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楼市五十问之三:楼市不是正常商品交易市场是什么市场?
现在中国的楼市已经失去普通商品交易的运行特点,更接近投资市场,如股市、汇市、期货市场等。大量甚至大部分买房者不是为了居住买房而是为了资产保值和增值买房。住房的用以居住的使用价值明显减弱而交换价值在增强。以至于楼市的供需关系运行特点已经与普通商品交易完全不同。
-
并没人“算出”数千万死亡--杨继绳们是教授还是瞎子?
分析《墓碑》23章关于死亡人数计算情况,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杨继绳并未计算出“饿死3600万”的数字;第二,杨所推荐的王维志同志数字是编造的;第三,杨继绳自己计算出的2098万,是靠违背数理逻辑和统计规范得出的。接着应该回答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中外研究者都认为这期间死亡人口在3000万左右,难道他们的研究都有错误吗?
-
杨继绳自己算的数靠谱吗?——读“有感”有感之三
回到有感之一的问题:杨继绳自己算出的2098万“饿死”人数靠谱吗?显然不靠谱。首先,杨先生把1958年作为困难时期是不妥的。其次,杨先生取“正常年份”的“后三年时,选择1963、1965和1966年有些莫名其妙。第三,杨先生放弃国家统计的公布数字去选用国家教委等机构组织编写的数字。第四,他把这各年超出正常年死亡人数的省份都汇总计算为“非正常死亡”人口了,但对低于正常年的省份都省略了。
-
按下葫芦浮起瓢——读杨继绳“有感”有感之二
上次说到:所谓杨继绳利用官方数据和人口学方法推算出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纯属“谣诼”。困难时期因饥饿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怎么认识这件事情,已经成为“共和国历史第一大案”,检验“合法性”的基本指标。这件事儿的最终评价会在今后的历史关头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无论观点左右,都有必要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省的“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
道说楼市之一:忽悠人的“刚需”
专家们对中国这些年来遍地高楼平地起,楼房价格日日高的说法是:大量农民进城需要买房,大量要结婚和刚结婚的青年需要买房。专家们说,这种需求是刚性的,也就是所谓“刚需”。然而,2005年以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弹性很小,需求对房价变动不敏感,确实属于“刚需”。但2005年以后中国房地产需求弹性很大,需求却疯了一样跟着涨跌。需求跟着房价走,已经不属于正常商品市场。
-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中国男足
中国男足输了,前些年输给刚从脱离战火的伊拉克男足,现在又输给正炮火连天的叙利亚,真应了李大眼的那句话——中国男足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了。看报道说国足输球后球场一片“下课”声浪,不知是说掌门人蔡振华还是总教练高洪波。不清楚这样的事儿还要发生多少次。足球是大项目,不像帆船,花大钱搞几个人就能出名堂。救中国足球的恐怕还是全民体育,还是要从抓好青少年体校做起。
-
邋遢道人:环球时报恐怕真的冤枉杨继绳先生了!
不知道环球时报文章作者是否看过《墓碑》原文,依照杨先生要求的“用人口学的方法加以推算”的标准,杨先生并没有推算出3600万的饿死人数字。因此,这篇文章可能真的冤枉了杨继绳先生!即使按杨先生推算出的大数算,也比3600万少42%。也就是说,认为杨继绳先生在《墓碑》一书中用人口学方法,利用“官方人口统计数据”推算出1958-1962年的5年中有3600万人饿死的说法完全是“谣诼”!
-
贫道怎么看不出李光耀哪点英明了呢?
一旦美军军机和军舰攻击解放军的情况,解放军必然在第一时间摧毁包括美国在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当然包括日本和韩国的基地)。这意味着李光耀给新加坡人民准备了这样一个前途:只要中美之间在亚太发生军事冲突,哪怕起因是几千公里外的钓鱼岛,新加坡也一定会受到中国战略武器的攻击。就这一点看,李光耀大概是近现代历史上最自作聪明,最自不量力,把国民坑害得最死的国家领导了。
-
观风察俗
-
邋遢道人:破局的关键--解放台湾
解放了台湾,美国所谓重返亚太围堵中国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费了。这时候日本与中国对抗,连东京湾都属于前线。而韩国回头一看,基本被中国抱着嘛。
-
邋遢道人:台湾解放 机不可失——“东出”方能“西进”
看到很多关于台湾问题的文章。台湾问题的重点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台独问题。台湾政治生态和社会经济情况都不是中国有关机构关心的重点。台湾的问题是“台湾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围堵的最薄弱环节”。只有从这个角度看台湾问题,才是正确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