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主权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赵可铭:要固守金融主权这一无形的新型国防
金融是国家经济命脉,命脉所系,安全为要。习近平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赵可铭上将曾在《正确看待和应对当前的金融帝国主义》一文中指出,当前资本主义进入了金融帝国主义阶段。金融化和金融资本全球化是金融帝国主义的显着特征,但其国际剥削的本性并没有变,只是更加倚重金融手段而已。为积极应对金融帝国主义,中国应该:转变出口导向模式,摆脱美元依赖,不断提升金融发展主导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断提升金融主权控制力;加快提升金融博弈能力,防范金融颠覆,保卫我金融安全。
勒索病毒背后野蛮生长的比特币黑金帝国
央行除了应该彻底封杀各种虚拟币之外,还应该尽快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人民币,满足伴随数字货币出现的新应用场景。而官方的人民币区块链,应该通过技术手段保证每个地址的实名化,同时,央行有权进行对资产冻结、转移。用受到严格监管、实名认证的中国官方人民币区块链,取代民间的数字货币。大禹治水,关键是疏。 只有提供了替代品,才能真正地去实施有效管控,打击群魔乱舞的种种乱象。
评“美中新协议”:警惕开放生物、金融主权的风险
现代金融制度下,大部分货币是由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凭证产生的。银行给储户发行的借记卡,是银行向储户借钱的凭证,银行给储户发行的贷记卡,也就是我国错误翻译为信用卡,是银行借钱给储户的凭证,它们都可以用来付账,从而等于货币。在金融领域,它们不同于央行发行的现钞,通常称为衍生货币。开放债务评级服务给美国,等于让美国影响和控制我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衍生货币,这必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物价稳定和经济稳定,将严重威胁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