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美“纳贡”-吴建民被环球气得在棺材里打滚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还未正式上台,对中国就已经表现得相当强硬了,上台之后很有可能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呢?《环球时报》12月8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对美要以硬碰硬,以好迎好》的社评文章。这篇社评是如此强硬,这般声色俱厉,以至于在有些转载报道中,干脆冠以“中国应大幅扩充战略核武,绝不能向美纳贡”这样耸人听闻的大标题。

绝不向美“纳贡”-吴建民被环球气得在棺材里打滚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还未正式上台,对中国就已经表现得相当强硬了,上台之后很有可能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呢?

为此出主意想办法自愿充当瞎参谋烂谋士的人多如牛毛(笔者也是其中的一毛),各种各样的主张五花八门,其中绝大多数不过是自娱自乐而已,不会引起社会反响,更根本没有可能为执政者所关注。但重要媒体的舆论和意见则不同,借助于主流舆论工具这一高位载体,重要官方媒体报道评论的倾向与取舍非常重要,《环球时报》这家媒体应该属于此列。12月8日,该报就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强硬发难提出了意见,这见诸于题为《中国对美要以硬碰硬,以好迎好》的社评文章(原文附后)。

针对特朗普的强势,这篇社评展现了一幅空前强硬的姿态,并就此提出建议:一是“要确保随时能够对‘台独’予以严惩”,“做好在南海对抗美进一步挑衅的预案”,强调“要加快东风-41的列装,大幅增加战略核武器的件数”;二是“无论未来美方如何施压,也不管日韩台多么顺从,中国大陆决不可做无原则的跟进”,“决不可向明年1月20日以后的美国‘纳贡’”。这篇社评是如此强硬,这般声色俱厉,以至于在有些转载报道中,干脆冠以“中国应大幅扩充战略核武,绝不能向美纳贡”这样耸人听闻的大标题。

决不可向美国“纳贡”,这是在向谁喊话呢?难道现在已经出现中国向美国称臣纳贡的苗头或危险了吗?

如果说这是在向美国特朗普示威喊话,窃以为此等做法毫无意义,因为特朗普及其团队对中国政府都很不屑,一家中国媒体的叫嚷更连蚊子嗡嗡的效果都没有,他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说这是在向中国老百姓喊话,像以往惯常那样要对老百姓训诫一番,要针对像笔者这样经常鼓吹对美斗争的人进行认真的教育,似乎又题不及义,有点对牛弹琴的意思了。

如果说这是在向中国政府喊话,窃以为则问题相当严重:

其一,这有鼓动中美对抗之嫌

中美在台海、南海的“分歧”只能“管控”,而不能搞对抗,这篇社评的建议就是赤裸裸的对抗,不但是一般的对抗,而且还上升到了战略核武器层面对抗,什么中国加快列装东风-41之类。按照中国政府的一贯说辞,包括东风-41在内的一切武器装备都不针对任何人,这篇社评呼吁用东风-41这样顶尖的战略核武器威胁美国,这不是对中央“中美两国只能合作,除了合作别无出路”这一大政方针的公然否定吗?政府的报纸不与政府保持一致,这恐怕是政治上的严肃问题。

其二,这有给中国政府泼脏水之嫌

这般大叫大嚷地“决不可向明年1月20日以后的美国‘纳贡’”,未免渲染出中国政府有向美国纳贡的危险,这是不是无事生非、有意煽动呢?难道中国政府还会向美国纳贡不成!事实上,帮助美国促进就业,帮助美国重振制造业,帮助美国度过经济难关,直至“救美国就是救中国”,这都是中美“风雨同舟”和“夫妻”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义不容辞!难道中国不该在美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美国吗?这怎么能与“纳贡”扯到一起去呢?明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台执政,如果中美双方通过协商,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达成解决中美贸易或国债问题的一揽子协议,特朗普总统不再追究中国未经批准擅自在南海建设岛礁的责任,而中国则协助美国解决巨额贸易赤字和欠债问题,这能叫做“纳贡”吗?已经向美国方面表达,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要对外投资7200多亿美元,这么大一块经济蛋糕,当然主要得切给美国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环球时报》危言耸听地说什么中国决不可向美国纳贡,真是“大不敬”,其心可诛!

