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警惕我国种业市场经被外资巨头瓜分
今天我们推出的文章,以玉米种子调查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种子商品化、市场化以来,中国种业逐渐丢失了对种子市场份额与研发权的控制,同时也失去了种子定价权。已经占领市场高地的外资研发品种连年涨价,直接导致粮食生产成本飙升。在商业品种的冲击下,农民留种率也不断下降,玉米留种率甚至不足1%。本文揭示的,是尚且处于严格限定中方控股的情况下,中国种业积累的重重问题。如今直接取消种子企业必须中方控股的规定,我国的种子主权又会遭受怎样的冲击呢?
2017年中国种业要事点评:漫漫寒冬有喜有忧
业界评价中国化工收购案很难产生1+1>2效应:一是国企管理体制机制与先正达企业管理存在显着差异,需要多长时间和精力完成融合统一?二是国企科技创新迈步蹀躞,存在核心技术能否为我所用的变数?三是,中国化工并购后债台高茿给后期经营带来压力,以及难以预测的整合协同前景及其隐匿的深层危机。
中国种业几近沦陷:只见资本笑,不见农民哭,政府当何为?
当前中国农业的变革正在经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许多地区农业作物种类和种植结构正在转变。在种业市场化背景下,自留种的农户还有多少?国内的种子市场是否存在品牌垄断的趋势?农户对所购买的种子及种子的未来如何看待?种子作为农业的根本,政府在种子管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