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古巴弹导危机造成西方国家的心理恐慌几乎是歇斯底里的,但最后还是平稳渡过。经历过的人有种浩劫余生的感觉,危机本身也制定了今天几十年,直到今天的核大国之间的游戏规则和尺度。

核大战意味着什么?对战区里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了百了,无论你是洛克菲勒,还是比尔盖茨还是马云,王健林,或是城管小贩,结局都一样。

这样想想大家就平衡了,有啥可怕的?说实话,可怕的并不是原子弹扔你小区的那一刻,而是人们得知将要爆发前的煎熬,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

古巴弹导危机造成西方国家的心理恐慌几乎是歇斯底里的,但最后还是平稳渡过。经历过的人有种浩劫余生的感觉,危机本身也制定了今天几十年,直到今天的核大国之间的游戏规则和尺度。

稍微介绍一下出场人物:

苏联:

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玉米狂,霸道总裁,为人真诚坦率,1962年度最佳导演奖,男演员奖,感情专一,喜欢小动物)

葛罗米柯(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古板生硬,忠诚多谋,演技有发展空间)

多勃雷宁(驻美大使,风趣幽默,长袖善舞,最佳男配角)

美国:

肯尼迪(总统,能言善辨,活力四射,举止优雅,优柔寡断,家里红旗不倒,墙外彩旗飘飘)

罗伯特 .肯尼迪(御弟,司法部长,美苏秘密联络人,易激动)

腊克斯(国务卿,老戏骨,冷静机智,戏份不多)

后沙月光(说书人,英俊帅气,臭不要脸)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一,危机悄然而至

之所以苏联能将中程核导弹部署在古巴,与美国一开始将精力放在西柏林危机上有很大关系。苏联成功的爆炒了德国问题,转移了白宫视线,否则白宫会察觉得更早一些。

1962年5月的第一个周六,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见了一位神秘人物阿列克谢夫,他来自古巴,是苏联驻古巴大使馆的参赞。赫鲁晓夫要向他交待一件关于古巴的绝密事项,而苏联驻古巴大使库德里亚采夫却没有得到召见,根本原因是因为,虽然是参赞,但阿列克谢夫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在美洲情报组织的负责人。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赫鲁晓夫先告诉他,中央决定由他接任驻古巴大使,另外问他一件事:“如果我们决定在古巴部署核弹头,以防美国攻击入侵,你认为卡斯特罗同志会同意这个行动吗?

阿列克谢夫(脸色苍白,冷汗直冒,长出一口气,微微一笑,深深吸了口烟,这些地摊文学的用词本文一概不用)犹豫了一会,答复赫鲁晓夫:“因为卡斯特罗的整个战略是团结拉美国家左派及革命组织,以此抵抗美国的挑衅,如果接受苏联计划,将失去这些朋友,并完全激怒美国,所以他不大可能会赞同这项计划”

周日,赫鲁晓夫请他来别墅喝茶,在场的还有葛罗米柯和苏军导弹部队高级将领,赫鲁晓夫表示:“中央已经作出决定,阿列克谢夫的任务就是向卡斯特罗宣布,力量对比对古巴不利,为了挽救革命政权,在卡斯特罗认可的前提下,苏联将在该地区部署核导弹。但不直接告诉他们苏联已做出决定,明白?”

赫鲁晓夫进一步指出,在一切安排完毕,美国在11月4日国会选举前不走露风声,等选举结束,美国只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就像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一样,苏联也是默默接受。

回古巴时,阿列克谢夫同行的还有比枊佐元帅和几位核导弹专家。苏联计划在这里放下42颗中程核导弹,射程确保能摧毁美国任何一个城市,驻军四万。卡斯特罗听完建议反应十分平静,只是说需要跟战友们商量一下,他本人同意这项计划。

实际上苏联当时的核力量跟美国差挺远,要求得平衡,除了宣传恐吓外,最有用的一招就是在美国眼皮底下部署导弹,真打的话,美国连反应时间也没有。赫鲁晓夫说苏联制核弹就跟做香肠一样快。中情局得忙一阵。

他又说远程导弹能打中太空中的一只苍蝇,中情局又吓一跳,卧草,技术革新了?

