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上所处的支配地位。”】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直呼这是历史的终结。
学术精英们忙着着书立说,盖棺定论,政治精英们更加实际,他们要把美国的霸权网络编织得更加绵密,霸权利益收获得更加丰厚,霸主地位要延续亿万年。譬如,尽管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创建北约的目标也不复存在,但它并没有解散,而是继续扩张。北约由冷战时美苏两极对抗的产物,变成了单极世界中协助美国保持霸主地位的工具。1991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
【“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
这种“新的国际体系”当然是更加体现美国国家利益的体系。到了他的儿子小布什,借着“9.11”恐袭的契机,推行了毫不掩饰、自行其是的单边主义。
指导美国维护其全球体系的理论主要是“均势”,即反向平衡任何寻求力量优势的国家,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拥有支配其他国家的力量。当然,美国作为睥睨全球的霸主,自然是被排除在“均势”之外,它要“均势”的是其他各国。美国着名的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就指出,要在欧亚大陆“防止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或亚洲并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大国,同时防止欧亚国家间形成排斥美国的联合。”在布氏将这些“秘决”变成文字之前,美国就已经有了长久的实践了。从公开的资料显示,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在世界各地挑起矛盾冲突。中东、北非、东北亚、南海等热点敏感地区,每次地区动荡和局势紧张,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金融海啸、恐怖袭击、军事冲突、民族和宗教矛盾,每次危机爆发都能找到美国的根源。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将回以凝视。这句充满辩证法的哲言用在评价美国“均势”政策上再恰当不过了。当美国费尽心机消耗各国实力的时候,其他各国也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美国霸权的肆无忌惮,也想方设法来“均势”美国的力量,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尤其是当没有重大安全威胁的情况下,来自盟友的反制对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削弱更大。当硬能力不能抗衡时,就用软能力制约,当一国的力量太小时,就多国联合制约,而且时间越长,对美国力量的“均势”作用越明显。1991年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各盟友给予了鼎力支持,2003年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时,法国、德国就明确反对,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还严厉抨击说,仅仅认为萨达姆有攻击意图,就采取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与希特勒借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论点一样。当美国在全球大肆扩张军力,广建基地的时候,没有了安全之虞的盟友们却把节约下来的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和科技。难怪特朗普上任后一直要求盟友多交保护费,多次对盟友横加指责。
作为全球霸主,美国的五指也不一般长。当它全力打造无敌的军事系统时,许多国家利用和平红利埋头发展经济,当它站在国际贸易、金融链的顶端变成日渐虚弱的食利者时,一些国家在下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还要忍受它的盘剥,但也拥有不可小觑的力量。美国终于明白了,全球霸权目标下的均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它削弱有关大国的力量,也能反噬其能量。世界需要“美国治下的和平”,唯独美国不需要,美国需要的是乱!尽管它一直在各地捣乱,但还不够乱,尤其不够紧张。一些现实主义者认为,虽然冷战时期两极争霸紧张激烈,但美国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受到削弱,相反还得到了加强。正是因为缺乏全球性激烈对抗的同频共振,美国的许多战略设想无法实现。比如,布热津斯基曾经设想:中国不会是一个全球性而是地区性国家,日本不是一个地区性而是国际性国家。就是想通过全球性的激烈对抗消耗中国的力量,从而将中国封印在东亚区域内,而在对抗之中,将日本的力量调出东亚加以利用,达到利用日本削弱中国又不至引火烧身的目的。从目前看,中日之间虽有纷争,但都没落入这个战略圈套。
二战之后,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打垮了,唯独美国独善其身,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的一半,拥有当时唯一的核武器,而且还刚刚对日本投了两颗,其实力和魄力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在英国彻底失去全球霸权之后,美国接过权杖继续维持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当然这个秩序是完全按它的意图确定的。可以说,世界发展的舞台当初是由美国搭建的,但它在这场各国共同发展的“加法”中并没有取得绝对先机。现在,美国的某些人早已没有初当霸主的喜悦心情,其战略意图也已经从发誓要“对世界进行保护”、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世界和平繁荣的“加法”, 变成了捣烂世界现存秩序,挑起全球动荡,让大家一起做“减法”。
近年来,美国大肆扩张军备,制造紧张气氛,试图激起军备竞赛,频繁退群退约,时不时挑起贸易冲突,绝不是要搞什么孤立政策、门罗主义,以美国现在的利益版图,也不允许它退回北美搞孤立主义。近期美国甚至还干起了抛弃、坑害盟友的事情,让人觉得当局头脑混乱、缺乏战略。其实,在缺少相应对手的情况,美国认为它费力搭建的全球盟友体系只是一个无用的屠龙之器,而且还增加了许多额外负担。因此,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实则是卖一个破绽,首先甩掉包袱,同时搞乱秩序,引起乱子,更重要的是让出部分权力空间,引诱对手主动填充国际空间,承担相应责任,并在适当时机引发全面冲突和对抗,从而调动和消耗全球力量,在国际斗争的狂风骤雨之后,它只要是那个力量消耗比例最小的,就是羸得最多的。美国想让世界一起做“减法”,只靠它自己唱独角戏不行,必须要有一个能和它一起搅起世界风云的全球性对手。这个对手的体量必须足够大,才能和美国一起将世界从“加”的方向拔到“减”的轨道上来。
二、“文明的冲突”使“修昔底德陷阱”更加凶险
文明的冲突被世人广为研究讨论或渲染利用,始于美国学者亨廷顿的一系列文章及着作。但从其着作本身以及许多人的解读来看,亨廷顿的本意并不是想说世界各文明必定发生冲突,而是想强调保持美国文化自主性、独特性的重要性。比如他说:
