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嗡嗡叫的苍蝇而已--对杨奎松的批判

历史就是历史,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更改的和诬蔑的,不管杨奎松怎么说,他批来批去,想要否定的关于毛泽东的外交路线都已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都是为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后来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他所讽刺的,挖苦的,恰是中国当前最为缺乏的,也恰是中国能够用来破解这一局面的良方。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不过嗡嗡叫的苍蝇而已--对杨奎松的批判

【摘要:历史就是历史,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更改的和诬蔑的,不管杨奎松怎么说,他批来批去,想要否定的关于毛泽东的外交路线都已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都是为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后来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他所讽刺的,挖苦的,恰是中国当前最为缺乏的,也恰是中国能够用来破解这一局面的良方。】

 

杨奎松等研究中美关系演变做了许多文章,也收集了较多的资料,列举了众多的实例来书写中苏中美关系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大致情景,可谓得益于他们的所谓历史学研究的得天独厚的专利因而也得以名利双收。但是如果说虽然他们的就事说事尚可以被认为算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的话,他们从众多历史事件的描述当中所得出来的结论却充斥着罕见的谬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渣滓,如飞蚊入眼令人硌眼燎针非用医学的方法把它冲洗出去或者非刀剪相见割除不可的了。

例如:杨在《中美和解过程中的变奏中的中方变奏: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背景探析》(见沈志华李斌主编的《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256页)结论是:

【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的20年时间里都没有处理好中美关系的话,那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同样也没有创造出任何一种奇迹。中美关系的缓和很大程度上只是毛泽东推行其阶级斗争理念把中苏关系引致战争边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策略而已。他既没有稍稍减弱其强烈的民族主义自尊心,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原则存在着怎样严重的认识误区。基于既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和经验,毛泽东这个时候唯一能做出的政策调整,就是回归传统的统一战线手法。而所谓统一战线说到底仍旧是毛泽东用来解决阶级斗争问题的一种策略,因此当他迫于形势接受了来自此前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伸过来的橄榄枝之后,并没有沿着对美缓和的路线一直走下去。他不仅牢记着和美国之间根本利害关系的不同,而且会因为自己对美问题上的退让而表现的极度敏感。这就定了他不得不很快提出一个旨在使自己能够继续区别于美苏的所谓的“三个世界”的观点,用以维系中国在苏美冷战格局下独树一帜的自主形象,并为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回归阶级革命的方针留下某种转圜的空间。

很显然,在笔者(指杨自己)看来,毛泽东过去不是,这个时候也没有成为一个外交家。他对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理解从没有离开过以阶级的分析和阶级斗争观为工具的意识形态教条。”“尽管毛泽东从没有过度地估计过中国在美苏冷战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左右毛泽东的外交策略上做出调整的,仍旧是他所谓的‘实力原则’。当相信自身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他必定会坚持他的阶级革命的原则,而当意识到力量对比悬殊,自身利益亦即这个时候的国家利益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的时候,他亦必定会收缩战线联纵抗横来确保实力不失。毛泽东的目的无他:中国应该成为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解放的榜样。】

杨奎松说:

“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的20年时间里都没有处理好中美关系的话,那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同样也没有创造出任何一种奇迹。”

毛泽东没有创造出奇迹吗?

如果尊重历史事实的话,结论恰恰相反。

我们不知道杨奎松还是不是一个学者,还是不是一个搞历史的专家?如果他还敢于承认他是一个专门搞历史学的人物,他就应该为他的言辞而感到不齿。

我们回顾历史,骤然发现:当毛泽东的中国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美国人根本没有将中国和毛泽东放在眼里。于1944年至1946年间,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共产党曾经尽了他们的所能,努力争取得到美国人的认可。这在作为历史学家的杨奎松应该是十分了解的。可是美国人并没有给与毛泽东及他所领导的党和事业任何的重视,他们弃毛泽东及中国人民的解放的伟大事业于不顾,专注于扶持蒋介石和他的反人民反历史潮流的政府,却遭到了历史已经证明了的惨败,因而最终也就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毛泽东的中国所抛弃。

1949年间眼看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即将成功,美国人仍然选择了不与中国共产党来往的政策,甚至在司徒雷登企图以一己之力,企望留在中国并且私自与中共联系以便为美国政府与即将诞生的新政权谋求最低限度的往来的可能的时候,而且中共也已经做出反应私下欲邀请司徒进京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却发出严厉指令,要司徒立即离开中国,返回美国,从而断绝了美国与中国的任何一点点的联系。面对一个这样蔑视,藐视,根本没有将新生的中国政权和巨大的但是却十分落后的东方古国放在眼里的美国政府,毛泽东领导的新政府一如既往,不卑不亢开始了领导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的伟大事业。

同时在美国国内还掀起了迫害曾经与中国共产党有过任何友好往来的人事的浪潮,一大批中国问题专家受到迫害。反华浪潮汹涌澎湃将中国和美国可能发展的一点点的关系可能性推入万丈深渊。

彼时,美国强大中国弱小,美国富庶中国贫穷。两者相对,谁处主动谁更具被动,谁更能够对二者的关系做出决定性的行动?明眼人应该是一目了然的,更何况专门研究历史的杨奎松呢?

