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市公司都不务实业,爱买理财,这是压倒中国实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1.中国实业警示录:能租就不要买
最近有一个企业家朋友和我说他账面上闲钱太多,想买地扩大经营面积,问我怎么样。我问他“你是喜欢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的感觉?”他说喜欢供不应求。我说“你生意做得好就是因为你供不应求,而要扩大经营就有可能搞成供过于求,何苦呢?”他还是很固执,想扩大经营规模,我就说地能租就不要买,未来实业会越来越不好做,要备粮(现金)过冬,不要光景好就把粮给吃光了。轻资产,重现金,情况一不对头才能跑得快。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中国企业家都热爱实业,能创造大量就业,帮助千千万万人提高生活质量,但眼下,这条路真的太难走了。几乎每一个做实业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上市,那么上了市的企业都在干嘛呢?事实上,他们远离了做实业的初衷,爱上了理财。
2.上市公司理财也疯狂
理财真的不只是中国大妈的菜,上市公司也好这一口。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6年共有786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合计9594个,理财资金合计达8139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25%、31%、48%。其中购买理财产品资金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6家,打头的中国神华投资在理财产品的资金为334亿元,是其研发投入的58倍。
部分主营业务惨淡的公司甚至以理财收益为盈利支柱。数据显示,2016年当年公司净利润50%以上是理财收益的公司有16家,其中7家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是源自理财收入。以西安旅游为例,2016年年报显示,其过去一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4170.97万元,主业亏损严重,但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2.6亿元的理财产品,获得4113.74万元的投资收益。
A股上市公司共3204家,有四分之一靠买理财来持家过日子,2016年上市公司通过A股融资4.6万亿,然后他们拿出8139亿元买理财,理财资金对A股融资总额占比为17.7%,差不多是五分之一。国家发展A股本想给实业提供融资支持,结果他们拿到钱却大把的去买理财。
除了买理财之外,上市公司还炒房。跟据wind统计数据,2016二季末,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有投资性房地产,合计达到5951亿元。其中,投资性房地产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就有12家。如下图:
如表所示,中国平安同期投资性房地产高达334.29亿元,俨然是保险公司中的地产“一哥”。险资对房地产青睐有加。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二季末投资性房地产也分别高达62.53亿元、31.74亿元和12.14亿元。除了保险,财大气粗的银行也布局了大量房产。除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二季末投资性房地产则分别高达60.21亿元和16.86亿元。
以险企、银行为代表的“高富帅”企业在加大地产的投资,而那些“矮矬穷”的中小上市公司便开始纷纷选择高溢价卖楼保业绩。
除了ST宁通B外,云赛智联、海航创新、绿庭投资、外高桥、长城电脑5家上市公司也于近段时间内发布出售旗下房产公告,拟出售和已出售的房产均位于北京等前期房价大幅上涨的一线城市。
其中,云赛智联通过售房获得约1.86亿元收益,而云赛智联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7073.73万元,尚不及卖房收益的一半。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数据图:
上面这个数据图来自国家统计局,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总额同比增速在股市大盘高速增长的前半年一直高速增长,同年6月份超级哀股成灾之后,该利润累计总额同比增速一直坍塌了整整半年。数据分析显示,同年4月份利润累计总额同比增速增长企业中,95%以上炒股、炒房、期货、基金。
这让我想起了祁同伟,刚开始的时候只想做个好警察,结果成了人民英雄,再往后就成了一个为了权力和金钱无恶不作的投机者;同样的,很多企业家一开始只想做好实业,最好能上市,一旦上了市之后,就抛弃了实业,全情投入“资金倒卖,钱生钱”的套利游戏。
3.中国实业的吸血虫:利率黑市
为什么这样?因为中国存在利率黑市。
要了解中国的利率黑市,有必要先了解前苏联的黑市经济。根据伯克利杜克调研数据研究成果,苏联黑市经济对GDP的占比有12%-30%之巨,苏联家庭收入中平均有超过30%来源于黑市经济。黑市经济成为寻租套利的重要渠道,是腐败和犯罪猖獗的宏观经济基础,在灭亡苏联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而中国也有一个可怕的黑市,那就是利率黑市。苏联的黑市倒卖的主要是商品,而中国的利率黑市倒卖的主要是资金。