所以,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就不要渲染什么“以硬碰硬”。哪里硬?什么东西硬?硬什么硬?连中国扩建南海岛礁未经美国批准,特朗普都很不满意,列装东风-41不比这还严重吗?所以,这些民族主义的东西都要不得,吴建民先生如果健在,一定要出面对此大加鞭笞,现在说不定他已经为此气得在棺材里打滚了!作为一家官方媒体,要多宣扬中美友好,宣扬中美两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夫妻”关系,要强调中美两国已经结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中美两国才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融合”、完成“一体化”。美国是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的,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附: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对美要以硬碰硬,以好迎好

 

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星期二与特朗普会见后宣布,软银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创造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特朗普随后在推文中表示,孙正义说了,要不是我赢得大选,他永远不会这样做。

日本互联网上迅速有人指出这是美国当选总统“敲诈”日本的结果。在这之前,韩国已经表示愿意提高支付驻韩美军费用的比例。另外孙正义出示的一份文件还显示,台湾商业大佬郭台铭控制的鸿海集团将与软银共同投资美国,鸿海集团另外出资70亿美元,也将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

白宫尚未正式易主,已经让美国的亚太盟友感到了震慑,纷纷表达向美国新总统交“保护费”的积极态度。软银和鸿海集团投资美国的宣示被广泛认为“有政府背景”,是日本和台湾当局讨好美国的“方式创新”。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软银在配合特朗普团队演戏。软银一直在美有投资,而且它投的是风投、机器人、网络金融之类的新东西。它们不可能增加美国的工作岗位,只会减少它们。

然而更多人还是把软银看成是在向特朗普“效忠纳贡”,而且观感并不好。特朗普在把他竞选期间极不寻常的形象做延伸发挥,转化为国际上对他“将很强硬”“动真格”的预期,试图以此镇住他很想从中“拿钱”的国家和地区,他的策略看来至少已在日韩台这一线产生了作用。

重振美国经济是特朗普竞选时的首要承诺,他废掉TPP,要与盟友算美国提供保护的“经济账”,还提出要在汇率和贸易政策上威逼中国,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他从上周末开始把台湾、南海问题加进来,朝着中国的底线扎针,很像是他“开辟第二战场”、策应其经济主战场的最新创意。

由于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最多,我们大概是他最想割肉的“肥羊”,尤其是华盛顿一直认为中国搭了美国维持世界秩序的便车,要求中国“吐血”的声音之前在美国和西方就已存在。

不过北京时间星期三多家西方媒体传出消息,与中国领导层有良好关系的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已接受特朗普的任命,将出任美驻华大使。这一消息似乎传递出特朗普愿意维持对华沟通和友好的另一思维倾向,使正在构建中的特朗普对华政策显得更为“复杂”起来。

那么中国该如何做呢?为世界和平多尽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这方面的支出,是中国随着继续发展有必要加以考虑的。这些年,中国已经增加了联合国会费的分摊比例,我们已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第一派出大国。中国的对外援助在增加,我们承担起更多减排的义务,这一切全世界有目共睹。

但是中国有必要带着“买平安”的心态,与未来美国开展只利于其一方、不平等的商业交易吗?显然不能那么做。中美之间的谈判原则必须是平等互利及合作共赢,决不能因为从台湾、南海方向感受到威胁而结“城下之盟”。无论未来美方如何施压,也不管日韩台多么顺从,中国大陆决不可做无原则的跟进。

过去中美谈判时中方也做过一些让步,为了寻求政治经济的多重平衡,我们也曾对美开展过集中的大宗采购,照顾对方一下。但那些让步是双方在相互尊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的,总体看不是被胁迫的。它们是中方的让步,而不是被美方“抢劫”。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人以我们无法接受的方式为与中国开展谈判制造声势和筹码,营造在腰里别着枪进入谈判室的霸气,我们怎么办?万一遇到这种事,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给自己腰里也别上一支枪。

中国决不可向明年1月20日以后的美国“纳贡”,我们应当做的是把那笔钱变成中国的新增军费,建更多用来制造新型战略核武器的生产线。2017年度中国的军费应有更大幅的提升,我们一定要做到加快东风-41的列装,大幅增加战略核武器的件数。

我们还需更加认真地开展台海军事斗争准备,确保随时能够对“台独”予以严惩,让战略反介入能力落到实处。此外要做好在南海对抗美进一步挑衅的预案,确保无论南海出多大风浪,我们的承受力都要大于其他各方。

当然,如果布兰斯塔德州长出任驻中国大使的消息属实,这一动向中国也应积极回应。做好准备应对最糟糕的局面,同时也对各种积极的互动持开放、欢迎态度,这应是中国一份长期的“平常心”。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吴建民 环球 棺材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2/3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