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杨开慧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悬念
六十年代初,毛岸青和邵华夫妇请求父亲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抄录给自己留作纪念。毛泽东沉思一会儿,挥动饱含墨汁的笔写下“我失杨花”时,儿辈以为是老人家的笔误,便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父亲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1962年11月15日,毛泽东得知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太太逝世,给杨开智写信“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一位69岁的老人,我的亲爱的夫人--坦露了一生的心声。
1928年毛泽东寻找杨开慧始末
毛泽东于1928年1月委托秘密交通员吴福寿前去长沙寻找杨开慧,而吴福寿到了长沙后找不到杨开慧,所打听到的消息是杨开慧已经遭敌杀害。这样使得毛泽东确信杨开慧已经遇害于敌手,引起心中的不胜悲痛。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到后来他才考虑到与贺子珍的恋情,以至于在袁文才、王佐的竭力保媒下,得到朱德、陈毅等人的热心催促,才决定与贺子珍结婚。
毛主席是在误传杨开慧已牺牲情况下与贺子珍联姻的
笔者认为,当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井冈山的联姻,是鉴于当时处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特别是严酷的白色恐怖环境之中,由于人们的误传和误判所造成的。处于和平时期特别是通讯异常发达的今天的我们,则不应对此进行过多甚至不当的责难。
这位原湖南省委秘书长,是杨开慧想“托孤”的弟弟
特务兽性发作,便用酷刑拷打。当杨开明被绑赴刑场时,他高喊:“打倒何键!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武装特务用刺刀刺进他的腰部,他还是不断高喊,特务恨极,又把刺刀从腰部抽出,再插到他的口里,搅动他的舌头,恨恨地说:“杨开明,你还能喊吗?”烈士口中、腰部淌血,一直滴到城外浏阳门刑场,1930年2月22日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死,吓不住共产党人”——杨开慧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