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世行为什么极力主张中国“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
在美元控制了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向资本集中,本质上是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向国际资本集中、向美元资本集中。
-
没有中国世界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大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一切自信,也不可能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者立足于华夏文明体系的新视角,提出应该从中国“道学”出发而不是从西方“哲学”出发,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真审视中国当下的经济问题,明确经济制度建设的原则与方向。他从“阴阳合道”的方法论出发,提出了“商品三重性”理论和“劳动三重性”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结构性缺陷,指出了中国经济“阴盛、阳虚、道不立”的理论根源和文化根源,并再次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有组织的市场经济”这一命题。
-
打造战胜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秘密武器
建立“全民所有,两权分离;政府监管,法人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组建“合格的产业管理公司”,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有组织的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胜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秘密武器。
-
余云辉:改革不能宗教化
改革的舆论导向已经违背了“知止可以不殆”的常识,改革求变的思维反而成为一种危险的思维定势,成为迷信和宗教式崇拜。其实,改革仅仅是一种动作,是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颜色革命”。
-
余云辉评资本项目自由化:应该尽快叫停“金融洋跃进”
从美国全球战略布局角度看,美国国家利益的主战场是亚太、是亚太地区的中国、是中国地区的经济与金融领域。中国必须防止央行和证监会的主要官员头脑过热,不能搞国际金融“洋跃进”,不能刻意追求人民币特别提款权和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为弥补跨国产业资本的流出而引进国际金融投机资本,不能为此放弃资本项目管制,不能为美国实施对华的精准打击而提供各种金融渠道、金融平台和金融炮。
-
防范资本入侵危害经济独立,中国必须牢牢掌控“市场经济的顶层权力”!
中国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如果说经济建设是政府的工作中心,那么,工业化必须成为经济建设的核心,而农业作为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第一基础产业,中国政府必须牢牢掌控“市场经济的顶层权力”。现在的中国面临工业化进程中断的危险,偏离中国工业化核心的无序化改革和过度性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两大陷阱。
-
余云辉:注册制改革的结构化设计可以带来新牛市
把定向增发的发行模式和股票上市锁定模式引入注册制的改革,并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定价功能。注册制是资本市场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新股发行与上市的本身也需要结构化设计,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同时,减轻二级市场的新股上市压力,让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带动新的牛市。
-
余云辉: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制度重建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而全面解决中国经济问题需要从中国经济的目标、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寻求正确的方向和对策,需要经济理论总结和经济制度创新。
-
余云辉:美国汇率武器,是刺刀还是原子弹?
美国的汇率武器不是刺刀而是原子弹。中国已经遭遇了十年的经济金融核打击,面临着极大的经济金融与社会困难。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也必须以人民币贬值作为重新出发的起点。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为中国反击美国对华的“巧实力”围剿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余云辉:一级市场也要投入救市资金
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二级市场稳定了,就可以恢复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换句话说,只要二级市场没有稳定,一级市场发行就只能无限期停止。这样想法和做法,事实上是让二级市场的交易继续绑架一级市场的发行。
-
余云辉:土地确权是休克疗法在中国农村的翻版
为了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政府应该悬崖勒马,停止集体所有制的承包地向农民个人进行所谓的“确权”,停止农村土地流转,坚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一制度底线。
-
为什么中国政府救市一定会成功
从历史上看,只要资本项目管制,汇率波动不受国际美元资本的攻击,政府动用央行的无限流动性创造能力救市,一定会成功。不仅会成功,而且会名利双收!
-
比股灾可怕十倍:中国决不能退让的两大金融底线
目前,美国以南海战争和中断中国石油供应等手段威逼中国在经济安全底线和政治安全底线上作出退让,旨在通过美国最具优势的货币武器与金融武器彻底击垮中国,消灭潜在的挑战者,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之后第二个被美国软实力和巧实力瓦解的大国。
-
资本项目自由化将击倒中国经济
央行报告中把规避管制的金融工具增多、资本管制效力下降作为“最终选择”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的理由,这是站不住脚的。魔高一尺,应该道高一丈,而不该解除管制、自毁长城。
-
资本自由化是击倒中国经济的最后重拳
央行报告中把规避管制的金融工具增多、资本管制效力下降作为“最终选择”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的理由,这是站不住脚的。魔高一尺,应该道高一丈,而不该解除管制、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