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余永定:除非我看错数据,2018中国经济增长不容乐观
除非我看错了官方投资数据,否则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容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前景黯淡无光。如果经济增长有可能大大低于6.5%的目标,政府将采用宏观经济稳定工具,哪怕这会给未来造成严重负担,同时,政府也将致力于防止金融脆弱性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更令人憧憬的是,中国政府不断哺育创新、实施结构性改革,这有望带来巨大的长期回报。
-
金融危机前,资本外逃是压垮形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一国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时热钱就会迅速撤离,并引发本国资本的出走,形成资本外逃狂潮,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
经济学元老余永定逆潮流发声:中国对外开放要量力而行 要接受某种停滞倒退
。我自己倾向于中国现实的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之下。也就是我们还有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也就是我们还需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上。这也就是所谓的“保底线”。
-
余永定:人民币自由化要暂时休息整顿
随着外汇储备的逐渐减少,对于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就越来越低,资本外逃的速度可能更快。我们不应该害怕贬值,我相信贬值的幅度不是没有边际的,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如果贬值幅度过大,进一步的加强资本管制,我们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到最后的时间,我们有一个底线,不能让汇率贬值超过25%。贬值不超过25%,这可以让我们有大量的弹药。
-
余永定:反对笼统地“加速资本项目开放”
有人说,如果开放资本项目出了问题,我们再重新恢复管制不就行了吗?这种说法不禁使我想起当年“价格闯关”的豪气。“重新恢复管制”当然可以,但代价是什么呢?
-
没有资本管制,就没有中国金融的稳定!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行,中间价接连刷新6年低点。巧合的是,不久前的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人民币追求国际化,为什么中国需维持资本管制?或更确切地说,还不能过快放弃资本管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应该以保证金融稳定为前提,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决定是否要加速资本账户开放的根据。
-
余永定:亚洲金融危机和资本项目自由化
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之中和结束之后,东亚各国对汇率政策和资本跨境流动政策都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调整都是有限度的。特别是,覆水难收,东亚各国不愿意或不能够在资本项目自由化上走回头路。在这种情况下,为金融安全计,它们就只好积累外汇储备,作为维护汇率稳定和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屏障。对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则是“入吾彀中矣”。
-
余永定:这个国家在房地产泡沫爆裂后……
中国没有理由为了一些想象中的——充其量是高度不确定的好处,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匆忙开放资本项目,甘冒与之随行如影的种种巨大风险。过早放弃资本管制,将使中国失去扞卫自身金融安全的最后屏障。
-
余永定:警惕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颠覆性错误
中国经济最容易在什么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中国没有理由为了一些想象中的——充其量是高度不确定的好处,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匆忙开放资本项目,甘冒与之随行如影的种种巨大风险。过早放弃资本管制,将使中国失去扞卫自身金融安全的最后屏障。
-
余永定:外储减少与巨大的财富损失
政府必须在保存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之间做出选择。到目前为止,政府的选择是汇率稳定。两害取其轻,停止干预外汇市场,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应该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如果停止干预,当尘埃落定时,中国将依然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那时,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在手,中国还怕有什么困难无法解决呢?
-
余永定《最后的屏障: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之辩》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容易在什么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过早的资本项目全面开放。”
-
观风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