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共为您搜索到6篇文章
  • 新中国前30年科学技术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新中国前30年科学技术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晚近十余年关于“群众科学”的研究超越了“文革”之后围绕该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失败叙事”及技术中心主义倾向,从技术政治视角重新审视其对政治优先性的强调和对平等主义的允诺。该学术转向的发生,既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本身促使学者重新思考这段历史的意义,也是因为研究者从中发现了一条比建制化、专业化的科学技术更能明显地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关系及其政治面向的道路。在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中,“群众科学”从“尊严政治”,“去技能化”与“再技能化”,塑造革命身体及巩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和支配等方面广泛参与了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和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对它的深入思考不仅有助于清除某种意识形态的遮蔽,丰富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认识,还有助于在当下这个日益技术化的时代中理解围绕科学技术领域展开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斗争。

  • “前三十年”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前三十年”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前三十年”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段历史时期。“前三十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由于采用货币价值形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测度“前三十年”经济增长状况存在严重缺陷,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实物指标的经济增长指数,应用该指数计算了1949~1978年我国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和经济总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并以该指数为标准,对同期中国、苏联、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在“前三十年”,除农业增长率略低于苏联外,中国工业、商贸流通业和综合经济增长表现均优于其他三国。立足于上述定量研究,对“前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作了一个简要评价。

  • 数学:新中国的巨大战争危险被一些人有意忘记!

    数学:新中国的巨大战争危险被一些人有意忘记!

    许多历史尤其是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历史事实,被歪曲得不成样子。因此,我这里再根据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再一次告诉大家一些真相,那就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对战争的认真准备,这个准备是处于对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战争危险之上,而且是真实的核战争的危险之上。

  • 节衣缩食三十年,中国不再任人宰割

    节衣缩食三十年,中国不再任人宰割

    解放前,中国连拖拉机、冲锋枪都造不了;到70年代,中国造出了自己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而且造出了世界级尖端武器装备,包括“两弹一星”,中国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行列。 1952年,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1978年,工业比重已经高达74.4%。不难看出,到70年代,中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国,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强大而坚实的工业、国防和科技基础。

  • 前三十年的苦难行军: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

    前三十年的苦难行军: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

    前三十年那一辈中国人勒紧裤带紧衣缩食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到国外换取工业化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奠定了今天中国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今天的工业中国则出口工业品从世界各国购买回农产品(粮食肉类水果水产)、石油、矿产品以提高人民生活。这就是前三十年中国人“穷”、“苦”,而今天中国人生活好的真正原因。毛泽东那一辈人就是苦自己、穷自己,造福后人!向伟人毛泽东致敬!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向我们的父辈致敬!向苦难的行军致敬!

  • 图说前三十年老百姓生活,像是吃不饱饿肚子的吗?

    图说前三十年老百姓生活,像是吃不饱饿肚子的吗?

    他们大力丑化抨击毛泽东时代,目的就是诱导中国年轻一代形成这样的假像意识,即认定毛泽东时代一无是处、不值一提;是一个“忍饥挨饿、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进而让年轻一代迁怨移怒于毛主席,将错误和污水全洒在毛主席一人身上…这种作派很无耻!幸好关于那一个伟大而光辉的时代的影像、照片都有存根流传了下来,让我们惊喜的发现,毛泽东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并非公知美粉信口开河所说的那样不堪与可怕,这个时代竟然是这么的祥和、安全、正义、幸福,像是吃不饱饭且饿肚子的吗?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