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叶利钦也想结束战争,但这场战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车臣分裂势力没有底线的,克里姆林宫再多让步,也无法满足他们,因为他们要的是独立。美国却创造了这个奇迹,在叶利钦最最需要的时刻,平息了战争,虽然和平很短暂,但足够完成政治目标——叶利钦当选总统。

接上文《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一)

乔治.戈顿和迪克.德雷斯纳加上后来的舒梅特,三位美国导师悄悄进入莫斯科总统饭店之后,叶利钦支持率开始回升。

无论叶利钦外观上如何包装?毕竟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干货,美国专家告诫他不要在电视上许诺。而且在发表电视演讲时,时间不得超过15钟。为什么要限时?

人家就是干这行的,15分钟演讲,是俄罗斯观众最能听进去的时间段,再长,前面的会忘记,后面的会厌烦。美国人身边还带着“感觉分析仪”,可以对现场普通观众的大致感受测得出一系列数据。

这种分析手段,是从商业广告移入到政治选举之中,行之有效,有助于优化人们对某一种商品(政治人物)的好感度。

叶利钦在1996年4月初民调已经赶上了久加诺夫,但要确保6月大选能够出线,进入7月3日PK赛,美国需要给他一个能震撼民心的礼物。

车臣问题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这场战争,折磨着俄罗斯人的神经,取胜无望,坐看分裂又不甘心,然而它又一直在电视上,电台里,报纸上出现。

如果能在车臣不独立前提下结束这场战争,对民众来说,叶利钦会成为一名英雄人物。

叶利钦也想结束战争,但这场战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车臣分裂势力没有底线的,克里姆林宫再多让步,也无法满足他们,因为他们要的是独立。

美国却创造了这个奇迹,在叶利钦最最需要的时刻,平息了战争,虽然和平很短暂,但足够完成政治目标——叶利钦当选总统

人们不禁要问,美国怎么会有把握结束俄罗斯内战?

车臣叛军的先进通讯器材,指挥系统,交通工具,都不是俄军当时能比上的,谁是这些物资供应者?就是西方国家。

车臣是西方手中一张好牌,不管他们跟俄罗斯关系有多么密切,也要留住这颗棋子。

车臣问题根源是苏维埃政权被削弱,党组织全面涣散,进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不断被挑起,从矛盾变成冲突,从冲突走向战争。

斯大林在1944年将车臣人大批迁移到哈萨克斯坦开荒,同时将俄罗斯人移入车臣,想通过这种手段改变车臣人口结构。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斯大林被批臭之后,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则反其道而行之。戈尔巴乔夫还做了遗祸无穷的决定,他居然鼓励报纸,杂志公开争论民族问题,以表示自己懂得西方的言论自由,是个开明的政治家。

这种问题是能争论的吗?谁能说服得了谁?除了积累矛盾,没有任何意义。以前是苏共说了算,党怎么说,就怎么认定,不容公开争论。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车臣武装建立起来后,就明确要求独立,叶利钦犹豫不决,不想打,也不敢打。1993年杜达耶夫作为车臣共和国总统拒绝参加杜马,在政治上与莫斯科切割。

1994年11月26日,车臣独立派与统一派开战,驻车俄军也卷入其中,20多人被俘,问题已经隐瞒不住了,媒体群情激愤,喊打喊杀,后来哭诉战争残酷的也是他们。

克里姆林宫分成两派,军队内部思想也不统一。12月初,叶利钦还是想和,他派国防部长格拉乔夫飞抵印古什,和杜达耶夫会面,双方摊牌之后,杜达耶夫告诉格拉乔夫就算他想和,车臣也不会放过他,于是,和谈变成了约架。

杜达耶夫是1968年入党的老党员,得过25枚勋章,苏军高级将领,他的蜕变历史,就不细说了,根子在于思想被毒化。

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11日,战争爆发,毛主席说过: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叶利钦硬着头皮打了这场战争,俄军新兵居多,士气低落,车臣苏军老兵为主,士气高涨,还有120万车臣人几乎全民皆兵。

格拉乔夫成为了苏军主要指挥者,他是一位缺乏军事能力的将军,当空降兵司令时,靠着819事件反水,成了叶利钦的红人。

格拉乔夫带头败坏军纪,当时莫斯科郊外有300多幢将军府,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巴科夫卡村,巴尔维赫哈村,阿尔汗格尔斯克村等地,平均造价60万美元,装修全部是用最好的进口材料。

