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乱出新境界:一场“互黑”与“被黑”的闹剧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前,“维基揭秘”公开近2万封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绝密邮件,不仅披露了民主党高层为了让希拉里上位而操弄党内预选,还有设局搞臭共和党对手特朗普的行动计划,甚至还有操纵媒体、洗钱等诸多黑幕。共和党党内预选阶段的内斗同样令人大跌眼镜,竞选人之间甚至不惜发动人身攻击,将“互黑”水平发挥到新境界。
美国大选,乱出新境界:一场“互黑”与“被黑”的闹剧

 

27日,在美国费城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站在台上相拥。新华/路透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27日“邀请”俄罗斯帮助寻找竞选对手希拉里在“邮件门”调查中没有上交的邮件,遭到希拉里竞选团队和民主党阵营的猛烈抨击。同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称赞希拉里是最能胜任总统职位的候选人,并称特朗普是对美国价值的一大威胁。

特朗普邀俄罗斯帮忙  “维基揭秘”再抖猛料

特朗普27日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俄罗斯,如果你正在听,我希望你能找到消失的3万封电子邮件。”特朗普说,如果俄罗斯这样做,将得到“媒体给予的极大回报”。特朗普指的是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子邮箱收发公务邮件事件,其中不少邮件涉密。希拉里在“邮件门”调查中有约3万封电子邮件没有交给调查人员。希拉里称这3万封邮件是私人邮件,与工作无关。

对此,希拉里的高级政策助手沙利文说:“这无疑是主要(美国)总统候选人首次大力鼓动外国势力对他的政治对手搞间谍活动。”这已成为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希拉里竞选团队经理穆克也称:“任何一名美国人为改变选情呼吁外国势力在美国进行间谍活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领袖希夫说,特朗普“为个人政治利益”鼓动俄罗斯“非法入侵”希拉里的邮箱,显示了他“糟糕的判断力”。

“维基揭秘”网站22日曝光近2万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邮件,显示民主党高层有意“抹黑”希拉里的竞争对手桑德斯,从而帮她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希拉里的竞选团队把矛头指向俄罗斯,称俄方是窃取邮件的幕后黑手,目的是帮助特朗普。特朗普回应称,把他和俄罗斯以及民主党全国委员会邮箱被黑事件联系在一起“非常荒谬”。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帕内塔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特朗普的言论出格,显示他没有成为总统的资格。另一名中情局前局长海登说,特朗普的言论“有问题”。特朗普团队则赶紧“灭火”。他的发言人米勒在“推特”上说,特朗普并不是在鼓励俄罗斯入侵希拉里的邮箱,而是在敦促任何有她邮件的人将邮件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朗普也在“推特”上呼吁,任何有希拉里邮件的人“也许应同FBI分享邮件”。

不过,据报道,在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服务器遭黑客袭击后,“维基揭秘”网站28日公布了疑似从该服务器获取的音频资料,民主党高层拆台桑德斯又添新证据。第二批电邮内容包括共计14分钟的29个语音邮件,其中大部分内容都直接指向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26日曾表示,将曝出更多美国大选的“猛料”。

奥巴马受访时暗示  俄罗斯是幕后黑手

27日,奥巴马在民主党党代会上的讲话,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赞美希拉里和抨击特朗普。他表示,2016年总统选举是在一个接受过考验的、为美国中层阶级奋斗的领导人和一个“遥不可及的”亿万富商之间作选择。奥巴马称赞希拉里拥有作为领导人应有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律,并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标准。他同时批评特朗普唱衰美国,煽动美国民众对彼此产生不满,并企图使美国减少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联系。

奥巴马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7日播出的专访中还拒绝排除俄罗斯借民主党内部邮件事件介入美国大选的可能,称“万事皆有可能”。在专访中,奥巴马被问及是否认为俄罗斯可能试图暗中干预美国大选,奥巴马回应称,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就邮件内容遭泄露事件展开调查,“我了解到,一些专家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奥巴马说,他无法确定窃取和披露邮件的具体动机,但清楚特朗普就俄罗斯的一些暧昧表态。“特朗普多次表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敬佩,”奥巴马说,“我认为,特朗普在俄罗斯的印象也非常不错。”法新社评论,奥巴马的回答是美国政府迄今渲染俄罗斯涉嫌邮件事件的最直接表态。同一天,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有较大把握认定俄罗斯政府是邮件事件的幕后黑手,但无法确定这是否属于俄方日常的网络间谍活动,还是蓄意介入美国选举的行为。

