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化共为您搜索到6篇文章
  • “乱港”分子的根本目的是“乱中”

    “乱港”分子的根本目的是“乱中”

    所谓“洗牌”,就是一定要全部开排专职于遏制与惩罚香港官员履行职责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警察、鼓励和放纵“乱港分子”的那些外籍法官,开排那些“反中卖港立法会议员”,改革警察机制,进行“中国化教学课纲改革”等等一系列“去殖民化”行动。大乱,才能实现大治。坏事,往往是好事,万事不用急,沉住气。

  • 蒋高明:种子殖民化与土地流转骗局

    蒋高明:种子殖民化与土地流转骗局

    蒋家庄的家庭农场试验,有力地证明了被有些人推崇的美国农业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美国农业梦是破产的。要做家庭农场,粮食单产和总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中国18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低于5亿吨,那么社会是会出现动荡危险的。中国人口的零头都比美国多,指望美国人供应粮食根本是不靠谱的。各地进行的土地流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粮食供应,基本是失败的,说不客气的话,是骗局,他们要赚的是政府的补贴;或者将土地用于搞蔬菜、苗木、变相房地产等更加挣钱的东西;管理粗放或者雇人经营,不顾粮食实际产量;或者流转土地后不动,任其撂荒,减少种粮风险,仅要国家补贴。长期这样下去,对中国的粮食数量安全还是质量安全都是没有好处的。

  • 香港去殖民化,可从改掉“洋路名”开始

    香港去殖民化,可从改掉“洋路名”开始

    香港现在的地名、路名很多依然带有鲜明的殖民地色彩,例如维多利亚湾、告士打道、司徒拔道、坚尼地道、庄士敦道等,应该将其改为中国化的地名或路名。譬如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殖民者留下的地名被改为衡山路、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康平路、延安东路……让改路名成为逐步“去殖民化”的一个显着开端。

  • 未彻底去殖民化的香港如何走出政治困局?

    未彻底去殖民化的香港如何走出政治困局?

    在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方式的深入民主化改革受到阻滞的情况下,“占领运动”之后特区政府的施政可想而知将会极为困难,而重建中央同香港社会之间的政治信任又谈何容易?在这样困难的政治环境下,香港政治要走出困局,特区政府的认受性建设将成为可以着手的第一步。未来,特区政府的认受性应该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中央信任、民众支持、政绩优良、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