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决胜时刻》:宏大叙事艺术的重要突破
《决胜时刻》虽然是一部献礼作品,但对当下的影视剧创作,有着全局的指导意义。当然如果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这部作品也不是尽善尽美,比如关于毛岸英这个人物,缺少了必要的故事细节。关于任弼时小提琴音乐独奏也可以不用西洋音乐,等等,这都还可以商榷。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作品依然不失为近些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它称得上是一部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在当下电影在这类题材的探索上出现如何应对市场有点不知所措的复杂局面下,《决胜时刻》无论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上还是在艺术完美呈现上,都给当下的电影及其它领域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相信,它也必将成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化记忆,我们有理由向创作团队表示由衷的祝贺。
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
张治中在谈判桌上对共产党代表说,国共两党这么多年的争斗都还是兄弟之争,但周恩来立即指出,这个比喻不恰当,两党不是兄弟之争,而是革命与反革命之争。这就准确地点明了历史史实和态度,值得肯定。在国民党右派的心目中,反共重于防日寇。在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从成立到覆灭的22年里,从来都把共产党视为仇敌,以合作为名,背地里行屠杀之实,欲除之而后快。然而我们这些年来却有很多战争历史影视作品把国共当作兄弟关系,实在是罔顾事实。电影《决胜时刻》能直接指明这一点,是非常让人高兴的。
70年前,有人想把我们变成“一国两半”
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建起了自己的巡洋舰、原子弹,从没有渡江的战舰、桥梁,成了世界上造船最快、最会修桥的国家。70年里,无数的艰难险阻,都不曾让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反倒是美国这个老对手,70年前喊着“自由贸易”,逼着蒋介石给他们零关税,现在自己却加起了关税,指着我们骂“倾销”。虽然他们还像当年一样,给我们对岸的敌人卖武器,可明眼人都知道,卖的那点东西,早就无关大局了。最近,70年前这场为了祖国统一的较量,被拍成了电影《决胜时刻》,即将在9月12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