6月劳尔.卡斯特罗(老卡的弟弟,现在的古巴最高领袖)率团访苏,这个秘密条约草案由他与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草签。然后交到切格瓦拉手中,格瓦拉与卡斯特罗密商后,又加了一些条款,赫鲁晓夫照单全收。行动全权指挥由格里布科夫将军担任,所有导弹由苏军掌控,武器及人员由85艘大船从全球不同港口运送,共计183趟以上。

苏联对古巴有军援,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没想到苏联敢把核弹运进古巴,除了美国人,连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佐林,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也一无所知。这么重要的驻外代表之所以被瞒着,原因是一,极度机密,无法电话,电报告知,二,大使不知情,美国要是质疑,大使争论时不心虚。当然这些代表后来的心情也是很不好受。

当时,美国与苏联有两条秘密联络渠道,一条是通过大使与罗伯特.肯尼迪,另一条是大使馆官员博利沙科夫(克格勃)与美国情报机构。后来,两条合为一条,切断了博利沙科夫这条线,变成大使多勃雷宁与小肯尼迪的单线联系。

小肯尼迪不止一次向苏联大使问过些事,白宫在怀疑苏联进入古巴的货船里有不寻常的东西,大使则严格按中央指示回答,这些是防御性武器,美国不必大惊小怪。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二,偷窥成功,事态严重

10月14日,美国空军U2侦察机终于拍到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场。16日,所有侦察照片放到了肯尼迪总统办公桌上,美国导弹专家辨认出导弹的射程及对美国的危害程度,毫无疑问苏联已经有能力近距离对美国实行核打击。

总统迅速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并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来自军方的成员都声称要对古巴马上进行轰炸,有的将军甚至提议使用核武器。肯尼迪否决了马上进行军事行动的提议,确定了先外交,后军事的方针。同时紧急联系法国总统戴高乐,西德总理阿登纳等欧洲政要,通报此事。

10月18日,葛罗米柯外长来到美国,他不是来谈导弹问题,因为联大秋季例会在纽约召开。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天赐良机,腊克斯国务卿马上邀请他来华盛顿,肯尼迪想当天见他。

会谈时,双方气氛相当诡异,紧张却又不切入主题,两人一直交换对两国古巴政策的看法,肯尼迪首先认了个错,承认去年策划猪湾事件进攻古巴是个错误,葛罗米柯则重申苏联不会向古巴输入进攻性武器。肯尼迪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将他前天得到的消息摊在桌上,因为照片就在抽屉里。

葛罗米柯在他的回忆录曾写到过:一,他不清楚总统阁下是否已确知导弹部署事件,二,就算总统知道,但美国人不提,作为苏联外长他决不会主动提。

葛罗米柯不提可以理解,但肯尼迪总统不提此事,令人费解,你既然急吼吼把他叫到华盛顿,最终放弃这次摊牌机会,这也是美国历史学界的一个不解之谜。

葛罗米柯出现了误判,他向莫斯科报告会面情况,指出可以断定美国人不会在古巴进行军事冒险。

10月22日,多勃雷宁到纽约为自已的领导回莫斯科送行,两人也没有谈及导弹问题,中午,美国驻联合国官员交给多勃雷宁一封急电,下午六点,务必回华盛顿与腊克斯国务卿会面。苏联大使一下子就意识到有大事要发生,按腊克斯的习惯从来不会将时间定死,更何况大使当晚在纽约还有很多应酬。