这是国防部在1992开始用军费建造的,格拉乔夫占了最好的别墅,副部长布拉科夫也一幢,然后,将军一个一个你有我有全都有。

国防部长应当是杜贝宁大将出任,但叶利钦将杜贝宁调任总参谋长。杜贝宁于1992年11月21日去世,他全家一直住在一户简陋的两居室房子里。2003年普京追授他为“俄罗斯英雄”。

杜贝宁大将去世后,阿富汗帮(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将军)就群龙无首了,格拉乔夫这帮人开始肆无忌惮的堕落。

叶利钦敢管吗?他自己家里还不干不净呢,而且最重要的是格拉乔夫对他忠诚。

在这种情况下,让格拉乔夫带兵打车臣,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两年多战争,只能这么形容俄军:窝囊,狼狈,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到了1996大选年,战争变成了政治问题。杜贝宁死后,就没有制衡格拉乔夫的力量,只有列别德将军敢公开怼他。

格拉乔夫为了报复列别德,想把他的14集团军取消,让军长列别德成为闲职人员。闹到叶利钦这里后,总统用了个折衷办法,保留14集团军,但列别德离开部队。

1995年列别德组成了小党派,天天怼格拉乔夫,怼克里姆林宫的腐败分子。民望扶摇直上,在1996年大选初期,名列第二。

美国人建议叶利钦与列别德结盟,以保证在第二轮PK中,有把握战胜久加诺夫。列别德在叶利钦高官诱惑下,第一轮之后,就加入了他曾经痛骂的利益集团。

再说车臣战争,格拉乔夫的无能,连前部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都看不下去,他在1995年电视节目《消息》中拿出绝密电报,证明车臣叛军大批武器是格拉乔夫在1992年下令留给车臣的,甚至有化学武器。

然而,叶利钦还不想换掉格拉乔夫,临阵换帅,叶利钦面上无光,所以就一直撑着。

1996年4月,大选关键期,美国导师建议叶利钦在适应时候撤掉格拉乔夫,以赢得选民好感。停火,美国会搞定的。

车臣停火

这时,欧洲舆论已经转了风向,“人权”问题从车臣战争里消失了,叶利钦仿佛成为了人权扞卫者。

媒体相当配合美国对叶利钦的支持态度,为了造势,G8会议在4月份选择在莫斯科召开,并邀请叶利钦参加里昂会议,时间恰好是第二轮投票之前。

美国想搞定车臣,首先要拿掉杜达耶夫,因为他当时已经打疯了,听不进劝,俄军不撤,他就永远要打下去。

杜达耶夫这样搞,显然不顾大局嘛,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俄军截获他的卫星电话信号,确定了他的坐标,两攻导弹下去,杜达耶夫就挂掉了。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是CIA出卖了杜达耶夫,只是时间实在是太巧太巧,他的死给叶利钦支持率加分不少。

杜达耶夫一死,扬达比耶夫接班,撮合莫斯科与格罗兹尼之间的媒婆上场了。

这位剧本中不可缺少的配角登场了,他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俄国人,也不是英国法国人,而是一位瑞士人,叫蒂姆.加迪曼。

他公开身份是欧安会驻车臣使团团长,实际上是个为北约服务的打工仔。5月中旬加迪曼开始与扬达比耶夫谈判,劝他停火,小杜怎么死的,你也应当知道吧?

5月27日,终于谈妥,临时停火协议先交给幕后领导看一下,OK,就这样吧,停了就好。

6月10日,俄军撤出,车臣释放战俘。叶利钦大礼到手,媒体大吹特吹。

打了将近两年的战争,居然就暂停了,我认为里面疑点重重:

一,杜达耶夫是车臣穆斯林精神领袖,按常理,接班人怎么可能马上跟俄军停火?

二,加迪曼谈判时,给了车臣什么好处?谁来提供这些好处?

三,杜达耶夫两年内没被打死,却在最理想的时间死于电话被定位。俄军能力当时达到什么水平?杜达耶夫是了如指掌的,难道不是卧底直接出卖了他的位置?卫星定位一说,是全球媒体通稿,到今天亦是如此口径。

四,为什么8月份又战火重燃?并使得车臣得到了实际独立地位?

