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共为您搜索到2篇文章
1937年:“文献展”中的中国与世界
20世纪30年代文献展成为一个正在被重新发掘的历史记忆,1937年是它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相互建构的关键。本文回顾了作为“救亡”与“保守”双重奏的30年代文献展,聚焦1937年世界博览会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关系,描述了“中国”在世界博览会与美术馆中的“世界史”过程,重新阐述了“赛会”与“美术”兴起之间的互动。“多美术而少实用”的工商主义美术观及其失败,是文化保守主义鹊起的渊源,并导致受日本明治美术观所影响的“美术”在中国的嬗变。在这一时期,通过对“美术”现代功能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双重批判,确立“为人生”的“美术”主体性,鲁迅展开了“美术”新视野。鲁迅从“送去主义”到“拿来主义”呈现的正是“美术”作为中国世界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