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减负,家长发疯”?
现在,学生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都挤到追求高学历这一条道上,不仅竞争非常激烈,而且造成很大的副作用:一是许多大学毕业生用非所学,有的甚至去扫马路,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严重浪费。二是人才结构明显不合理,有的人才严重过剩,有的人才却十分紧缺,如许多行业缺少高级技工,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三是助长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腐朽没落思想,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香港教育启示:教育快乐减负,最终让孩子没有出路
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可以说是一种“快乐教育”,但是连美国人自己都拍了部纪录片反应公立学校问题。2010年,一部名为“等待超人”的美国教育纪录片上映,狠狠揭露和抨击了弊端丛生的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美国公立学校是“快乐教育”,私立学校就偏“应试”了。美国私立学校的入学门槛则会相对较高,大部分孩子进入私立学校通常都需要通过学校的考试或面试,有时还会有智商和情商测试。私立学校的教学要求也比公立学校要更高,私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整体来说也并不宽松,学生如果达不到学校考试要求或者违反纪律,有可能会被劝退和开除。你觉得这样的学校,学习会宽松么?宽松了,你可能连入校考试都通不过,进去了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很快被开除了。
警惕“教育减负”,莫让谬论成为民族复兴的绊脚石
在当代西方公立教育体系里,出的杰出人才并不多,精英实际上多出自收费高昂的“私立教育”体系,那些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设备资源、教育水平更高的私人学校就读,而穷人家的孩子,要么挤破头进入私立学校,要么就在“无忧无虑的公立教育”环境中放任生长,真正从野鸡变凤凰的,屈指可数。
“教育减负”为何越走越偏?
我们认为考试应继续在教育系统中起到指挥的作用。要奏出人才辈出的交响乐,指挥的水平必须提升。考试既不是越多、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少、越简单越好。什么样的考试在什么科目、什么阶段识别天赋与努力更有效,什么样的考试容易被应试技巧所破解;什么样的考试催人奋进,什么样的考试消磨求学志向、助长应试套路,都需要扎实的研究与讨论,而不是因噎废食地简单否定。我们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加强考试与命题研究,使考试竞赛既有利于选拔,也能与教育和学习形成合力。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几十年的“减负”究竟减了多少?
就笔者了解的情况,只有英语一门课没有受到“减负”的影响,虽有所反复,但总体看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比建国初期大大增加了:1956年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量是1500个,1986年是1800到2000个,2003年是3500个,刚刚公布的最新课程标准虽然把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减少到了3000个,但是仍然比建国初期多出了一倍。这种情况与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大幅度削弱相结合,就导致了中学生往往把绝大多数精力耗在英语学习上。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畸形现象。因此,英语课应该采用和其他各门课程不同的做法,适当降低大纲的要求,才能够切实的减轻学生负担和实现各门课程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