【“美国正面临一个更为直接和危险的挑战,就是移民和他们在理论上的反映。”“他们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名义攻击美国对西方文明的认同,否认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美国文化,提倡种族的、民族的和亚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分类。”】
虽然不能将亨廷顿称为种族主义者,但他所宣称的文明冲突,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白人主义至上的种族利益。由此看来,冲突的不是文明,而是利益。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家依然是世界政治经济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国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分歧也很正常,明智的政治家会极力管控这些矛盾纷争,不让它们升级为全面冲突。中国历任领导人都强调和平发展,对美国时常挑起的矛盾也是极力缓和,避免升级。习近平主席就曾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中华文化一直具有多元包容的传统,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历来坚持以“仁”为根本,善于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历史上对于其他侵略伤害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德报怨的事情也不少。新中国建立之后,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持续促进公平、正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关系建设,在坚持自己独特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不搞价值观和发展模式输出,推行国际政治民主化,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维护中美关系正常稳定的战略意图表达的很明确。但美国一部分人坚持以邻为壑的政策,长期宣传“中国威胁论”,以中国为目标在美国国内贩卖焦虑,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中美“修昔底德陷阱”。其实,按修昔底德本人的话说,这个所谓陷阱能否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即“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这两个条件,一为客观,一为主观。客观条件一时无法改变,能改变的是主观条件。从中美关系来看,中国日益发展是客观事实,中国不可能停止发展,这无法改变,因此,中国如何运用这种力量,以及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力量成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能否成立的关键。实际上,中国正在促进和平发展,并和平地运用自己的力量,而美国部分人却在恶意揣测,无端制造恐惧气氛。更为恶劣的是,有了“文明冲突论”的加持,中美跨过“修昔底德陷阱”将更艰难,期间蕴含的风险更大,更难管控。从历史上看,以文明的名义挑起的冲突更加全面、更加激烈、更加持久,这也许就是“文明冲突论”突然回潮的真实原因。
三、从基伦·斯金纳的“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到莫雷“撒雷”,有人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对中美关系动手脚的势头已经露出端倪
今年4月2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安全论坛上,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说,美中之间的冲突是“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同样引人关注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有了一个非白种人的大国竞争对手。”本月5日,NBA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在推特账号发表错误涉港言论,事件持续发票,不但有许多美国政客参与进来,连总统特朗普都插了一嘴。本月11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在近期NBA相关事件上的立场如何?考虑到中国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中国是否基于自身的政治需要选择球队?看来,莫雷不但不会道歉,有人还想借机进一步挑事。
不少人从学术、道义等方面对斯金纳进行了批驳,但基本上是对牛弹琴。不能说斯金纳不懂学术,毕竟她不但提到了文明和意识形态,还提到了种族问题,也算是懂得亨廷顿理论的真谛,只不过她说的是文明,想的却是冲突。对于莫雷,媒体们可能小看他了。刚开始认为他是脑子进水,一时愚蠢,但又考虑到他的业务素养、精明程度以及他对中国的了解,认为他可能是为自己将来进阶政坛纳了一个“投名状”。不过,仔细一想,莫雷想谋取的是一个什么位置?什么样的位置能让莫雷敢一个人废了NBA大佬40亿美元的市场?一个高级打工仔,单身只影挡大佬们的财路,想想也知道是什么后果。因此,可以肯定,莫雷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只图个人利益,也不是一个人,背后必有一个团体。既然有一个团体,想必还有下一步的动作。
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真言。两国大多数人以及世界多数国家希望中美合作共赢,但确有少数势力希望中美两国斗起来,因为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利益,也切合他们的价值观。过去美国将中国看作地区大国,以离岸制衡、均势策略遏制中国。当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后,“捧杀”策略登台露脸。比如“G2”、“中美国”等等,表面上是中美合作治理全球,共同解决世界经济问题,实则忽悠中国为美国的霸权体系买单。由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对霸权的无感,“捧杀”策略并不成功,“棒杀”随之而来,近几年不停地在中国周边及港台地区搞事。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在某些人的战略里,美国对中国的“棒杀”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而是要谋取整个世界,他们想采取各种手段逼迫中国随着美国的战略起舞,重新调整全球力量格局,巩固美国霸主地位。文明和意识形态斗争重新登台,值得警惕。
【尹建杰,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原标题:尹建杰:警惕美国有人以文明的名义扩大矛盾冲突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910/5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