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喝彩点赞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观念,收到了不菲的成效,但要想劳动光荣、勤劳致富观念重新占领社会价值观阵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组织农民庆丰收、晒成就、享收获、谋发展,在让广大农民感到自豪骄傲的同时,还可以让全民族全社会都感受到通过劳动得来丰收的快乐,逐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全民共识,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美国大米敲开中国大门:美国政府高额补贴大农场主
当美国大米走向世界,实质是美国的大农场主在强势政府的支持下在世界范围内开疆拓土,搅动风云,而届时,小小的中国农户又如何与这个庞然大物相对抗?从根本上,这场进口飙升的开始,是因为国内外大米的价格差,如果政府继续放任农产品生产成本由市场决定,只从收购价格端进行调控,“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的局面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呼吁国家重视对农业生产投入品市场的调控。有墨西哥的前车之鉴和中国大豆溃败的教训,中国也应当对水稻实行高关税保护。在生产者一端,分散的小农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形成合力对抗资本的冲击
陈三白:为何土地私有化后,印尼农民反而破产了?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却影响深远。可可树、丁香树的种植悄无声息地打破了原先的土地集体使用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这无异于是劳杰高地发生的一场“土地革命”。在这场“土地革命”中,大部分高地居民或多或少都“圈占”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乐观地期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丰收的果实,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过上一种稳定的“中农”式生活。但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结局却是少部分人掌握了大部分土地,而大部分人或苦苦在小块土地上挣扎生存、或被迫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收入。原因何在?
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让农民政经双翻身
土地革命的胜利使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迅速释放出来。分田前贫雇农租种地主的田,收获的50%交给地主,分田后收获归自己,令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发挥。各家都愿意深耕细作改良土壤,养猪积肥兴修水塘水渠。有缺乏耕牛和农具的,千方百计互相租借,或以人工换牛工进行调剂,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邓力群在舒兰县发动农民斗争运动
邓力群深入舒兰县基层工作。就是深入农村基层,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做周密的调查。在初步了解情况以后,采取走屯串户的办法,根据事前制定的调查纲目,没到一屯,结合访贫问苦,召集雇贫农开调查会,与农民开展讨论,还单独找农民谈话,从中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然后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算、减租减息。
对农民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当乡村的劳动力、农业生产和服务都被市场化后,乡土社会就不再成其为社会,只剩下农民的分散居住点这一单纯功能。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也更多的选择集中到城镇去居住。我们不能再以小农经济社会的视角来看待和提出农民问题。农民不再是一种社会身份,以后更多是市场化专业分工的职业称谓。把农民放在整体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来看,问题就更清楚了。
桂华:鼓励农民“卖地进城”的主张为何没被政策采纳?
近年来,一直有一种声音,要求国家放开农村宅基地买卖限制。支撑这种主张的理由是,农村宅基地具有巨大的财产价值,例如有人参照前几年城镇建设用地出让价格,推算得出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建设用地包含130万亿的财富。因此,只要解除制度限制,允许自由买卖宅基地,就可以将巨量的“沉睡”资本唤醒,农民通过出售宅基地获得进城“第一桶金”,打破抱着金饭碗讨饭的局面。
农民进城窘境:看似不愿 实是“不敢”
农民进城态度大体可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拥护,三分之一中立,三分之一反对在这背后,由于就业不稳定、担心失去多项财产权益、子女入学难一系列现实问题,一些农民在进城、“上楼”时顾虑重重,表面上看似不愿,实则是“不敢”。对此,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认为,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应树立宜农则农、宜城则城的理念,采取妥善措施打消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大转折!美国农业部大力帮助农民从转基因向有机农业转型
近年来,美国农业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以满足国内对有机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机的意义是什么?美国农业部是如何扶植有机农业发展的?美国有机认证体系的框架与流程又是怎样的?农民如何从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型?本文将详细介绍美国有机农业现状以及农业部扶植有机农业的措施,并提出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
毛主席心怀广大农民的健康——纪念“6.26指示”发表51周年
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毛主席在批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的同时,为解决广大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现状,毛主席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基层去。”这就是着名的“6.26指示”。
蒋高明:弃荒是农民的无奈选择
今年的一号文继续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连续12年聚焦农业的同时,首次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首要议题。中央要求...
毛丰美:永远为农民说话的人大代表
在病情最为危重的2014年,毛丰美仍拖着病体,赶到人民大会堂,听完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带去5条事关“三农”的建议。其中,包括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标准、增加村干部工资水平。
当今中国农民为何难以摆脱困境
曾几何时,粮食是自产自销的,曾经对解决十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是执政党引以为骄傲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耕地红线不知道守住也没,但有一条可以证明的是,这几年来,中国靠粮食进口,依赖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胡靖:中国发展首先要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难题
改革30年,在转了一个大圈,在支付了30多年的“去整体化”、“逆组织化”的沉重代价以后,需要老老实实地回归《宪法》的第八条、第十条的精神。瞎折腾是没有意义的。这可能才是对杜润生这样的“老革命”、“优秀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的真诚的纪念。
贺雪峰:为农民进城留好退路
不久前,国务院开始“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这是“三农”工作的一种创新,试点效果有待现实实践验收。笔者认为,推行“两权”抵押贷款应该特别慎重。
新三农问题之变:农民在分裂,农业资本化在威胁中国
旧三农问题——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关注的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在城乡关系和国家政策中的弱势地位;而在在新三农问题里,农民不再是一个整体,而在明显地分化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