这些疑问也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在当时,确保叶利钦当选是最大的原则,谁破坏这个大方向,谁就得死。

6月10日执行停火协议,6月16日投票开始。你不得不佩服美国导师的神机妙算。

投票形势之好,超出了叶利钦班子的预测。

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中城市居民大多投了叶利钦。久加诺夫票仓在农村和工业区。

开票结果:

叶利钦:2770万票,占35.3%

久加诺夫:2420万票,占32%

列别德:1100万票,占14.5%

亚夫林斯基:560万票,日里诺夫斯基430万票。

剩下比例由打酱油的瓜分,有个宝贝要提一下,戈尔巴乔夫也参选了,他得到0.4%的票。

本来叶利钦他们只想能保住第二名,进入PK,现在得了高分,必须加鸡腿!

这一关迈过去之后,华盛顿是满意的,要求三位导师再接再励,把戏完美谢幕。再过两个多星期,7月3日就是PK日了。

PK

两周内,大家都在冲刺,特别是叶利钦的宣传机器,进入白热化状态,欧洲媒体协会这帮自诩永远“中立,公正”的记者们,一边倒站在叶利钦这边。

俄罗斯三大电视台,连番轰炸老百姓大脑。

对叶利钦只有表场,赞美,歌颂,对久加诺夫只有奚落,嘲弄,指责。

媒体一再告诫老百姓,选择俄共,意味着大饥荒,大清洗,虽然你们现在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但毕竟不是生活在古格拉劳改营,对不对?

久加诺夫能把俄罗斯带往何处?只有长长的购物队伍,只有空空的货架。电视上播来播去就是万恶的苏联时代,没有任何成绩可言。

选择叶利钦意味着民主和自由。

久加诺夫阵营只有一些州级的,市级报纸,虽然基本盘还在,但是列别德被叶利钦收买了。

美国建议叶利钦向列别德许诺,当选后给他一个肥差,但叶利钦在6月17日晚上就召见了列别德,告诉他,格拉乔夫将解职,文件已经准备了,同时,任命列别德为总统安全顾问,国安委秘书。

列别德满意而去,几分钟后格拉乔夫进入总统办公室,叶利钦委婉地告诉他,你被解职了,新部长是罗季奥诺夫。但可以安排他去一家军工企业当老总。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这批腐败的将军,普京上来后,也不敢动他们,直到2010年莫斯科附近森林大火烧了海军13个仓库,才由梅德维杰夫总统下令解除了海军总司令维索斯基和副总司令塔塔里诺夫等人职务。

可以想像,俄罗斯九十年代是何种状况?美国当然希望它一直这样下去,民主认证年年颁发给你。

就在PK冲刺最关键时刻,叶利钦不见了,他的健康恶化。6月28日,全国农业会议,没露面。29日,乌克兰总统访问莫斯科,又没露面,欧洲为他安排好的里昂G8峰会,也只能由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出席。

所以西方媒体知道他生病了,病到连莫斯科的活动也参加不了,久加诺夫也知道,但声音传不出。

老百姓完全不知道,所谓中产阶级在媒体面前,智商跟几岁的孩子是一个水平的。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美国导师下令,找出所有叶利钦在夏天没有公开过的照片和录相,穿插在电视新闻之中。久加诺夫要是上电视,就一小时放一次国歌。

还好离投票只有四天时间,一切顺利,选民真是很好骗的。

第二轮PK结果:

叶利钦:4000多万票,占53.8%

久加诺夫:3000多万票,占40.3%。

其它为弃权票。

年初的陪跑者,终于赢了!感谢CNN,感谢BBC,感谢NTV,感谢美国耙耙麻麻……

最后再送一个花絮:

在杜达耶夫被打死之前,4月中旬克林顿访问了莫斯科,美国设计了一个场面,当克林顿跟叶利钦会面时,叶利钦要表现出硬气,不悦,并有指责味道的画面,而克林顿要忍耐,不反驳。

然后从素材里剪出30秒画面,让俄罗斯人民相信叶利钦是一位敢对美国强硬的领导人,这对叶利钦形象树立极为有利。

可见美国对俄罗斯大选插手何其之深?连克林顿都要上场配合。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许多俄罗斯人现在看来,叶利钦没有做对任何事情,除了选择普京为接班人。估计老叶想明白了,也只有普京能保证特赦他一家人。

美式民主大选,为什么要说成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看看乌克兰就知道了。

美国是如何将俄国大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二)

各国将来走什么发展道路?是不是只有美式道路可以走?

事实证明,跟着美国这戏精,只能把自己带着沟里。

中国将让全世界多了一个选择!

【后沙月光,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后沙”】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803/4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