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撤离洞朗因我国妥协?
印军撤离洞朗因我国妥协?扯淡!
今天,估计全中国关心时事者没有人不知道印度已宣布从洞朗撤军,但是,知道印度究竟为什么撤军的,肯定不必是100%,甚至,很多人有误解,自然而然地去猜测是不是我国做了什么让步,印度才在73天后“答应撤军”。事实呢?压根不是这样!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时间线,看看这里面的门道。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2点,印度方面报道出印军撤离洞朗的消息,下午3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举行,下午4点我军边防部队结束对峙撤回营区。
这时候,就看出印度虽然实力不够,但舆论宣传上诡诈的一面了,如上图所示,用词是中印同意从洞朗撤军,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和印度双方是同时撤军——这就契合了很多人猜测,只有我国做了让步,谈妥了什么协议,才会双方同时撤军。
遗憾地是,国内有些媒体自以为清楚背景情况,马上就把印度媒体的报道原文照搬翻译了过来,这就更造成了国内受众的误解提前传播,甚至在新闻发布会前,谣言已成。真实的情况是,印度先撤军,我军现场确认后,边防部队才撤回营区,在国防部发言人后来的答记者中,清楚地指明了这点。
当我们搞清楚了这里面的时间先后,就会意识到知道,在洞朗问题上,印度和我们不在一个平等的对话语境里。印度是入侵,违反国际法,而我们是正义方,表现得足够克制,就算真的大军压境、全力反击,也未尝不可。目前,印度国内动乱频仍,莫迪政府已臻失控,日本的所谓声援假模假式,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更不会给莫迪什么有效的承诺,而我军76集团军和其他集团军部分部队分别以拉动拉练等名义,前驱靠进,事态早非印度此前部分人士所判断的中国不敢打,人民日报就差发布历史惯例的那最后一篇宣战社论……种种情报归结在一起,莫迪政府不会判断不出走为上策。
其次,我们的修路是印度即便入侵也不能够完成阻止的。
这则新闻由中国交通网8月15日报道,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段提到了30个边防公路项目。文中提到的地名,大部分百度地图显示不了,也有的因为西藏同名地名太多而具体地点不能确定,但大体纵横了西藏日喀则、山南、那曲地区,尤其是日喀则和山南地区,这些地方临近中印边境,过去交通落后,边防驻军补给和转场困难,如今我国理直气壮地修公路,不止1条,是一年就开建30条哦!
换言之,即便如印度所言,洞朗附近的公路暂时停了下来,那不过是抵达边境的“最后一公里”,后面从西藏大城市、兵站、机场修过来的公路,还在延伸,等到这些大小交通血脉全部打通,边境上的毛细血管通还不通,还有很大影响吗?
正是看到这点,印度只能干着急,入侵洞朗境内180米已经是印军的极限,再往前推,印军怕被包饺子,怕中国真的怒了。在这个位置上,充其量能看到中国还在不断修境内的公路,印军还能干什么?当战争讹诈不起作用了(就像美国和日本对我国在南海填岛一样,所谓外交恐吓、武力恐吓都不起作用了),除了灰溜溜退出去,印军别无他法(不是我们没做好战争准备,是印度真做好了与中国大打一架,完成自身不损、翻身压倒中国的准备了吗?显然,莫迪政府更没胆量冒这个风险)。
再次,印度敏感的真是中国在西藏边防修路吗?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虽然潦草简单,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效仿萨德,监视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所以,你懂的,印度真的是为阻止我国修建边防公路而甘冒大不韪吗?非也!印度担心,这样一来印度的军事部署在中国面前几乎全透明,而印度背后指指点点的美国更担心,中国在洞朗前出部署,一下子具备了监视、保障、突防等多种功能,将来想掐死中国的石油和物资运输路径,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印度不是担心中国修边防公路,也不是为阻挠中国修边防公路,莫迪的远虑是美国人帮他想到的,他也自然很快明白过来,在获悉这种可能性后,不惜派军队越境来一看究竟,才是印军此番大胆的根本原因。
最后,假如中印真达成某些协议,你以为中国会吃亏吗?
本周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就将在我国厦门召开。有种妄测说,中国为了不丢面子,让莫迪来参加会议,所以肯定和印度谈妥了什么协议。
这是个等于废话的妄测,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本就是谈经济合作更重于政治磋商,是求实更甚于要面子的场合。领土上中国没有什么可妥协的,习主席早就撂过话,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不容侵犯,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经济上更谈不上妥协,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合则两利,斗则两损,中印都不是傻子,两个人口大国目前的市场规模和消费力是不对等的,中国今天出让的一小部分利益,将来可以从印度市场规模扩大和消费力释放中得到迅速补偿。这点,在中日、中韩乃至中美的贸易战中可见一斑,当年中国压低产品价格才能争得一席之地,今天不少产品产业链已牢牢抓在中国手里,境外消费者已经熟悉并离不开中国产品,中国更从标准制定到定价能力上全方位抢夺话语权。也可以这么比喻吧,领土问题,让一次就可能永远要不回来,但经济上,亏了一笔钱下次还能加倍赚回来。
一则新闻会裹挟着各方视角的表达,我们只需牢记,外媒看似客观并不一定客观,中国看似主观并不一定主观。随着我们更多熟悉和了解国际舆论斗争的变化态势、表达特点,相信我们的舆宣报道也会更加透明和有力。当然,有所报,有所不报,这是全世界的规矩,否则就没有情报这一说了,也没有各国千方百计搜集他国信息为己所用之事了。国人爱国,不希望国家吃亏,这种热血热情当鼓,但新闻背后更多的东西还需要每个人加强学习、冷静分析,谨记以官方、权威声音为依据,不添乱,不做猪队友。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戎心岁月诗与歌”】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8/3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