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思维共为您搜索到4篇文章
《自由中国》与冷战思维——以胡适为视角
1949年由胡适、雷震等人创刊的《自由中国》,一改抗战时期两份《自由中国》对外反侵略对内争自由的主旨,尤其是抗战初期武汉的《自由中国》向往苏联接近中共的左翼色彩,在冷战思维的主导下,以反共为基调,将败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与“自由世界”相联接,以蒋氏独裁政府作为争取实现“自由中国”的依靠,形成抵抗所谓“极权主义”的基地。对美国的盲信盲从,使之成为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殉葬,也相当程度迷失了自由追求的初衷本旨。
透析所谓“锐实力”:延续冷战思维,体现焦虑心态
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低迷,政治体制弊端丛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需设定一个对手,从而巩固自身价值基础上的内部团结。尤其是面对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和媒体的焦虑感越来越强,就更急于维护自己的“文明优越”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遏制。类似“锐实力”这样的概念和论调,体现了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发展的误读、曲解。
针对美国的冷战思维,中国怎么办?
美国频频对中国挥舞大棒,最近一个时期有加剧趋势,如再次召集当年的“联合国军”开会聚首,公布两份重要的战略文件剑指中国,声称当年让中国入世是个错误,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惩罚,加快强化实施“印太战略”,等等。但一些中国人对此完全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之所以这样干,原因是因为美国有一些人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他们认为,这就是当今中美关系一切毛病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