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共为您搜索到6篇文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土地制度变迁与工业化之路
中国的土地制度的复杂性在于,其关涉的不仅仅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还关涉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既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生存的保障;既是工业化积累、工业化基础设施的来源,也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而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平衡。这些新趋势背后,就是我们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努力实现新的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
“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的利益损害了。” “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土地经营规模强制农民流转土地,更不能人为垒大户。”
雄安新区规划已有雏形,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此前,邬贺铨表示,雄安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将试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既能够发展房地产,又能够控制房地产价格,保障居民住房需求。对此,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巡视员董祚继建议,应将70年土地批租制,改为土地年租制,发挥土地国有优势,创新用地制度,助力雄安建设。
曹锦清: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农民工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国内学术界有三大观点:一是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束缚说,一是城市户籍制的排斥说,一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