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庭建设: 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重视家庭建设”这个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研究。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老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新问题,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而总书记对“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给我们指出了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重视家庭建设: 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他在春节这个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提出了“重视家庭建设”这个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研究。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老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新问题,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为什么在当前提出家庭建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视家庭建设,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由其明确针对性的。我国有13亿多人口、4亿多个家庭,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家庭问题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即可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这种严重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离婚率居高不下,2004年离婚率为1.28‰,到2013年达到2.8‰,连续10年呈现增长趋势;婚外情屡见不鲜,公众人物和领导干部的性丑闻不绝于耳;外出打工、离家就学、养老迁徙使得家庭支离破碎,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二是家庭成员的亲情日益淡漠。数以亿计的人们迁徙流动,与家人聚少离多,沟通交流减少;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同辈亲人迅速减少,亲戚也将逐步减少,失去了亲情滋养的家庭和家族环境;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遗弃孩子的事情,更是披露了亲情的缺失。

三是家庭成员的利益纷争有增无减。子女与老人因争夺房产、遗产而产生的矛盾呈上升趋势;家族企业创业时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创业成功时开始争夺利益,分道扬镳,严重影响了家庭和家族关系。

四是家庭暴力犯罪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有数千万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问题。有的家庭拳脚相加,热暴力频繁;有的家庭成员形同陌路,冷暴力持续。无论是热暴力,还是冷暴力,都严重伤害了妻子、孩子和老人,有些家庭也随之解体。

五是家庭的道德底线时有突破。从反腐败斗争披露的情况看,有90%以上的腐败分子存在着“包情人、玩妓女”的行为。他们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大肆接受性贿赂,公开搞权色交易,甚至以此为荣,公然把家教、家风置于脑后,肆意践踏家庭伦理道德。

 

二、我们应该怎样重视家庭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给我们指出了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我理解,他的基本思路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要深刻认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说,我们的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每个人降临人世以后,都会得到家庭给予的启蒙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又说:要“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就是说,家庭的和谐稳定,要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奠定牢固基础,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情感支撑。

二是要努力发掘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庭建设中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家”的概念,形成了“家庭”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家训、家教、家风”,形成了一些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的典范。例如东汉光武初年的大臣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唐代贞观初年的大将军尉迟敬德“富贵不易妻”等,都是富贵不该初衷,既不抛妻,也不弃子,维护家庭幸福美满的典范;春秋时期郑国官员颍考叔“食舍肉”孝敬老母、汉文帝亲尝汤药、不解衣带陪伴照顾患病三年的母后、唐代宰相房玄龄思念继母达到不思饮食、骨瘦如柴的程度,都是孝敬老人、注重亲情的典范;孟母三迁教子成才、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都是启蒙身教、品德培育、注重家教的典范。我们要大力发掘这些传统家庭美德,用之于当代的家庭建设当中去。

三是家庭建设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建设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中,就有相当一些内容适用于家庭建设:例如家庭成员都要“爱国、诚信、友善”、家庭关系要讲究“平等”、家庭建设要纳入“法治”轨道、最终目标要实现家庭“和谐”。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条件和舆论环境,把家庭建设迅速开展起来,为“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的目标而凝神聚气、持续发力。

 

三、 我的三点建议

 

基于我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家庭建设”重要论述的消化理解,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觉得很有必要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其建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家庭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针对家庭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精心谋划和设计家庭建设的战略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针对上述列举的有关家庭的种种问题,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协同工作,真正把家庭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实解决家庭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是要把家庭建设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在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待条件成熟,可制定一部专门用于保障家庭秩序、保护家庭成员、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暂且将其命名为《家庭法》。

三是各级党政机关要把家庭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家庭建设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冷暖,不可小视;家庭情况各异,千差万别,不可整齐划一。各级党政机关要善于宏观谋划,长远打算;精心组织,持久工作;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稳步推进家庭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此文写于2015年3月,是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家庭建设论述所得而作)

【文林墨客,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家庭 现代化 建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2/3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