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S,南海,蔡英文--美国南海战略,谁在幕後操刀?

早在总统大选之前,CSIS在一篇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报告中就提到,某些民进党内部的人士指出,一旦民进党在2016年取得政权,台湾对于领土的主张将限缩到已在控制下的岛屿,并且不讳言将放弃标志历史主权的U型线主张。

【摘要: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结果发布,不仅过去被视为中国「历史主权」海域的九段线(U形线)主张被否决,连“中华民国”固有领土「太平岛」都被判定为「礁」,既有权利被全面否决。面对如此危疑局势,举国哗然,而台湾当局却迫于美国老大哥的压力,自先怯懦,迄今不敢声明既有之主权疆域。本文作者质问:「早在总统大选之前,CSIS在一篇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报告中就提到,某些民进党内部的人士指出,一旦民进党在2016年取得政权,台湾对于领土的主张将限缩到已在控制下的岛屿,并且不讳言将放弃标志历史主权的U型线主张。(……if the DPP comes to power in 2016, it will confine Taiwan’s territorial claims to islands under its control and explicitly abandon the dashed line. )民进党,如今已是执政党了,究竟这是党内哪些人的主张?或者,这究竟是不是民进党当局最终的南海政策?」显然,是该有人出来说清楚了!】

 

南海仲裁案有几个关键性的角色。

 

其一是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他在任时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法庭仲裁,依据他自己的说法,「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的确,不是那么容易!仲裁案提交前夕,阿基诺三世专程访美,与欧巴马总统在白宫会面。根据报导,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求美国承诺,一旦因为南海争议而与他国爆发武装冲突,华盛顿当局应该为菲律宾撑开保护伞,出兵协助。阿基诺三世理所当然认定美国有义务,因为白宫就是背后的指导者。

 

CSIS,南海,蔡英文--美国南海战略,谁在幕後操刀?

 

美国南海战略,谁在幕后操刀?

 

美国的安排十分细致:仲裁案一送到海牙,就落到国际海洋法法庭日籍法官柳井俊二手里。这位法官也正是日本新安保法的关键推手,他协助首相安倍晋三推动日本的再军事化,让美日军事联盟成为「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先锋大舰队。

当然,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其用语从早期的 “pivoting to Asia” 到后来的 “rebalancing to Asia”,美国不管是做为「主轴」或者是「再平衡者」,中国必然是其假想敌,南海则是最具战略价值的场域。

一整套战略思维不会凭空而来,从调查、研究、发想到政策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工作的团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谁是幕后的组织者,谁是执行者?

美国的智库很多,各有所司,各擅专长,不过,要论及南海这个领域,最有资格说话的,非CSIS莫属。

CSIS是「战略即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简称,美国有关南海的调查、研究乃至战略布署,基本上由此机构承揽。CSIS近几年最关键的一个计画就是AMTI,亦即「亚洲海洋透明倡议」(The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在其网页上,南海各个岛礁,大大小小,都有明晰卫星图照,甚至岛礁上填海造陆的生成变化,都可一目了然。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交争议仲裁,CSIS就在其幕后。

CSIS做为美国大型智库之一,台湾其实并不陌生。2015年6月初,蔡英文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身分前往美国「应试」,最关键的行程,就是由CSIS安排的。蔡英文的答卷,基本上也是在这个机构内完成。关于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大战略中,台湾所扮演的角色,蔡英文承诺「持续强化台美军事合作……继续成为美国可信赖的伙伴,以确保区域的和平稳定」,与此同时,她当然也提到武器系统的采购并推动与美国的「防恐合作」,「基于共同价值与共同利益,台湾及台湾人民和美国之间在政治、安全、经济与文化上一直存在特殊的的情谊。」蔡英文强调台湾要成为可信赖的伙伴,但是「台湾不能将这样的关系视为理所当然。我将确保台湾与美国紧密合作,俾増进双方的共同利益。」

 

谁要放弃U型线?

 

根据哈佛大学甘乃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欧尔霍特(William Overholt)的说法,就美国最核心的外交政策而言,当前是以「反恐战争」和「中国的崛起」两个课题做为重心,双轨并行。而这也正是所有在美国承担国安和对外战略的智库都要面对的。蔡英文在CSIS的答卷,基本上也反映了当前的需求。

台湾与CSIS还有一个更久远的因缘: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期,中央情报局(CIA)派驻在台湾的情报头子克莱恩(Ray S. Cline),在回到美国后,先是担任国家情报局的副主任;1973年,克莱恩进入CSIS,担任研究部门主管。后来,曾经是CIA首脑的老布希竞逐总统大位,克莱恩又被延揽为国际政治顾问。在华盛顿,1980年代取得政权的共和党团队更是让情治系统水涨船高,光是1983年,CIA的年度预算就提涨了25%,高达20亿美元。与此同时,长期与国安情治系统合作的智库都雨露均沾,CSIS的规模也在1980年代快速扩张。后来,虽然随着冷战的结束,CSIS的建置和任务有所变迁起伏,基本上也都还能够维持在二百位以上专职工作者的规模。

于今,关于热锅上的南海问题以及台湾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早在总统大选之前,CSIS在一篇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报告中就提到,某些民进党内部的人士指出,一旦民进党在2016年取得政权,台湾对于领土的主张将限缩到已在控制下的岛屿,并且不讳言将放弃标志历史主权的U型线主张。(……if the DPP comes to power in 2016, it will confine Taiwan’s territorial claims to islands under its control and explicitly abandon the dashed line. )民进党,如今已是执政党了,究竟这是党内哪些人的主张?或者,这究竟是不是民进党当局最终的南海政策?有监于CSIS「亚洲海洋透明倡议」的需求,希望能够有人出来说清楚!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南海 英文 幕後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7/2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