下午六点两人准时见面,国务卿交给大使一个秘函,信是由肯尼迪写给赫鲁晓夫,另外还有一份文件,就是肯尼迪总统晚上七点要发表的《告美国人民书》(这样说好理解)全文。

看完全文,多勃雷宁非常吃惊,腊克斯其实也很紧张,因为七点后,全世界都将知道美苏面临核对抗。大使赶回使馆用了整整十五分钟让自已冷静,并开始向莫斯科报告此事,可想而知苏共当时的震惊和慌乱,葛罗米柯与赫鲁晓夫的判断的错的,他们的好牌将变成烂牌。

如果苏联不是这么蛮干的话,稍微用点技巧就能大胜而归。见好就收是中国的哲理,老毛子不懂。其实苏联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一,美国承诺不进攻古巴,二,美国从土耳其撤导弹,换来苏联撤导弹。这个交易非常划算,苏联却没有利用好最佳交易时机,大大失分。虽然最终达到了这两个目的,但给全世界的感觉苏联像个勒索者,美国则是正义的维护者。

第二天,10月23日,赫鲁晓夫复电白宫,不接受美国宣布的措施(指美军登船检查)并警告会带来灾难。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紧跟总统讲话后声明,美军有权检查任何进入古巴船只,拒绝命令船只,将会被美舰毫不犹豫击沉。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三,危机在扩散

总统讲话后,美国人民掀起了学习肯尼迪总统讲话热潮,大叔大妈,老人小孩们纷纷表示,肯总统讲话高瞻远瞩,坚强有力,既点明了斗争大方向,又维护了国家尊严,广大爱国群众一定要深入揭批赫鲁晓夫反动集团的无耻行径,全世界热爱和平的民众团结起来,一定不能让苏联野心家阴谋得逞。

总而言之,此事一公开,简直太可怕了。谁都知道这些弹弹不是闹着玩的,但全世界除了克格勃和中情局之外都不知道,真正的危险刚刚擦肩而过。

潘科夫斯基,这名不起眼的苏联叛徒在22号这一天,差点令世界崩溃。现在去百度此人,不知为何将他说成一个神奇特工,世界拯救者。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这家伙是22日当天在莫斯科被克格勃逮捕,是美国中情局的上校间谍,但很搞笑的是,上校军阶是他硬向中情局要来的。作为一名苏联人,他除了替中情局干活,还替英国情报部门干活,他在苏联军方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材料,而且供量极大。

他去伦敦出差,还要求中情局安排女王接见他一下,这家伙不大要钱,就是虚荣心极强。中情局高级分析员,后来美国驻保加利亚大使加特霍夫,曾说过此人手里有两个密码电号信号。一,如果即将被捕发A信号,二,确定苏联已动手进攻美国,发B信号。

结果,这家伙被捕前几分种 发出的是B信号。

中情局幸好没有盲信这SB的信号,他们认为他应当发A信号才是合理,因为中情局马上就确认他已被捕。换句话说,如果中情局老大不了解这家伙,而将苏联进攻的错误情报上报,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家伙成心是要全世界与他陪葬。

10月23日肯尼迪的隔离检查令,下午两点准时生效,华盛顿气氛非常紧张,当晚,小肯尼迪来找多勃雷宁,一番指责后,大使表示他真的不是想骗美国人,小肯尼迪问他,禁行令生效,苏联打算给船长下什么指令?多勃雷宁告诉他,一切照旧,决不屈服美国压力,公海搜查本身就是违法行动。小肯尼迪说美军真的会开火,大使说那就是战争。

强硬归强硬,这是多勃雷宁的天职,做大使当然不能一味跟人说好话。小肯尼迪走后,他马上向莫斯科发报,告诉小肯尼迪与他的谈话,与论赫鲁晓夫爱不爱听,这就是美国的真实态度。

同一天,肯尼迪总统发赫鲁晓夫发报,希望苏联船只服从检查。赫鲁晓夫马收回电,苏联不会会采取一切手段保护自已船只的权利。

整个世界,都在看着美国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直播。船真的来了。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四,危机总算渡过