利率黑市出现的原因是中国利率非市场化,由央行统一调控,存款和贷款息差过大;再加上资金资源被国有大行垄断。银行的信贷资源绝大部分被国企央企和特权民企垄断,广大私企借贷无门。银行信贷资金利息往往不超过10%,而根据微金所的数据,中国民间借贷市场平均利率水平则在30%左右。要知道中国实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于是许多国企央企以及特权民企弄到廉价的资金之后,不是从事实业生产,而是从事资金倒卖。利率黑市就是资金倒卖的市场渠道,中国的影子银行在很大一部分上就是利率黑市
(银行贷款利率远高于实业利润率)
利率黑市的规模可以通过影子银行的数据来窥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在其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高达30%,而这个占比在2012年时为23%,其增速举世罕见。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报,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有25万亿元人民币之巨,属世界最大之一。
腐败和寻租为利率黑市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这些资金在套利完成之后就有了逃离中国的必要。根据国际反洗黑钱智库全球金融诚信组织的研究报告,(如下图所示)在2000至2011年间共有约3.75万亿美元的非法现金流流出中国,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贪腐收入。中国现在外流的非法现金流对GDP的占比已经超过了10%,每年在中国,香港,英属维京群岛之间通过转手套利和贸易作假渠道流动的非法现金流高达1万亿美元之巨。腐败和寻租收入逃离中国后变成海外热钱又再进入利率黑市套利(外资者,实非外资也),如此循环往复。
(在2000至2011年间共有约3.75万亿美元的非法现金流流出中国)
(非法现金流主要通过虚假贸易进出中国)
(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居然是香港和英属维京群岛这两个弹丸之地,中国的外资绝大部分是出境漂白的内资)
中国的利率黑市既是国内腐败和寻租的价值套现机制,又是国际虚假贸易和热钱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写作《中国罕见股灾背后的阳谋》一文的过程中还发现,利率黑市不仅为冲击中国金融稳定提供了资金资源,还提供了可以钻中国落后的金融监管的空子进行制度套利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参与利率黑市的金融机构可以雇佣海外热人(Hot financial talents)以及使用高端高频交易和宽客资源。这个研判稍后在被媒体曝光的某中资证券公司与美国量化对冲基金司度的勾结中得到了印证。听到美国对冲基金巨头司度在中国居然注册为贸易公司,我一点也不稀奇,因为热钱的流动绝大部分就是通过虚假贸易进行的。某中资证券公司与司度的勾结堪称利率黑市中完美的组合。
利率是一切资产价格之母,由于利率黑市的大规模存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严重扭曲,融资活动由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主导。生产要素的价格通胀成为了融资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和目的,而忽视了生产要素的本质是用来生产的,结果导致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的相关成本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利润的增加速度。生产要素(资金和土地)的生产功能退居次要地位,而其寻租功能成为主导。
沿着利率黑市这条线,我把中国的宏观经济部门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人民币资产(房地产,资金)的寻租收入获得者:这一块由政府部门(即公共部门)和特权经济机构这两块组成;另一块是私营生产部门(实业)。寻租收入获得者是坐轿子的;私营生产部门(实业)是抬轿子的,是寻租成本的主要承受者。利率黑市是人民币资产的寻租收入获得者从事套利和洗钱的市场渠道。
由于利率黑市的资金有逃离中国变身海外热钱的需要,央行抛售外储资产硬撑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利率黑市跨国业务链的一种补贴。人民币汇率战略贬值这么难以推进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利率黑市背后的既得利益太过强大,金融改革,利率改革,汇率改革这么难也在于此。没有这些改革的成功,人民币资产价格形成机制严重扭曲。
明白了吗,实业是给利率黑市抬轿子的,利率黑市的利润率越高,实业的负担就越重,利率黑市是中国经济食物链的顶端。而在上期专栏《海外股市热闹,为何A股静悄悄?》中,笔者通过分析已经指出“通道业务,委外业务,理财产品,万能险,违规票据贴现,钱多得花不完的妖精和害人精,这些东西构成了几十万亿之巨的利率黑市。”所以当实业混成了上市公司,圈钱容易了,自然也就像爬进中国经济食物链的顶端--利率黑市:炒股、炒房、期货、基金,买理财,全情投入“资金倒卖,钱生钱”的套利游戏。想一想吧,拼死拼活增加营业面积,多雇人手,劳心劳力搞实业,一年下来利润率百分之五,而你向利率黑市借钱综合成本却在30%左右,你是愿意干实业还是干利率黑市?利率黑市就是寄生在中国实业体内的吸血虫,这条吸血虫吸得太狠,已经比寄主还要大了。
实业之路难,难于上青天,一般的企业家是生存不下来的,讲得幽默一点,得有三头六臂的企业家才能生存下来。
