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榜单”看懂国外的“政治逻辑”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学生时代的我们如果拿着奖状回家递到父母面前,他们一定会喜笑颜开。奖状代表着某一方面的成绩,体育也好、学习也罢;音乐也好,书画也罢;技能也好、品德也罢……均表示在某一领域超越了周围了同学,得到了奖状,就表示上榜了,是荣誉。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关于“榜单”的成语层出不群,比如金榜题名、榜上有名、独占鳌头、名列三甲……这是人生一大喜事,值得大宴三天,终生骄傲。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份国外榜单——2016年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在12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5名,作为前30名中唯一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能有这份成绩当然值得欣喜。只是细究之下,我们还能看出一些端倪。
这份榜单的报告发布方认为,中国的“制度”特别差,因此得分很低,只有55.2分,与前十名的平均分89.5分整整相差了34分。那么严重影响中国排名的“制度”到底是指什么。制度分为三个子项目,包括政治环境、监管环境、商业环境,每个子项目又各有分项。在政治环境这一分项目中的政治稳定性和安全得分极低,只有51.5分,在128个国家中排88位。该榜单研究者陈经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算是很安全的国家,政治稳定性不错,政策延续性很好,能够制定非常长远的计划并有效执行,因此这项排名“说不通”。
笔者认为,虽然这份榜单出来的时候,韩国“闺蜜门”还未爆发,美国的特朗普也还没成功竞选总统,但基本也已经处于火山爆发的酝酿期,英国也完成了脱欧,在整个世界局势充满变数的时候,中国政局稳定、经济企稳回升,扛得起也确实承担了应有的大国责任。明明一枝独秀,稳如泰山,却被描述为政治不稳定,这是什么逻辑。如果中国制度这么差,何以创新产出和知识与技术产出分别排在了第15位和第6位,不可想象。正如陈经所言,这是“可笑的矛盾”。难道在他们的逻辑中,只有政治动荡,纷争不断的国家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同样具有“可笑的矛盾”情况还在“创意产出”、“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存在,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笔者认为,对于上面这份榜单,他们的整体评价方式和计算模型很值得怀疑,这份榜单是否科学和严谨,是否全面和深入,都需要打上问号。在西方世界,榜单的“不纯粹”一直存在。不可否认,其中会因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限制导致调查不全面。但可怕的是西方世界主观方面的人为故意。
一方面,西方对中国还存在一种偏见和歧视。在他们眼中,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使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社会主义道路不靠谱,只有他们所谓的资本主义模式才是救世主,如此坐井观天,令人失望。用王毅部长的话说,“……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不知道什么地方来的傲慢”。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操弄榜单,来抹黑甚至打击别人,一味玩弄技巧,无视事实,比如经常令人笑掉大牙的诺贝尔和平奖。
去年,挪威的奥斯陆和平研究中心主席哈普威金(Kristian Berg Harpviken)向路透社确认,特朗普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法新社援引的推荐信中写着,特朗普拥有“强有力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有威胁性的武器,震慑了伊斯兰激进势力、‘伊斯兰国’、核伊朗和共产主义中国。”把中国和“伊斯兰国”并列,其用心之险恶,其用意之狠毒。
前几年的“斯诺登事件”就有CNN网友指出,“如果斯诺登是一个中国人,并为中国国家安全局工作,那现在奥巴马总统肯定已经邀请他前往白宫,共进晚餐。奥巴马总统还会提名他为下一届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美国政府只在恰当时机扞卫自由与人权。”
无怪乎网友调侃道:诺贝尔和平奖越来越像一个国际性的相声节了。
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唯我独尊始终是他们的叙事方式,在号称民主平等的“文明人”眼中却容不下中国这个快速成长的新人,而是以对抗的方式妄图遏制其壮大,既是徒劳,也会引火烧身。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1/3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