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 耿庄:子弟兵带领乡亲们走出创业共富之路

    耿庄:子弟兵带领乡亲们走出创业共富之路

    河南耿庄成为共富村,依然走的是集体经济路线.耿庄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党支部班子主要由退伍战士组成,所以耿庄走的是子弟兵引领的共富道,这条道继承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切实的而不是虚假的继承中,这批子弟兵和乡亲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全局,在市场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得耿庄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他们坚决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调整,而这一切都是靠他们带领乡亲们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干出来的。这便是人民子弟兵在村庄的创业之道。在这条道上,革命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得以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得以融合,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和谐。耿庄村现在是国家级文明村,拥有集体入股、控股企业8家,年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3331万元,人均年收入6300元,连续6年实现经济翻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1995年,26岁的退伍战士耿瑞先上任村支书时,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600元,村集体的账面上只有700元,外债168万元。耿庄的子弟兵带领乡亲们走出创业共富之路,也得到河南走集体经济道路的老一代能手史来贺、杨贵的指点和肯定,这说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文化上的渊源,是历史的必然。

  • 勇于担当的县委书记 ——深切缅怀杨贵同志

    勇于担当的县委书记 ——深切缅怀杨贵同志

    杨贵从26岁到林县工作开始,他的一生便与林县这片土地难以分离,他的感情跟这里的人民群众难以割舍。当地群众把杨贵当作亲人一般,每次闻听他回到林州,山里的乡亲们都纷纷提着鸡蛋,带着手工纳的鞋垫一起去看望。杨贵还清楚地记得他们中许多人的名字,与林州老百姓朴实真挚的感情多年未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他去世后,林州市委和当地群众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他的功绩。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这是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很好思考的问题,杨贵书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  “红旗谱”新歌传万代 ——杨贵逝世一周年祭

    “红旗谱”新歌传万代 ——杨贵逝世一周年祭

    杨贵的英名和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荣耀!是共和国红色大地的浓墨重彩。必将永远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