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候选人:民众利益的代表还是精英的代理人?

人们通常认为,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竞选者提出施政纲领,民众选择最能代表自己利益的竞选者执政,以此参与国家政治。但是,很多时候正相反,竞选者往往是利益集团选出来维护自己利益代言人。利益集团用各种方式让民众接受这个人,选择这个人。就像企业营销,让消费者接受某种商品,喜爱某种商品一样。实际上,选举,很多时候就是利益集团在营销自己选出来的竞选者。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www.cwzg.cn)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保留本声明】

 

总统候选人:民众利益的代表还是精英的代理人?

 

人们通常认为,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竞选者提出施政纲领,民众选择最能代表自己利益的竞选者执政,以此参与国家政治。但是,很多时候正相反,竞选者往往是利益集团选出来维护自己利益代言人。利益集团用各种方式让民众接受这个人,选择这个人。就像企业营销,让消费者接受某种商品,喜爱某种商品一样。实际上,选举,很多时候就是利益集团在营销自己选出来的竞选者。

1996年,叶利钦竞选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营销”总统的游戏,极富代表性。

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国家领导人试图挽救苏联,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戈尔巴乔夫不再履行总统职责,国家实行紧急状态。史称“8.19事件”。叶利钦成为抵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中坚人物。他站在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号召人们进行抵抗。叶利钦一下子成为英雄。被西方视为拯救“民主”,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苏联解体后,叶利钦自然成为俄罗斯第一人。但是,他实行的“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崩溃。1999年俄罗斯的经济产值只有1990年的一半。急剧的私有化使庞大的国有企业被少数人瓜分,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时期积累的财富成为少数经济寡头的巨额私产。当俄罗斯议会想根据西方民主的原则和程序限制叶利钦时,叶利钦炮轰议会。“民主”英雄摧毁了俄罗斯的“民主”。

叶利钦头上的光环消失了。

俄罗斯底层民众开始怀念社会主义。久加诺夫成为新的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强势回归。1996年是俄罗斯大选年。共产党众望所归。

旁观者清。1996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金融投资“大鳄”索罗斯对俄罗斯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说,他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他们曾经有几年很好的机会。但现在他们的时光不在了。索罗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霍多尔科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等俄罗斯寡头意识到,他们已经成为国人的众矢之的。一旦俄罗斯共产党人重掌政权,对他们进行政治清算绝对不可避免。寡头们需要一个人来竞选总统,击败共产党和久加诺夫,需要这个人来维护寡头们的财富和地位。

叶利钦最合适不过了!

为了挽救自己,寡头们联合起来,开始投入巨资,成立以丘拜斯为首的竞选班子,资助叶利钦竞选。寡头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传媒,树立叶利钦的亲民形象。同时,不断在黄金时间播放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影视,控诉那个年代如何黑暗,如何残暴。舆论终于被扭转。最终,叶利钦获得1996年的总统选举。尽管如此,在第一轮投票中,叶利钦也仅仅领先3个百分点。

实际上,此时的叶利钦并非传说中的政治强人,而是寡头的代言人,甚至可以说是寡头的傀儡。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助理谢尔盖·兹维列夫承认,叶利钦所能控制的只有克里姆林宫,所有他现在能做的事,就是更换总理和自己的办公厅主任。寡头们终于避免了清算。但是,这个为寡头服务的总统,确是通过民主程序“选”出来的。1

俄共竞选失败,不在于民意基础,而在于它危害了寡头的利益。

在美国也有这类事情。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竞争已经成为惯例。美国作家罗伯特·格林的《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一书曾提到,1976年,有个叫言行自由党的小党派参与竞选,提出要给每个人全面的自由,准备废除大部分管理机构,取消大部分税收,要真正遏制通货膨胀。先不说竞选纲领,这个党不知天高地厚跑出来要破坏游戏规则,自然引起精英集团的不满。结果,这个言行自由党本身就没有“言行自由”。大部分媒体根本不报道这个党和它的竞选纲领,电视广播公司拒绝他们参加电视辩论。结果,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党,根本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候选人叫罗杰·麦克布赖德。

当然,“营销”代理人的过程中,为了控制选举,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意识操纵技术。

在这样的选举中,竞选人更多得是在作“秀”。决定竞选者命运的与其说是宣传竞选纲领、可行的治国之策和候选人执政经验和才干,不如说是竞选者的举止风度、语言、辩才。因此,在竞选中,竞选者都要有自己的团队,有形象策划。就像叶利钦,在其晚年,嗜酒、老病而又独断,但丘拜斯的竞选团队让他打起精神,来到民众中间,和普通人对话,谈笑风生,再通过寡头控制的媒体不断播放,于是叶利钦就成为了一个开明、健康、亲民的政治家。

这些手段在现代竞选中已经非常普通了。为了让人们投票,竞选策划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演讲时音调高低,语速快慢,比如竞选时的着装等。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地方,又有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心理学、本能心理学、公共关系、现代传播等学科,都是对大众心理的机制和运作方式的研究,其推动力就是政治和商业的需要。比如,恩斯特•迪赫捷尔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研究人的潜意识。1938年来到美国,开始研究商业广告中的潜意识操纵问题,并创立美国行为动机研究所。1960年,他成为肯尼迪的选举顾问,把意识操纵研究引入政治领域。另一位着名心理学家卢伊•切斯金是美国颜色研究所所长,对研究颜色如何影响潜意识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一段光影绚烂的广告后,一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这件商品,但是,这件商品确未必是他真正需要的。现代西方的竞选,有时也是这样。

在美国,要成为总统,竞选的重要性不必说了。但是,最重要的,还不是竞选,而是被统治精英们看中!

