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霸权

人们常常把美国视为霸权国的唯一代理,这种观点并不能变得“历史化”,美国作为全球现象只是特殊的,不得不在更高的规定下制定行事规则。与之相比,中立国拥有霸权的久远历史,直至今日,它还依然承载着希望和幻灭。人们无所畏惧只是虚构的表征,他们都相信“繁荣源源不断”,恐惧相反的信念。任何战争都为中立(潜在的无政府状态)而服务,这一点道德主义无法反驳,而中立国家也不会很快消失。美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权,人们想要的霸权是中立。

【本文为作者Joker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中立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霸权

今天,当人们谈论霸权时往往认为它来自何处?回答这个问题好像并不需要思考太多,答案的选项是单一的:美国,美国主义,软实力,被推上宝座的同时还有自由主义等等。然而,美国不是霸权的“唯一者”,比如它无法动摇中立国家和传统的皇家宪政,美国霸权遭遇的失败不可与中立国家的持续繁荣相提并论,在这里,霸权难道没有触及它的历史极限?变成一个中立国家比毁灭另一个中立国家更容易想象,美国霸权的动摇反映出中立国的霸权根本不可动摇。

战争理应比重建容易得多,这对霸权思想也是理所应当的。在中立国,这句话就被颠倒了,人们说战争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其实并没有太多道德上的参考价值,因为那只是对中立国家的战争,是特殊的开战方式,中立国除了道义战争之外承担不起任何战争。道德的普遍名义实际上令战争更加特殊化。令战争变成特定的意识,变成霸权主义规划的,正是从不参战的中立国家。一方面,战争为中立国家服务,另一方面,冷战也为中立国家服务。

瑞士曾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真正的债权国,在战后,瑞士也一度享有重建欧洲的荣誉,这在合法性问题上是矛盾的,不应轻信瑞士谴责战争的外交辞令,可是人们一再轻信瑞士—欧洲的共识思维。俄罗斯和欧洲并没有太多的共识,只有宣布裁军和培养雇佣军,俄罗斯才能向中立国的防线靠拢。

中立国发明了遏制的手段,这种手段后来被用于“和平演变”的整个过程:先是安全裁军,然后策动形形色色的社会抵制;应当指出美国的实际作用并不是很大,美国将战争外包至“荒蛮地域”的方式并没有那么单一,因为“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天然的文化腐蚀力,而只是盲目的自杀势力;我们可以说中立国才是霸权所依赖的照明电源。

北欧国家直至今日还在神话般的起源氛围里,只要引用《圣经》章句就能说明北欧中立不是什么想象出来的幻觉,70年代北欧种族主义者曾发动过大规模的暴力堕胎事件,人们将它看作是一系列科学事故,却意识不到它的原教旨主义面孔;北欧的官方政策实际上是依据于恐怖主义制定的,只有在中立国家,恐怖势力和反恐势力才能如此统一。

瑞士是一部全球工薪阶层口头上的《圣经》,它也早就试图把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结构:富人、穷人和医生,然而在美国的霸权干预下,这一点往往很难实现;在一些完全没有阶级意识的中立国家,人们几乎都能断定“霸权是必然要失败的”,我们空洞地希望霸权国放弃那些它并没有真正掌握的权力,悖论在于我们同时希望中立国能够接管霸权。

假如瑞士是天堂,那么它在全球结构中的地位就必然是成问题的,根据同样的逻辑,是不是也能说中东是难民的天堂,伊斯兰国是原教旨主义的天堂呢?肯定地声明两者就是在接受中立国家的游戏规则了,而对待霸权的真实态度永远都是将它陌生化,否定它,进而把它看作如瑞士(天堂)“原住民”这种虚构出来的对象。区别仅仅在于,瑞士形象远没有其它形象那样的臭名昭着。

瑞士血统的纯正比起“犹太人大屠杀”更加不容怀疑,即便是大屠杀的批判者也没有想过去怀疑这一点。认为霸权建立于文明、宗教、种族的美国完全地陷入了自欺,它的出发点或许是正确的:霸权能够蒙蔽少数人,可是这也决定了它走不到瑞士那么远,在瑞士,霸权是“原住民”般的信念。

美国是霸权的特殊代理,还不是霸权本身,美国是霸权主义的空想,更多地是一台处理全球事务的机器,这并不是说美国也是虚像,因为霸权既是真实,也是虚构。中立国为人们提供了相似的教训:霸权是中立国声明霸权无法阻碍繁荣的那种话语。

拉克劳写道“普遍(霸权)是一个空的场所和一种空无,它只能被特殊填空,但正是通过它的虚空,它在社会关系的建构和解构中产生一系列至关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不可能的同时又是必要的对象”[1],空是一种信念,折射出的是“霸权必将出现”,霸权的踪迹被如何知晓,它又如何出现也是纯粹偶然的,取决于描述和认识本身,“这解释了政治霸权形式为什么在我们时代、全球化了的世界中趋向常规”,“任何中心性需要它的行为者在构造上被多元地决定”[2],为此,很容易把中立国推向解决多元危机的霸权舞台。

中立国家本身制造出的危机也必须通过多元化来进行解释,国际分工是围绕中立国家的投机主义者运转的,马克思评论路易·波拿巴时改写了《圣经》对摩西的描述,“人们把他推上西奈山不是让他执行法律,而是让他颁布法律”[3],拿破仑三世和投机主义者一样都是在抵制中发迹。历史唯物主义再一次证明危机来源于中立国家普遍的蔑视和玩弄霸权戏法的灵感。

注释:

[1]“······必要的对象”:出自《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第54页。

[2]“······多元地决定”:同上,第53页。

[3]颁布法律:出自《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霸权 美国 瑞士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911/5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