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学者眼中的黄奇帆
【编者按:本文摘自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朱云汉的着作《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朱云汉是台湾最具国际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对两岸问题颇有洞见,又兼具国际视野,是少有的受两岸尊敬的台湾学者。在《高思在云》一书中,朱云汉以大历史观解读全球大变局与中国道路,深入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本书荣获“2015中国好书”,《人民日报》曾整版刊登本书内容。】
黄奇帆与重庆经验
说中国负责经济发展的一位省长或直辖市市长,其责任与能力就好像一个超级跨国企业的CEO,这个比喻并不过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期在重庆市主持经济发展的黄奇帆市长。我举他做例子,是因为我曾多次去重庆实地考察,也曾与黄奇帆做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深入访谈。
黄奇帆不仅是开创“重庆经验”的首席功臣,也是1990年代开创“浦东经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2001年到重庆工作之前,曾担任上海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以及上海经贸委主任等职,全面参与上海资本市场的建设。他最让人称道的作为是,引进了灵活的“开发融资模式”,在短短十年间让浦东跃升为拥有最先进基础设施的世界级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以及物流中心。
他创设一系列以国有储备土地入资的建设投资集团,让这些集团利用公共设施(机场、港口、隧道、开发区等)的未来收益,以及基础建设所创造的土地增值利益,作为担保品或进行证券化,向银行与资本市场融资。这些投资集团不仅让浦东新区建设取得财源,也让国有资产享受快速增值,创造了“国富民丰”的双赢局面。
重庆市在1997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之后,灵活运用了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自行筹措城市建设财源,不靠中央财政补助。不过,重庆的先天条件远远无法与上海相比拟。重庆不但深处内陆交通不便,也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70%的居民原来是农民,辖区内到处是山谷与丘陵,还要背负安置来自三峡地区百万移民的重担。
黄奇帆来到重庆担任副市长之后,再度施展他的长才。他将政府拥有的固定资产、国债资金、财政资金以及储备土地资产等集中运用,陆续创立了8个大型国有投资集团,让它们取得很高的信用评级,然后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上市,以及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再融资等多种手段筹集资金,这些国有集团成为加速基础建设与带动新兴支柱产业的先驱。与此同时,重庆市在这些国有集团之间构筑了防火墙,政府不为集团提供担保,集团之间也不准相互担保,避免了“道德风险”。
到2013年底,重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的1700亿元,增加了近十倍。民营与外资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重庆市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同时,由于国有资产收益让市府财源充裕,重庆市可以大幅减免企业的所得税。其他邻近省份因为仍高度仰赖税收,无法利用这个中央给西部各省的特许政策。
重庆市政府不但带领重庆从内陆城市向国际贸易型城市转型,而且将重庆打造为宜居城市,吸引全国高学历人才流入。除了工作机会的诱因外,重庆市政府有能力让房价与所得增长维持平行的关系,举例来说,一套100平方米大小的市区内中低价位住宅价格,不超过中等收入家庭6.5年的总收入。黄奇帆控制房价的手段包括:调节国有土地的释出;政府兴建的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规模达到住房供应量的20%以上;通过对信贷指导,将房地产业投资额控制在全市固定资本投入总额的25%之内,并让国有房地产公司也参与市场竞争,不让民营房地产集团垄断定价权。
善用内陆优势,打造全球电脑重镇
重庆也利用充裕的地方财源,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为自愿放弃农民身份的城市新移民兴建大量的廉价住房,提供技术培训,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重庆同时达成了以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以城市带动农村、以提高居民所得带动内需产业等三大政策目标,其发展模式成为近年来中国最受瞩目的发展模式。
重庆市也是在黄奇帆任内,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基地。郭台铭旗下的富士康公司第一次跨入笔记本电脑生产领域,就选在重庆设立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线。为了巩固与惠普的供应关系,广达也不得不跟进,选择落脚重庆。
外界很少人知道,郭台铭的这一步棋是在2009年2月黄奇帆拜访鸿海总部时启动的。当黄奇帆抛出这个方案时,预定半小时的拜会立刻延长为三个半小时的工作会议。黄奇帆之所以能打动郭台铭,是因为他手上已经握有惠普这张王牌。
黄奇帆能够在2008年将惠普引入重庆,是因为他掌握了高阶笔记本电脑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结构与物流管理需求。他向惠普首席执行官推销重庆时,拿出电子表格展示重庆与中国沿海城市相比各项成本上的优势。他锁定笔记本电脑,是因为他知道笔记本电脑75%的零组件都是靠空运,重庆的内陆位置并不吃亏。这些高价位、小体积的零组件从日本、中国台湾或新加坡空运到重庆进行装配,运费要比去上海贵一点,但制成品往西空运到欧洲与美国东岸市场时,运费会下降。
黄奇帆希望惠普信服重庆不仅投资条件优厚、地理位置不吃亏,而且有足够的研发人才。他让惠普先在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内,设立200万台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作为试点,而且部分内销。一年以后,惠普承诺选择重庆作为下一个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规模高达3000万台,并开始引入供应厂商。
建设笔记本电脑出口基地,只是重庆布局高科技产业的第一步。黄奇帆也为重庆打造了国际物流大通道。2012年开启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被称为“渝新欧”新丝路,“渝”指重庆,“新”为新疆,“欧”是欧洲,为横跨欧亚两洲的铁道运输路径,全长11179公里。不适合空运的电子产品,从上海出发走海运到欧洲需37天;从重庆出发经新疆、中亚、俄罗斯到欧洲,只需16天时间。从黄奇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功城市领导人,必须两手都要硬:市场经济这一手,要能跟超级跨国企业的CEO旗鼓相当;社会主义这一手,要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计划职能与社会利益调和角色。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1/3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