4.压倒中国实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受利率黑市的盘剥之外,中国实业还要承受国际最高水平的宏观税负。国际上评价企业税负水平通常采用所谓的“总税率”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世界银行研究并发布。所谓“总税率”指的是,企业必须缴纳的税额占商业利润的比例,这包括企业税收和各种强制性缴费,强制性缴费也可以称为“劳务税”。具体说,所谓“劳务税”就是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等劳务管理方面的支出。
根据世行与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中国企业的总税率达到了68%,位列世界第12位。在中国企业68%的总税率中,48.8%是劳务税,而2016年世界劳务税的平均水平仅为16.3%,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研究结论:低收入国家的最佳宏观税负水平为13%左右;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为20%左右;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为23%左右;高收入国家的为30%左右。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已经接近或超过40%的水平,但是这年头一般企业的利润率也就百分之五六。这样的税负,一般企业如果只是埋头搞实业是很难生存的:要么搞利率黑市,要么别在中国搞实业。
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将令中国实业雪上加霜。根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测算,特朗普4月26日提出要把美国合伙人制企业(pass-throughbusinesses,美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合伙人制企业)的最高税率由39.6%降至15%。,这个减税方案在未来10年时间里将给美国合伙人制企业减少2.4万亿美元的税负,再加上特朗普竞选时承诺的各种个人所得税减免,在未来10年时间里将给美国企业家减少9.5万亿美元的税负,总共是给企业及企业家减少税负11.9万亿美元。哪怕是不减税,目前一个实体企业的税负在美国也比中国轻35%左右。
在中国搞实业得到的利润大头上缴国家,残渣冷炙留给自己;在美国搞实业得到的利润大头留给企业和企业家,残渣冷炙留给国家。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真正想干实业的企业家,你是在中国死撑,还是去美国获取特朗普巨大的减税红包。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不亚于压倒中国实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的,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会令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很难全面实施,但哪怕是部分实施对中国实业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
5.坚守实业的关键现在不是规模,而是刷存在感,留下星星之火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在眼下,实业在中国真的很难有出路,猖獗的利率黑市,全球顶级的宏观税负敲骨吸髓的负荷,再加上宏观经济萎靡不振,这个时候不但不应该扩大经营规模,还应该剥离所有非核心业务,非核心资产,如果真的想坚守实业,那就靠核心资产刷存在感就可以了,对于固定资产,能租的就不要买,对于巨大的人力负担,能外包外派的就不要搞大直接雇佣编制,不要嫌现金太多,要多攒余粮好过冬。但凡有点于心不忍的,真的不要劝搞实业的朋友在这个节骨眼大展宏图,宏图越大,光景不好的时候才更加无处可逃,那可真是化宏图为囚笼。更别愿劝人创业,根据数据服务商IT桔子的数据,截止2015年年底,2013年后成立的公司死亡数量(已关闭状态)为406家,其中2013年成立的公司死亡量占比为90.6%。九死一生的事,你得跟人有多大仇恨,才劝人去干。闲钱多了不烧手,摊子小了,情况一不对头才能掉头就跑。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中国企业家都热爱实业,能创造大量就业,帮助千千万万人提高生活质量,但眼下,连做实业做上了市的企业都热衷于买理财了,你愿意身边的人去走那样一条实业之路吗?哪怕宏观税负由于种种问题很难减下来(政府债务负担很重,减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至少要把利率黑市的这帮妖魔鬼怪给打得七七八八,实业才有希望。扎根中国心系实业的企业家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容易,最伟大的人,他们这样的火种要留下来,只有那样,经济的严冬过后,中国实业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
(作者为中华元智库主笔)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华元智库”】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5/3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