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共为您搜索到8篇文章
  • 卢尚草:一些高校引进人才缺乏政治把关

    卢尚草:一些高校引进人才缺乏政治把关

    一个教师的政治素养不是抽象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一个教师的判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学术成果,看他在各种场合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我想这不是一件什么困难的事情,敬请清华大学的相关人士睁大你们的双眼,从头到尾仔细打量一下任剑涛,看看你们得到的这一宝贝究竟是个什么货色。2016年,就有网友看清了任剑涛的真实面目,相信一流大学各级干部的水平不会低于一个网友的水平。

  • 足球界也搞造不如买?

    足球界也搞造不如买?

    体育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在培养人才的规律上大概与所有行业是相通的。有人说过,我国足球并非缺少人才,但由于选才存在很多的猫腻,导致足球人才很难脱颖而出。早就有人披露过此类事,真假且不论,可客观上成绩不行,不就是球员不行吗?球员不行难道不是选才不行吗?选才不行难道不是选才的机制有问题吗?绝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靠“赛马”来选才,足球靠的是什么?很多的球员要技术没有,要精神没有,要拼劲也没有,犯规却很在行,怎么选来的?

  • 张捷:真正捆住华为的是基础研究和中国人才深度

    张捷:真正捆住华为的是基础研究和中国人才深度

    现在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决定民族未来高度的英才就是无法都靠引进的,美国已经限制他们到中国和中国相关留学生去学习,同时能够在制高点与西方决胜的,恰恰是神童少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如2018年世界评选出来的年度最牛科学家是中国培养的22岁少年。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高度的重视未来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的投入,这一部分不是华为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是需要举国之力来完成的国家和民族的跨越!华为能够在通信工程上、电子工程上不受制于人已经不易了,基础科研不是一个公司能够做到的,而未来的人才培养,一个国家的人才厚度,都是需要国家行为,需要举国之力的,否则在中国科技竞争的持久战面前,你可以不败于一时,但不能不败一世!

  • 孙锡良:“院士”在向“爵士”进化?

    孙锡良:“院士”在向“爵士”进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显然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是真心尊重知识和人才,应该是尊重真的科技人才,而不应该是尊重权力型人才,不应该是尊重财富型人才,绝不应该尊重学棍型人才。真的科学家,真的科技精英,国家给予多高的待遇,老百姓都会鼓掌通过。科学的殿堂一旦沦为权力和财富的角斗场,“院士”迟早都会变成“爵士”,老百姓迟早会放弃对院士们的崇敬。院士爵士化是对科学与技术的最大不尊重。

  • 西方政界为何出现“人才塌方”?

    西方政界为何出现“人才塌方”?

    冷战后期,西方国家曾经嘲笑苏联政坛是老人政治——因为领导层换届困难,干部不断老化,江山后继乏人。冷战结束之时,历史学者弗朗西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