居后,美国人出兵朝鲜,大兵压境,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正如麦克阿瑟曾经叫啸的如果中国人敢于出战,他就会像屠杀绵羊一样,迎来一场大屠杀。

尽管,中国政府通过了各种渠道,对美军越过三八线发出了多个警告,但是美国人何曾将周恩来总理,中国政府的警告放在眼里。可能在他们的头脑里中国人不过是一帮任人宰割的猪猡。

面对这样的美国人,这样的美国政府,杨奎松-我们倒要问一问你:怎样才能处理好中美关系呢?

在这个时候,作为我们不是研究历史的普通人,也看出来了,在美国巨大的压力和强权面前,已经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处理中美关系了,除了拿起枪,给这样一个狂妄的庞然大物以沉重的一击,让他知道你的厉害,让他对你放尊重一点以外,没有任何更好的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了。除非你,卑躬屈膝,举手投降,从此做美国人的三孙子以外。是否当三孙子,就算是杨奎松所认为的处理好了中美关系呢?我们不知道。

总之历史没有按照杨奎松所认为的处理好中美关系的途径走去,而是按照毛泽东的处理方法的途径走去了。于是,中美在二十世纪的中叶,面对面地开始了一场肉搏。一个浑身武装到了牙齿,用尽了浑身解数,除了原子弹以外,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终未打倒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约,聊以给他自己的国人一个尚算说得过去的交代。

而中国却赢得过去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年间未曾赢得的尊重。中国终于以一个大国的荣誉挺起了腰杆,撑起了东方的一片天。

尽管对这场战争,杨奎松和沈志华之流有着无数诬蔑和谩骂之词。他们不惜在历史学的文本上弄虚作假,以极卑劣的手段玩弄历史虚无主义的勾当,指责抗美援朝是如何如何的惨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死亡了多少多少万,是冤死在异国的孤鬼,等等,把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祖国的利益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英雄壮举谩骂成毛泽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人民生命的一场悲剧。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更改的和诬蔑的。我们只知道,自朝鲜战争以来凡60多年,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将战争强加给中国。中国有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有了一段建设和发展的最好的和平时期。

而美国再也没有了国民党当政时的对待中国的神气五六洋的样子了,没有了动则拿中国的利益与人做交易的底气。无论大事小事,美国人都要先看看中国人的眼色了。

这不知道算不算杨奎松所说的处理好中美关系了。不管杨奎松怎么说,我们认为这是在那种历史条件性,落后贫弱的中国与先进强权的美国关系的最好局面了,美国再也不敢因为中国贫弱落后而欺负压迫中国了,而瞧不起中国了。难道这不是一个经济落后技术不发达的弱者所能够赢得的最好的局面吗?难道这不是毛泽东创造的中美关系的奇迹吗?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迈入毛泽东的书房,主动的寻求中美关系的改善。从此中国的外部环境骤然改善,为中国快速发展步入快车道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中美关系,难道这不是毛泽东创造出来的中美关系的奇迹?这些难道是你杨奎松创造出来的?或者是什么其它的人创造出来的?

1976年4月间,毛泽东在与华国锋的一次交谈中,无意间交代当时及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国际大局已定,问题不大。国内的事情要注意。

当时毛泽东已经卧病在床,身居病房。可是他对于中国外部环境的只言片语却深刻地揭示了其重要的特点。是的从那时起近四十年,中国都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中,可谓“国际大局已定,问题不大”。是的,邓、江、胡都是在这样的大局已定的国际环境中才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和可能。可是又过了这么多年,风云变幻,中美关系风云突变,中国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呈现出问题大大的特征。毛泽东的外交红利是否已经被当政者耗费殆尽?尚有待观看。不过中国的某些所谓学者却是在不断地自断大树,猛损毛泽东留给当代中国宝贵遗产却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我们看来这恰似等于自绝于民自绝于国,自掘坟墓,葬送我中华的愚蠢之举。

杨奎松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人。

日前美国前高官就已经放出话来说:中方只有选择与美国合作的一条路可以走,因为中国在与美国的军事竞争中没有胜算.2014年05月06日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前国务卿斯坦伯格强调,中美军方应该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因为一旦美军决心与解放军较量,中国没有胜算。他说:我们需要向中国指明两条路,一条是开始采取建立信心和相互透明的举措,另一条路是竞争。如果美国决定竞争,美国要赢得与解放军的这场竞争轻而易举。】

对于这条新闻不知道杨奎松是否给与了应有的重视,不知道他是否只是沉迷于历史的旧纸堆里,埋头不起把历史与现实当作永不相连的两道菜的古董式的学究型人物,还是在寻觅历史的轨迹时,更重视历史给与今人的启示。

如果杨奎松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就应该能够在这样的新闻里面发觉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和中美关系的特点。即目前国际局势发展以及中美关系的前景模糊不定,有可能风云骤起,不利于中国的因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美国人在将中国作为他的对手的同时,并没有真正的尊重中国,甚至对中国发出了要么投降,要么死亡,近似于通牒一样的威胁。

而这样的中美关系,是否是杨奎松所希冀的处理的很好的中美关系呢?

