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共为您搜索到131篇文章
徐俊忠:毛泽东时期农村人民公社失败的原因探讨
毛泽东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构想,可以说是他的农民组织理论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创造。但是毛泽东在世时,农村人民公社多数都非常窘迫。许多人正是根据这种状况而指责毛泽东的。
仝志辉:把城里人的钱送给农民,还是送给投资人?
如果农业政策仅仅体现为“产业政策”,而不是将所有涉农的一、二、三产统一考虑,进而将农民问题作为核心,无论多强的“产业政策”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管制定多少“法规”,也未必能见到什么效果。
中央财政拨付20亿元 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组建土地合作社
为促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15年中央财政拨付20亿元资金,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贺雪峰:农业还是农民?
当前三农问题的优先项究竟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或者是农业兼农民问题?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这就要分别对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辨析。
别了,种地:这些农民的选择为何如此决绝
地里种着啥?长势如何?丰收还是歉收?他们并不关心。洗脚上岸后,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活法,也获得了更多收获。尽管他们不会放弃土地的承包权,却也不愿回头再看土地一眼。
农村老人为何不喜欢与子女同住?
农民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弱势群体,进城农民即使可以在城市买房,也最多只能在家乡附近的县城买房,在县城买的房子,子女成年成家后,有了孙子,孙子已到上学年龄,一家人再住在县城的单元房内,往往就会引起距离太近造成的冲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