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这俩微镜头意味深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灵魂凝铸于历史。”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给文艺界、社科界的七句箴言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文艺阵地上充斥着靡靡之音,怎能不让人担心?
新一代的英雄人物不是没有,而我们的文艺创作队伍对此并无兴趣。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罗阳因公殉职后,中央号召要创作更多的文艺作品来歌颂这样的英雄。我们的文艺界有哪一位动起来了吗?没有。现在有一部音乐剧,还是北航师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本身可能并不很成熟,但每演出一场,都让现场观众深深感动,博得热烈的掌声。可是在现实中,这样歌颂英雄的作品难道不是太少太少了吗?
从《软埋》受捧管窥当前文艺界的反社会主义浊流
这样一部反社会主义革命,反中国共产党的作品,不仅被《人民文学》隆重推出,竟然入选获得第三届路遥文学奖,虽然路遥文学奖属于民间奖项,但是,也足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界一股强大的反社会主义革命的浊流,当前中国的政治生态的乱象也就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文艺圈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文化的不自信,还导致了我们盲目向西看,自己国内的传统优秀文明智慧不去深入研究,反倒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好的学不来,还尽学点糟粕。——比如一大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文化领域被别人引导,还有扩散放大的毒害作用,很多被西方洗脑或者收买的知识分子,会进入我们的教育队伍,进入我们的媒体队伍,进入我们的干部队伍,这些人的言行都有相当大的示范引导作用,还有很强的扩散能力,自己身上的负能量,添油加醋加倍地影响其他人。——就是一个个行走的负能量宣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