实际上,在美国以遏制中国为主要特征的重返亚洲战略已经明了的时刻,在美国联合周边国家假中国为敌的时刻,在美国损害中国利益为主的亚洲战略呈现上升势头的时刻,在美国吆喝着要么投降要么死亡的时刻,中美关系又到了一个节点。

因此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情况与1949至1971年间的中美关系有着某种是曾相似的感觉。当年美国人不承认中国在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承认中国在亚洲的国家利益,它可以在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国家利益的时刻大兵压境直抵中国的东北边境,就是美国人以为中国人要么与他合作在他的枪地委屈求存,要么被美国攻城破池,彻底臣服。

就是因为美国人根本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瞧在心上。他们太不可一世了,他们太欺负人了。直道当今,这种局面又重新在两国的关系里呈现了出来,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逐渐演变又重新回转为一种要么是对手要么是老板和跟班的关系了。这种关系就是杨奎松所认为的处理的好的中美关系吗?

因此这个时刻,回顾历史又变得十分重要了。也是历史学家们拿出自己研究历史的成果,提供按照历史的规律和范例解决这类问题或者危机,贡献于祖国的时刻了。

可是杨奎松们能够拿出什么东西呢?能够拿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呢?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杨奎松是怎么说的吧。杨奎松在总结毛泽东引导中美关系朝健康良好的途径发展的时候说:

中美关系的缓和很大程度上只是毛泽东推行其阶级斗争理念把中苏关系引致战争边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而被迫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策略而已。他既没有稍稍减弱其强烈的民族主义自尊心,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原则存在着怎样严重的认识误区。基于既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和经验,毛泽东这个时候唯一能做出的政策调整,就是回归传统的统一战线手法。而所谓统一战线说到底仍旧是毛泽东用来解决阶级斗争问题的一种策略,因此当他迫于形势接受了来自此前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伸过来的橄榄枝之后,并没有沿着对美缓和的路线一直走下去。他不仅牢记着和美国之间根本利害关系的不同,而且会因为自己对美问题上的退让而表现的极度敏感。这就定了他不得不很快提出一个旨在使自己能够继续区别于美苏的所谓的“三个世界”的观点,用以维系中国在苏美冷战格局下独树一帜的自主形象,并为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回归阶级革命的方针留下某种转圜的空间。

尽管杨奎松在这里极尽其否定毛泽东对美政策之能事,采取歪曲事实之拙劣手法,语无伦次,前言不达后语,磨叽来磨叽去就是想否定毛泽东的扞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前提,就是想要否定毛泽东的行之有效的统一战线的战术手法,从而否定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以及毛泽东的使中国在最弱势的形势下维护中国在美苏冷战格局下独树一帜的自主的国家利益。

行文到此我突然发现,杨奎松批来批去,磨叽来磨叽去,想要否定的关于毛泽东的外交路线都是正确的,都是行之有效的,都是为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后来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强烈的民族主义自尊我们的国家就可能成为他人的附属国,如果没有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经验中国就不可能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为自己赢得最多的朋友打击最凶恶的敌人,如果没有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就无以立足。而对美国坚持各自根本利害关系的不同时刻保持对美国的警惕性,即合作共同反对各种霸权实力,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其不良用心及其霸权行径批评反对,凡此种种都是有利于中国的,都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都是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事业的。

我不懂,杨奎松默默唧唧地对这些有益于中国人民的理论和手段采取否定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面对强权,我们不应该有民族主义自尊吗?面对各种纷扰的国际局势我们不应该采取团结一部分人,集中反对极少数敌人的统一战线手法吗?面对着居心叵测的超级大国,我们不应该保持应有的警惕吗?为了寻求在地球上自己的立足之地,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三个世界的理论,不应该坚决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吗?

现在美国人给出了两条出路,一,投降。二,死亡。

如何破局呢?杨奎松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你所讽刺的,挖苦的,批的那几条,恰是中国当前最为缺乏的,也恰是中国能够用来破解这一局面的良方。

其实这二者,投降和死亡都不属于中国。都不是中国的出路,都不是中国原本所应该面对的。在面对国际乱局的时刻,重温历史吧,重新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回顾一下吧,重新将毛泽东关于世界大势的发展规律的理论温习一下吧,这是会有助于当今的政治家的,是会有助于中国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的。

因为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家也是最英明的战术家。向他学习吧。而杨奎松之流不过苍蝇而已,嗡嗡叫,不费江河呀。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奎松 苍蝇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expose/201607/2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