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为何会出现“两高并存”的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在本世纪初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2-2011年被称为中国楼市的“黄金十年”。而当前之所以存在的房地产“库存过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十多年中房地产市场的非健康发展,导致了利益失衡。回顾近一二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投资投机的需求,共同拉动了房地产的快速开发和价格膨胀。
我们正陷入一场财富幻觉中?——论中国房地产市场
潘英丽最早在2010年提出了“财富幻觉”的概念,这个概念用于探讨中长期房地产价格的不可维持性主要与人口结构相关,与货币的增长,或者资产的泡沫没有太多关系。2014年底,城镇居民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达到2.09套,人均面积32平米,87%的家庭拥有住房。我们并不缺房产,只是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扭曲。未来应该根据城市群的发展客观规律,核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配套发展。
王晓明:什么是今天中国的“住房问题”? | 三论中国房地产市场
知道房价已经窜上了自己不可能够得着的高度,却依然习惯性地憧憬买房、努力体会攀高的快感:正是在这里,凸显了今日社会对“弱者”的无情的定义。100 年前梁启超等热烈呼唤的、自任天下之重的革命“少年”,现在似乎被全力筹攒购房款、至多上网“围观” 十分钟的“居家”青年取代了。本文主旨是介绍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问卷和主要在此调查基础上形成的分析报告。
宋朝的房地产市场有多火?
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时代,非两宋莫属。当时的房地产换手率极高:“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为满足频繁的房地产交易,宋朝城市满大街都是房地产中介,叫做“庄宅牙人”。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方兴未艾,人口流动频繁,跟今天的趋势一样,宋人发迹后也喜欢往大城市挤。
血饮:英国退欧,美国才是最大赢家
在退欧过程中,英镑和欧元双双下挫,退欧公投出来以后,人民币也随之短线急挫,英国退欧对欧元的打击效果比伊斯兰国袭击巴黎和比利时的效果还好。欧元走弱对中国明显利空,但使得美元指数被动走强,省了美国很多力气,效果要比自己炒作美国经济复苏加息要好的多。
地王汹涌,意味股灾模式正被房地产市场完美复制
1. 是诡异,还是盛世的重启?是诡异,还是盛世的重启?在改开以来中国经济最为艰难的一个转折点,我们迎来了一个地王扎堆刷屏、史上地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