对此,先前已否认与邮件泄露事件有关的俄罗斯27日再次否认。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总统普京已多次表明,俄罗斯“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介入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尤其是选举进程。“莫斯科一直小心翼翼,避免任何行动或言论被解读为对(美国)选举进程的直接或间接干涉。”佩斯科夫暗示,美国一些政客一直通过渲染俄罗斯威胁来达到选举目的,或者转移视线。

64名共和党议员举报  克林顿基金会违法敛财

美国福克斯新闻27日报道,美国国税局在一封信中证实,正在对克林顿基金会“付费服务”的违法敛财活动进行调查。这项调查缘起于64名共和党议员递交的举报信。举报信要求对这个家族基金会潜在的“违法敛财行为”进行调查,并特别提到Laureate教育公司、Uranium One矿业公司和克林顿基金会之间的利益关联,以及基金会违反了作为“免税组织”的相关规定。

报道称,Laureate教育公司授予克林顿荣誉董事职位,薪酬1650万美元。同时,向克林顿基金会经常性捐赠100万至500万美元。在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曾向Laureate教育公司投资1.5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正是IFC的最大金主。

22日,美国国税局局长科斯基宁在给举报信参与者之一、田纳西州共和党联邦议员布莱克本的回信中称,已将这个问题移交给国税局“免税组织审查”机构,“该组织收到举报信后,会确认所有相关消息,然后会发一封单独确认信”。但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现在并不清楚国税局是否会有进一步行动,因为科斯基宁指出,在美国法律框架下,他们不能透露对此事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不过,克林顿基金会相关人员否认该信件意味着国税局的调查,“这封信中没有任何一处说明现在已有调查,甚至国税局考虑调查。”去年4月,希拉里宣布竞选总统后,克林顿基金会被曝光一系列丑闻。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份有关克林顿基金会接收海外捐款情况的新书复印件,披露了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给金主“回馈”。克林顿基金会至今筹得近20亿美元。除了接收捐款,基金会还接受作为礼物馈赠的股票、房地产和财务计划等。华尔街分析师奥特尔还指出,克林顿基金会2014年的免税申请足足迟交了半年,独立核算报告在免税申请递交后一个月才完成,基金会账目不清且未向公众公开。有媒体据此称,克林顿夫妇疑曾挪用克林顿基金会的巨额善款。

克林顿基金会此前在其网站上发表过一份详细声明,承认在税务报告中“不经意犯有过失”,将政府提供的补助错误地与其他赠款“混淆在一起”。德国之声报道称,基金会负责人帕利称,根据基金会的主动建议,目前外部人员正对基金会的税务报告作审查,政府补助已被正确列出,经审查的税务报告可以在基金会网站上看到,而希拉里本人已退出基金会。(宗禾)

一场“互黑”与“被黑”的选举闹剧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前,“维基揭秘”公开近2万封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绝密邮件,不仅披露了民主党高层为了让希拉里上位而操弄党内预选,还有设局搞臭共和党对手特朗普的行动计划,甚至还有操纵媒体、洗钱等诸多黑幕。共和党党内预选阶段的内斗同样令人大跌眼镜,竞选人之间甚至不惜发动人身攻击,将“互黑”水平发挥到新境界。

如果说“互黑”对选举的杀伤力还限于竞选人之间,那么更“黑”之处在于,普通选民的意志被精英阶层和利益集团“黑”掉,令4年一次的选举沦为一场丑陋的“政客秀”。

美国大选投票阶段采取选举人团制度。所谓选举人团,由代表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组成。总统候选人只要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即可当选。按选举人团制度,除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州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均实行“赢者通吃”制度,即将选举人票全部给予获得多数选票的总统候选人。这意味着支持另一方的选民意志直接被忽略掉。

西班牙《起义报》称选举人团为“黑暗团体”。因为通常而言,选举人是两党领导人和高级成员,他们多被富人阶层、利益集团所挑选或控制。因此,那些与“金主”政见不一的竞选人势必受到排挤乃至被踢出局。“美国没有行之有效的民主,”美国前总统卡特毫不隐晦地指出,“我们的选举程序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程序之一,这实际上是因为过度的金钱介入。”

美国政治学者福山将这类现象称为“代表性危机”。他说,普通公民感到民主成为幌子,政府被各路精英暗中操纵,不再真实地反映大众的利益诉求。皮尤中心7月所作的一项民调显示,每10名美国人中就有6人表示对看到选举信息“极度厌倦”,而且这种情绪遍布全美各个群体。

《纽约时报》5月的一篇文章形象地指出,在过去几代人里,出于各种原因,选民越发难以通过投票真正影响政策。当人们不断往自动售货机里塞钱,而自动售货机却无动于衷或吐出与他们的选择截然相反的商品时,一些人就会脚踢或掀翻自动售货机。

(原标题:美国大选,乱出新境界)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