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设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高梁: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
1950-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坚定成员,也使得中国在此后20年中,处于高度战备状态。迅速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作为国防的基础,是新中国初期头等重要的国家战略。到1978年,中国的工业和科技体系已成完整的、自主的体系。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从“跃进”号的起步,到“东风”号的建造成功,毛主席领导中国造船业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是一条开创性的造船工业发展的路径。从设计、试验、研制,到加工工艺、配套生产,再到装配,再到下水试航,直到完全水上航行,我们有了一整套的战略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尤其是我们有了一大批过得硬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造船队伍,这是中国造船工业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资源,而这支队伍最具有竞争力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们可以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的具体运用成果,是毛主席的道器变通,叫做毛泽东的造船文化。
用GDP评价中国建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
现在有一些学者简单地用以GDP为核心指标的SNA理念去评价新中国建国头30年的发展,如认为,当时我们对非物质生产重视不够,应该采用“比较优势”而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外贸立国而不必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等等,这些看法是不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