关于美国的统治精英集团,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云雾弥漫,难识庐山真面目。

2000年5月,《纽约时报》年轻女记者亚历山德拉·鲁宾斯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乔治·W·布什,圣餐骑士》,介绍了布什家族三代人和一个名为“骷髅会”的超级秘密社团之间的密切联系。骷髅会成立于1832年,是耶鲁大学的秘密社团。骷髅会拥有相当一批声望显赫的会员,其中有3位总统,2位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众多内阁成员、参议员和国会成员。每年,既有成员都会在耶鲁大学3年级家事显赫的学生中挑选新会员,最终入会人数为15人。该会员对内部一切情况守口如瓶,从而引起了很多猜测。2002年,鲁宾斯又出版了名为《“墓园”的秘密:骷髅会、常春藤盟校和权力的秘密通道》的畅销书,鲁宾斯认为骷髅会是美国富人和权力者的“秘密俱乐部”,它一直利用着自身庞大的关系网将会员推向权力的巅峰。骷髅会将会主宰美国的政治生活。

故作惊人之语是商业时代眼球经济的特征。对这些预言,人们也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令人惊奇的是,看起来有些离谱的预言,居然很快应验。2004年,小布什和克里竞选美国总统。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居然都来骷髅会,小布什是68届,克里是66届。美国媒体惊呼,总统选举成为骷髅会内部会员之间的竞争。这不得不让大众和媒体充满疑虑。

我国学者何新对美国的秘密统治精英组织极其关注。他认为,真正统治美国(甚至世界)的,是一个神秘的组织—共济会。何新认为,现代共济会是一个集金融、情报、政治和宗教活动四位于一体的影子政府组织。当今共济会的核心人士是地球上最有钱的世袭金融家族。他们通过各种基金会控制着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科研、学术机构,掌控着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学识的头脑。他们操控着世界上最有名的传媒和互联网。他们通过金融控制,使各国政治家都成为为他们利益服务的工具。共济会下面有多种分支。其高层分支有:波希米亚俱乐部、光明会(文艺科教艺术)、骷髅会(耶鲁毕业精英的兄弟会)、彼德伯格俱乐部(国际兄弟会)等。共济会金融家核心家族均设立大量基金会,以供给资金方式控制大学、媒体、科研、艺术。它控制着美国政府的核心部门,如美联储、美国国税局、国安局、中情局等。2

听起来真是匪夷所思,真是惊心动魄!

认为有一个秘密的、强大的精英组织控制着美国,甚至妄图控制世界,任何重大事件背后都是这一组织进行策划的,这种理论被称为阴谋论。这个世界有利益冲突,自然就会有阴谋。但是,能否把一切归结为阴谋呢?归结为一个庞大的阴谋组织呢?笔者在此存疑。对于这些“偶露峥嵘”的神秘组织,人们查证得少,想象得多!不过,它至少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告诉人们,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治领导人实际上是统治精英基层、少数大家族的利益代言人。

实际上,美国也有一些学者也认为,美国的民主只是形式,它的实质是精英统治,极少数精英统治着美国。美国总统并不带代表美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为这些极少数精英和少数大家族服务。因此,在美国,并不是任何有政治才华的人都可以参加竞选,而是只有被精英集团选中的人才可以成为总统候选人,才能参加竞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据在我国产生很大影响的《货币战争》一书介绍,克林顿在乔治城大学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名叫卡洛·奎格雷(Carroll Quigley),是一位历史学家。当克林顿在1992年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时,克林顿对这位老师深怀感激之情。为什么呢?因为奎格雷教授是研究英美秘密精英组织的权威。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布鲁金斯智库、美国国防部、海军部任职,并与众多中央情报局的高官有过密切交往,接触过大量最高机密的文献和秘密档案。他认为真正控制这个世界的是一些秘密的精英组织。这些组织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美国外交协会(CFR)、彼尔德伯格俱乐部(Bilderberg Group)、三边委员会(Trilateral Commission)等。这些组织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中最重量级人物,而国际金融力量是其最终推手。克林顿确实聪明异常,他领悟了奎格雷这些观点得含义: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进入权力核心的圈子。克林顿先加入三边委员会,并在1989年加入美国外交协会。1991年,克林顿出席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当时他是阿肯色州州长。1年之后,地处偏远的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击败声名赫赫的老布什而当选总统。

“现代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一语中的。如果说大富豪们是业主,美国总统不过是物业经理。阴谋论只不过是把资产阶级和它的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神秘化了。


1.参见[美]克里斯蒂娅·弗里兰:《世纪大拍卖——俄罗斯转轨的内部故事》,刘卫、张春霖译,中信出版社2004版。第173-180页。

2.何新:“共济会的秘密”,何新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dyja.html。

 

【梁孝,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5/2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