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怪胎:破坏市场经济
大众医疗必须是政府出资支持公立医院,这不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古巴等国高水平的免费医疗相比,我们政府很多投入都被现行医疗体制的“怪胎”浪费了。机制不改,政府投入再多资金无异于饮鸩止渴。当下中国强调供给侧改革,除了经济产品供给需要转换结构,中国的教育、卫生更应该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江宇:公立医院改制要守住六条底线
一个国家医疗体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传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批评过资本主义社会把医疗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白求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这都反映了共产党员对医疗卫生公益性的追求。
一家县医院的薪酬改革史
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强调“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差距。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武警二医院”的外包科室和“娄底一医院”的反对改制
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业已成为医疗行业内新出现的现象。医疗市场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让人们刻骨铭心,对公益性事业单位不能简单推向市场,这起码是当前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一条红线,以公立医院为主体,让某些有资质的私营医疗单位作为有益补充还是可以的,而把公益性很强的公立医院私有化,说得不好听,是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当成儿戏!
网友一边倒声援娄底,反对公立医院私有化
2016年7月22日,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题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政府强行卖给濒临破产的众一集团”,帖子说,“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医院在运行良好的状态下,政府不经过医院职代会,打着引进民营资本“创三甲”的幌子,强行改制医院,将医院的命运交给濒临破产、信誉度很差、老板有犯罪前科的众一集团,医院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诉求,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八问娄底医院改制:究竟为了谁?
我们充分理解娄底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迫切心情,但是通过医院改制来吸引投资,这条路确实是走不通的。希望他们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的要求,真正把医疗卫生工作做好,改善和增进人民福祉。
李 玲:医院到今天还在创收,这个机制要改
信息化一定要有顶层设计,为什么要有顶层设计?信息要“化”起来,要互联互通,必须要有一个设计,才能流起来、化起来,我觉得今天中国信息化的步伐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医疗领域,全部都是信息的孤岛,一个医院内部信息都不能联通,比如挂号的、药的、医生的(信息)都不能联通。
为什么百度的恶是最大的恶(附莆田系医院名单)
如果说百度曾经的“恶”——是仅来自过于主动和积极的信息过滤,或是以广告作为大棒对中小网站权重的任意修改和生杀予夺,那么现在持续的“恶”就是升级的“恶”——对用户医疗信息获取权的肆意篡改和剥夺,是让虚假医疗信息和广告的提供者主导患者及其亲属的信息搜索和获取全过程。
李玲: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不改,“看病难”无法根除
我觉得我们应该未来给老百姓提供的是一个终身的健康的维护,还没生出来你就得管他了,要让怀孩子的这些父母,健康地孕育孩子,孩子生出来是健康的,然后给他提供所有的终身的健康维护,活得久,健康地活着,然后走的时候也是无疾而终,这应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一个方向。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举办公立医院是政府承担保障国民健康职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国家医疗服务模式是当前世界上主要的一种医疗保障模式。
民生保障:新中国经验vs市场化教训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医疗就不会是克服不了的世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