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俱乐部共为您搜索到1篇文章
徐志伟: “十七年”时期农村俱乐部的组织化
十七年时期的农村俱乐部建设是颇有成效的。农村俱乐部的建立,一方面增加了农村文艺的种类和供给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传统文艺形式向现代文艺形式转型。这些成效的取得,首先是与政府的主导、行政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其次,这些成效的取得,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当时,群众之所以愿意参加俱乐部建设,是由于他们不仅被视为俱乐部服务的对象,更被视为俱乐部建设的主体。他们在参与俱乐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享受到了文艺,而且也体验到了参与文艺创造的乐趣。正是因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才使得农村俱乐部网在国家极少投入的情况下在广大农村建立起来,并做到了“大家闹,大家看”,皆大欢喜,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