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刷屏的“朗读者”吴孟超,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2009年8月,一个晚期肝癌、肝硬化、肝腹水的病人来看吴孟超的门诊。之前,他辗转多家医院均被拒收,心理负担很重。吴孟超拉着病人的手说:“生病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好心态。不用急,我给你开张住院证先住下来,咱们一起努力,争取让你早日康复。”病人离开后,助手不解地问:“吴老,这个病人不能手术,用药也没有太大意义,咱们的病床又紧张,干吗还把他收进来?”“我也知道把他收进来做不了太多,可是他已经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了,如果我们再不收他,他肯定会绝望,说不定会做出傻事来。”吴孟超看了一眼助手说,“我们既要看病,更要救人。”
王泽山:“火炸药王”的人生信念——国家需要的就去做
王泽山,这个被称为中国“火炸药王”的科学家,凭借着在“废弃火炸药再利用”“低温度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一等奖,其中两次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位推进我国火炸药整体技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跟随中国兵器步伐,促进让中国的火炸药事业的“复兴”。
侯云德:阻击传染病战场上的一线“老将军”
自79岁扛起“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的大旗,这位中国分子病毒学的奠基人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创者把晚年所有的精力投入其中,在与传染病对抗的战场上不曾退让半步,只因为“为了民生,科学家就该站在斗争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