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城市治理,不能抛弃党的组织优势
一切社会组织的背后都是居民楼里的党支部,党支部的背后是居委会党总支、派出所、城管、法院……这都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这样,居民们会为与党员家庭为邻而感到幸运,而每个党员也为自己所属组织的高尚而自豪,为在邻里受到尊敬而骄傲。党和政府花大钱把社区事务“外包”给“非政府组织”,居然不知道本党就是中国最庞大的义工组织,拥有9000万不要钱还倒贴钱去“为人民服务”的党员。若800万党员脱离8200万党员,科层体系脱离400万个支部而成为空中楼阁,那就是我党的悲哀。
赵磊:论“智库”--“有库无智”与“有智无库”
诚也然哉,20世纪末以来,对于中国的改开以及中特理论的构建发展,智库和智者们是尽了力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滴,其功绩是抹杀不了滴。但是,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也应当实事求是地指出:尸位素餐的智者,在智库中大有人在——是为“有库无智”;至于“智慧和智者来自于智库之外”,也并非个别案例——是为“有智无库”。
警惕大资本驱动下的智库异化
欧美智库从独立走向异化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内在问题,也隐含着智库自身发展中的运作体制机制缺失。为此,我们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保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角色”。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话语体系。关注和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自身素质建设。
美国权钱交易的启示:警惕中国智库热背后的政商勾结
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智库的兴起意味着, 企业可以把所掌握的资源、信息提供给学者,学者在此基础上准备更为全面、合理的政策方案,供政府部门的决策者考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政策循环。然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智库活动也有可能成为政商勾结的温床。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了?看这几个数据啥都明白了!
美国官方发布的GDP数据清楚地证明,美国2016年经济急剧放缓。但彭博等西方媒体却无视事实,一再唱衰中国、唱多美国。而中国部分财经媒体也没能分析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事实,不断地重复“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谎话。这将西方媒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虚伪暴露无遗,也警示我们:中国媒体不应照搬西方报道,而应秉承实事求是,让中国智库和研究机构做出独立的实证研究,为中国正名,也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
中国社科院赴美智库考察报告
总体来看,美国各类智库背景和运营方式差异很大,与中国智库差异更大;美国智库虽均标榜“独立、非党派、中性”等,鼓吹智库的“可信度”,但实际上由于受制于市场和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到“独立和中性”,智库研究与游说界限模糊,存在“灰色”地带,一些智库与资本、权力甚至外国政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虽有世界上最兴盛的智库行业,但其黄金期已过,大小智库两极分化明显。
《纽约时报》揭露美国顶尖智库与政客、金主之间的权钱交易
《纽约时报》挖掘了布鲁金斯和若干其他智库与多家企业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根据报道,这种利益交换关系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企业给智库捐款,智库则发布符合企业利益需要的报告、研究。《纽约时报》文章称,有些研究者尚在写作过程中就会与捐赠人(即便只是潜在捐赠人)预先讨论研究结论,研究初稿也会与捐赠人共享,以便根据他们的意见形成最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