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应对贸易战升级,中国一定要保护好完整的产业链!
德国的经验,包括美国的已有经验都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没有产业政策,只靠市场不能够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为了使中国资源配置能够得到改善,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不动摇;另一方面不应该贬低放弃中国的产业政策,我们不能够自废武功。从郭台铭和其它业界重要人士谈中国为什么能成功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们都非常看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中国产业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
余永定:美国说中国“操纵汇率”,完全是胡扯!
在当前形势下,极为重要的是加强、加速国内经济调整,更多地依靠内需、更加关注金融安全。想想看,如果当年我们把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了,那么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需要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来争取最好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不能让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跌,同时也不放松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使我们自己的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强大起来,我们就不怕美国。但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家庭作业”,就会面临被动局面。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能力应对任何不测。
-
余永定:不排除特朗普搞金融战
当美国对中兴罚款的时候咱们还没有马上联想到华为,实际上华为任先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们早就做了准备,咱们还想它能找什么借口?能在哪些领域再对中国开战呢?有时候觉得难以想象。当然我们现在就得发挥想象力了,因为特朗普这个人是很有创造力的,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就有可能使这个事情发生,所以所谓的转移到金融,由贸易战、科技战转到金融战,我觉得这是完全可能的。
-
余永定: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
同美国打贸易战应该遵循有利有理有节的方针,以战止战是我们的目标。虽然我们不知道在谈判中美国会对中国提出什么具体要求。但是我们相信,这些要求也不一定是完全不合理的。对于合理要求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有些要求不尽合理,但可能并不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也可以作出适当让步。但中国不能接受最后通牒,不能做有损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让步。
-
余永定:我们应当克服贬值恐慌
尽管放弃干预会导致汇率不稳定,但经济学告诉我们,我们只能选择所有可能性中最靠谱的选项,而不太可能做出一个绝对安全的赌注。现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正在上升,对美元的汇率再次接近7元。经历了上一轮贬值的高成本教训后,希望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当前一轮的贬值压力。
-
余永定: 贸易冲突或成常态 ,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中美冲突将会越来越多,危机随时可能爆发,如何管理危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巨大挑战;中国对自己的对外经济政策作出调整,已刻不容缓。
-
301调查报告的指控站得住脚吗?
301调查报告认为,中国强迫外国来华企业转让技术、通过海外投资获取高技术、通过网络入侵窃取美国企业核心技术,但都缺乏经得起推敲的直接证据。这一报告是建立在道听途说、主观臆测和不实之词基础之上的。美国在启动301调查之前就已经决定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所谓的301调查只不过是要为美国政府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制造借口罢了。
-
余永定:中美贸易战的回顾与展望
应该看到全球化、特定国际分工格局对一国不同阶级、阶层、行业的利益分配格局是有重要影响的。美国蓝领并未享受到全球化、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好处,因而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对他们造成的竞争压力心生怨恨。美国政府不愿意通过收入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于是把矛头转向中国,转移美国蓝领的不满。显然,美国的国内政治格局需要求特朗普发动一场对中国的贸易战。
-
中美贸易战今日摊牌,余永定提九条“应战”建议
最近几个月来的中美贸易争端使我们突然认识到,中国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使我们不得不对许多问题重新或进一步思考。1.积极扞卫多边主义原则,维护现存国际秩序。2. 认真履行WTO承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全方位的开放方针。3.正确处理深度参加全球分工体系和依靠自己力量掌握核心技术之间的平衡。4. 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产业政策?5. 中国应该重新审视“走出去”战略。6.中国同美国的贸易战应该是以战止战,有理、有利、有节,从容应对。7.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8. 尽量减少中美双方的误解。9. 中国应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做好自己的事。
-
余永定:如何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确是一付极好的清醒剂,让国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同美国的巨大差距。另外,中美贸易战也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过去的许多政策今后恐怕必须改变了。例如,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虽然并不一定违反WTO规则),“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政策,“走出去”获取高技术的海外投资政策等。对于另外一些政策则需要展开深入辩论以形成共识。例如,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在价值链内实现升级的政策就需要进一步思考。
-
余永定:没必要过于担心短期、波动性的贬值
在存在汇率贬值预期之时,通过干预维持汇率稳定可以打击“做空”,但对外逃资本、套息交易平仓资本和海外投资资本的流出,则不但不会起抑制作用,反而会鼓励这些类型资本的流出。因而,除非基本面发生变化,即便市场“天复一天”地相信汇率不会贬值,汇率的贬值压力不会消除,贬值的长期预期也不会消失。这样,在基本面发生变化之前,货币当局就不得不持续消耗外汇储备。
-
从美国对中国金融机构进行敲诈勒索看中国的金融安全
美国监管机构收取大额罚金的基础是其撤销银行执照的权力以及同金融机构达成不公开的和解的特权。美国监管机构首先对金融机构以“暂停业务或吊销执照”相威胁。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令金融机构暂停业务或吊销其执照的规则,却是模糊不清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面临失去执照的威胁时,金融机构只能在 “和解或死亡”之间做出选择。这样,美国监管机构就可以迫使金融机构与之达成暂缓起诉协议或不起诉协议。换言之,金融机构通过缴纳罚款以求生存。
-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能做什么?首先,中国要坚持在WTO框架下与美国进行谈判。其次,中国应该坚持使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最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美贸易冲突不是通过一两次谈判、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解决的。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内,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依然存在,就像日美贸易摩擦依然存在一样。中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不让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相反,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外部冲击促进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
-
余永定:美巨额罚款公正还是勒索?
企业违法必须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对于一些真正为涉恐涉黑融资、以有毒资产欺骗消费者以及像英国石油公司污染了墨西哥湾等企业,的确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正如《经济学人》所说,正义不应当建立在闭门的勒索之上。由于可定罪的法规多达30万条,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赋予执法者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使他们可以选择性执法。一旦对企业提起诉讼,他们就只能赢,不能输。因此,在一些实际案例中,如果对企业提起诉讼,不管是否有证据,不管证据是否充足,执法者会利用手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杠杆,来敲开企业防卫和抵抗的大门。
-
中国的金融稳定和资本外逃
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和海外净资产增长缺口巨大。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的两个缺口的分析显示,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本外逃。自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资本外逃,这种措施不但完全正确,而且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资本外逃的问题还是有赖于中国的经济体制、金融体系和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来解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