10月24日,周三,晴。

一艘苏联货船慢慢驶向那条看不见,但又如此重要的隔离线。美国电视进行了直播,主持人的嗓音多已经变调:“四海里,三海里,两海里,船会停下来吗?一海里了,最后一海里了。”

在战机和军舰的注视下,那艘苏联货船驶过了隔离区,美军没有开火。

所有人长长出了一口气,危机暂时解除。

实际上,真正载着核武器设备的船只已经折回,远离隔离线,大家心照不宣。媒体又来也作了报道。谁也没输,谁也没赢。

但美国媒体却在事情好转时,大幅鼓吹要通过大规模轰炸古巴的导弹基地,甚至登陆入侵古巴。刚刚微微缓解的民众情绪,再次陷入激愤和恐慌中。各州启用了民防系统,并开始号召储备粮食和水。

腊克斯国务卿召开记者会,否认局势缓和,并批评某报纸时评人李普曼的说法,李普曼认为美苏有交易,美国会用土耳其导弹交换古巴导弹。腊克斯说这一说法荒谬之极,美国不会作出这种妥协。

在美国持续发动媒体制造紧张情绪时,卡斯特罗26日夜进到苏联驻古巴大使馆,并商谈到第二天凌晨五点。老卡的态度就是赌一把,高层撤到地堡中,民众疏散,并向莫斯科发报,建议希望赫鲁晓夫直接在谈判中同美国人挑明,用核武器来保护古巴,击败任何威胁。反正就是老子受不鸟啦!请神容易送神难,要赌就赌大的,来个痛快的,

而这时莫斯科则向白宫发报,重申导弹纯属防御性,而且是应古巴要求而部署的,顺便谴责了一下美国的检查令,并保证正开往古巴的船只决没有军火。意识形态分歧,我们用和平手段解决吧!让我们的关系正常化吧!亲。

没等白宫商量好如何应对这封电服,赫鲁晓夫的第二封电服又到了。

这次摊牌了,你们强辞夺理说的所谓的进攻性武器撤回,以换取你们撤回土耳其的导弹,相互承诺,并交由联合国认定。

白宫总算真正松了口气,苏联人要妥协了。如果美国真的轰炸古巴基地,一旦炸死苏军官兵,大毛熊就会扑向欧洲报复,接下来美国也不知道自已会被打成什么样?将军们是一心想打,但肯尼迪保持着理智。

 

人类曾如此接近核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始末

 

解除危机

肯尼迪当然愿意妥协,他授权给弟弟去找多勃雷宁回复这些问题。因为交易双方导弹部署没问题,但对美国来说需要时间,而且需要绝对保密。

土耳其导弹可以撤,时间需要四个月,因为表面上那是北约的事,虽然美国可以说撤就撤,但流程上必须照顾小弟们的情绪。此交易达成,在白宫只有肯尼迪总统和他弟弟两个人知道,希望苏联能理解,并保密。大使转告莫斯科后,希望赫鲁晓夫能最快时间内答复美国的公开声明,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最后通牒。

10月28日,苏联电台用英文播送了赫鲁晓夫的回复声明。他同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拆除古巴导弹基地。而且相当配合的没有提到土耳其导弹。

10月29日,赫鲁晓夫给了肯尼迪一封私信,他表示理解美国的难处,没有提土耳其,但相信美国会遵守不公开的协议。

10月30日,小肯尼迪通知苏联大使,总统肯定会覆行协议,但不会签署任何书面文件。苏联表示再次理解,毕竟美国的行为等于把北约给卖了。小肯尼迪自已也不会有书面纪录,因为他也可能会在某一天竞选总统。

危机到此为止,人类也避开了一场浩劫。

然后,一年后,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身亡。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同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8年6月6日,参选总统的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

现在核武器美国一家独大,世界也听不到核裁军的声音了,更多的是核安全。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再有本钱跟美国谈核问题。

也许有一天,中国可以跟他们谈谈这个问题。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古巴 始末 导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605/2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