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吴宣恭:“竞争中性决定所有制中性”是一个伪命题
当一系列鼓吹私有化的计谋被揭穿之后,目前又出现了所有制中性和竞争中性的理论。他们提出要想谈市场竞争的公平就不要谈企业的所有制,企图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麻痹人民的社会主义性,以便暗渡陈仓进一步推行私有化。马克思讲过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所有制的对立,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私有制的性质与所有制的性质不同。私有制的性质依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所以,私有制主体决定了其所有制的性质。各种所有制都有不同的主体,这些主体在社会生产目的、经济活动方式以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地位不同,其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发挥作用也不同,结果所获得的社会财富形式和份额也有所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差别决定了各种所有制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
吴宣恭教授荣获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的获奖感言
根据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指出中国现阶段已经出现生产关系“二重化”、经济规律体系“二重化”、社会主要矛盾“二重化”,表现在市场关系上,也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并存。建议应该从这里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吴宣恭:所有制改革应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私有化鼓吹者制造“国”“民”对立论,掩盖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实质,离间社会主义国家和国有经济与人民大众的关系;煽动“国退民进”歪风,企图逼迫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捏造“国进民退”对政府施压,意欲使“国退民进”成为改革的定势和准则,加快私有化的步伐;谎称国家垄断是我国分配不公的“祸首”,企图将民众的不满情绪转向国有经济,让私人资本进占国有经济的现存阵地,实现全面的私有化。本文揭露他们的手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错误,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质,强调改革必须以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实现为目标,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突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吴宣恭:西方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下去了
我国经济难题频出,矛盾丛生,充分表明这种跟随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了,不更弦改辙就谈不上经济和社会的伟大振兴。
-
混合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将混合所有制说成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将不同社会性质的所有制装扮为同一个所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者是劳动者,它是为实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混合所有制的所有者既有公有制主体,也有私人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主体,后者之所以愿意参股公有制企业是为了获得高于原先独立经营的利益,或者企图占有部分或主要支配权。两种所有制在所有者和生产目的、运行机制都不相同。将混合所有制说成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抹煞所有制的性质差别,偷换概念,冒充公有,麻痹广大群众对私有化的警惕性。
-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以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为根本目的
当前我国已经存在数量、体量极其庞大的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不能像以前对待官僚资本那样加以剥夺。但是,让它永远存在和发展又不符合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目标。对于这个两难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是,遵照《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分析,将混合所有制公司作为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形式,并吸收20世纪50年代对民族资本改造的经验,将私有经济吸收进足够强大的国有经济,使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控制的经济,然后在给予相当代价的情况下,分阶段赎回其产权,将之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认清所有制对分配的决定作用,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8)领会关于经济规律产生基础的阐述,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9)认识所有制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10)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作为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
吴宣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同于“普世价值”
以往在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建设中长期使用坚持“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提法,内涵过于空泛笼统,不同人群可能形成不同理解,例如,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憧憬,都曾经是文艺的重大主题和旋律,因而对实践过程缺少实在的具体的指导作用。而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遵循,改变了指导思想空洞无力的状态,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吴宣恭: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再理解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建立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生活资料的所有制,这个解释同马克思的系统理论是相一致的,对它的几种质疑是站不住脚的。对此问题要得到科学的答案应该准确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和基本特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
我国虽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有多年,但在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问题在于没有从理论上给予彻底的说明。因此,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阐释,比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不能兼容、结合的问题;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并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主次和强弱不同,但同时并存,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如何理解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让社会主义规律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等等。
-
资本势力正在破坏中共政治基础,试图支配社会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产阶级占有和支配全部的生产要素,以取得最大利润为目的,在企业内尽力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在市场中为攫取最大利益互相争斗。这些规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的壮大发挥着日益显着和增强的作用,造成社会生产的盲目无序状态,产生一系列生产失调、生态破坏、人民利益受损的问题,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
-
我国如何防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地位发生逆转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中,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还互相竞争,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规律也存在互相影响、互相矛盾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决定我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体人民的高度关注。
-
如何应对我国经济一系列结构失调与混乱?
我国经济确实存在一系列结构失调和秩序混乱。大量产品产能过剩,生态被严重破坏,市场上投机、欺诈活动丛生,假冒伪劣和有害有毒产品充斥,哄抬生活必需品价格,掠夺广大群众,严重危及人民生活。这些现象都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为什么它们会大量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
吴宣恭: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消极作用日益彰显
我国当前阶段出现大量改革开放前没有的、有悖于社会主义性质和原则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社会里,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其他一些规律,不仅支配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全部活动,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吴宣恭:从经济规律和社会矛盾的视角认识新常态争取新发展
我国多数财富掌握在资本主义企业主手中,用于剥削劳动者,攫取更多的利润,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无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这就必然使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越来越恶化,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日益显露和尖锐化。大面积的产品产能过剩,表明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已在我国加快发酵,由此必然引发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