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印度主动撤兵结束对峙,无疑是中方经过长时间的耐心与克制,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而取得的成果。我们之前反复强调,从大趋势来讲,中国目前和印度发生战争是最为不利的,是最应该极力避免的。中国在维护领土完整的原则性问题上不做让步的前提下,迫使印度撤兵退出中国领土,结束对峙,这是最佳的结果,从长期利益角度可以说是中方的胜利。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8月28日中印结束了2个多月的边境对峙,印度士兵突然撤离了,中印对峙事件在双方增兵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冲突升级必然发生,可是却以这样的方式突然结束了。是什么原因令之前一直强硬的印度突然撤兵结束对峙呢?

印军撤兵结束对峙官方表述如下:

中国外交部的消息称,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与此同时,印度外交部也宣布,中印双方已同意结束从6月开始的洞朗对峙,在这一基础上,洞朗对峙地区军事人员正在迅速撤离。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经确认,印度军队已经撤出洞郎对峙地区,印方越界人员和设备已经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可以看出,中印双方的表述是有区别的,印度表述的意思是中印双方军事人员都在撤离对峙地区,中印双方同意结束对峙。中方则明确表示是印度越界士兵和设备撤离对峙地区,退出我国洞郎地区,中方军队并没有撤离,继续在洞郎地区巡逻驻守。

股事认为,中印对峙的结束必然是双方博弈的结果,也必然是最终达成默契的结果。

中印对峙起因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洞郎地区修建公路,印方以威胁其西里古里走廊为由越界干涉,发生了对峙事件。对峙事件结束,对于中方是否继续修建公路一事,中国外交部是这样表述的:为了守边需要和改善当地军民生产生活条件,中方长期以来在洞朗地区进行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综合考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建设规划

可以看出,这个表述提到了三个词:长期、天气、建设规划。也就是说,中方从长期来讲还会继续在洞郎修建道路的,但是,考虑天气等原因,目前暂停施工,做好建设规划工作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印度主动撤兵结束对峙,无疑是中方经过长时间的耐心与克制,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而取得的成果。我们之前反复强调,从大趋势来讲,中国目前和印度发生战争是最为不利的,是最应该极力避免的中国在维护领土完整的原则性问题上不做让步的前提下,迫使印度撤兵退出中国领土,结束对峙,这是最佳的结果,从长期利益角度可以说是中方的胜利

所以,印度主动撤兵,而中方暂停修建公路,这样印度也就可以有了撤兵的台阶:迫使中方停止了修建公路。这样的理由撤兵,也算理直气壮,也算保留住了面子

剑拔弩张的中印对峙,一度都认为接下来将逐步升级,将爆发中印全面战争,为什么突然一夜间冰雪消融、化为乌有了呢?态度一直强硬的印度为什么突然就不顾打脸主动撤兵了呢?

在整个对制过程中,从一开始股事就判断中印目前不会因为对峙而发生战争。在双方不断增兵、陈列重兵于边境的紧张时段,股事仍然认为中印不可能发生全面战争。那么,是什么原因突然导致印度突然从不惜一战的姿态转而主动撤兵呢?股事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内动乱;

从今年6月开始,谋求独立建邦的廓尔喀人在大吉岭爆发了骚乱,至今仍未平息。8月22日,印度近百万银行职员参与了全国性大罢工,印度的公共银行23日陷入大面积停摆,大多数国立银行关门歇业。

8月25日,起因于“真神宫”教派的精神领袖古米特·拉姆·拉希姆·辛格被判强奸罪,印度多地同时爆发近300起暴力事件,抗议者走上街头破坏财产,在火车站纵火,砸毁汽车,甚至点燃媒体车辆并与警察发生冲突,共造成3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至少1000多人被拘留。骚乱波及印度首都新德里,《今日印度》25日报道称,暴乱已经开始向北方邦和德里蔓延,有店铺被打砸、烧毁。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印度的这一系列乱局有个深层根源因素,这就是莫迪总理去年以来推行的“废钞令”等极端改革。在2016年11月9日的一次并未事先通知的电视讲话中,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了一项令印度举国惊愕的政策:面额500和1000卢比纸币(约相当于50和100人民币)从即刻起停止流通,现有纸币必须在50天之内存入银行或兑换新币,否则沦为废纸。这种毫无铺垫、强行推动的政策给印度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混乱,众多民众的生活都受到了“废钞令”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工商业者更是因此失去了大量的流动资金,生意无法正常运转。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使得莫迪政府不得人心,搞得社会人心惶惶。

正是由于莫迪这种突然袭击的极端做法,才使得印度国内对其怨言四起,这种积累的怨气便在遇到宗教事件时一起爆发出来。

经济的混乱与内部爆发的大规模动乱,内部不稳,何以攘外,更何况是向GDP是印度5倍的强大的中国挑衅?内乱是印度政府撤军的一个因素。

2、中国的态度强硬和极大地克制;

从外交层面上来看,中国和印度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沟通,寻找和平解决的方式。在这方面,中国保持了极大的耐心和克制,但同时也从各个角度表明中国的坚定立场。比如暂缓印度香客入境、暂停向印度提供水文资料、副总理带队出访印度周边国家等等。尤其是8月初,中国外交部等六大机构密集发声,向国际社会发布关于印度侵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立场的声明,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义无反顾的向西藏大举增兵,不是先进武器装备。

中国态度的强硬,坚持印度首先撤兵、撤出中国境内的原则丝毫不动摇,印度逐步认识到当今之中国已非昔日,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到,不是那么轻易就让步的了,尤其是在外敌入侵的原则问题上,更无商量的可能。印度既然没有和中国全面开战的打算,又吓唬不住对手,找个台阶退兵是必然的选择。

3、金砖五国会议;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9月3日至5日,在金砖合作开启第二个“黄金十年”的历史关口,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召开。虽然是一个多边外交场合,但如果此前无法解决中印双边之间的冲突,势必也会影响峰会成果,这大概是两国领导人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毕竟,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还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制造纠纷。尤其是对于印度,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儿,目前高速增长的印度经济最需要的也是和平稳定的环境,金砖五国峰会正是这些国家经济领域的重中之重,如果因为中印对峙而印度莫迪错失金砖五国峰会,那么,印度将孤立于其他金砖国家之外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这次金砖五国峰会可能有一项重要的讨论内容,就是中国准备发起建立金砖国家自贸区,这对于五个相关国家来说是重大的事情,在美国转向逆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在寻找经济和贸易合作机会。

金砖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联合,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增长潜力。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18%,贸易总额比重15%,人口占比超40%。一旦金砖国家自贸区成立,那么就能够大大开拓金砖国家的市场,有效的对冲美国的贸易战。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将会通过金砖国家银行平台向印度提供贷款,通过包括印度本身在内的金砖国家银行对印度进行基建投资,如果印度错失了加入金砖国家自贸区,那么印度将会陷入重大的麻烦,那就是金砖国家银行将会减少对印度的资金支持,而这些正是印度最为急迫需要的。

中国之所以忍住不对印度动武,很大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这个金砖国家自贸区。因为一旦动武,这个金砖国家自贸区就会被瓦解,就不可能成立。而美国正相反,为了阻挠和瓦解金砖国家自贸区,许以印度好处,让印度和中国闹事儿,挑起中印对峙事件,希望挑起中印冲突,从而瓦解金砖国家自贸区。

所以,在金砖五国最高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和平解决已经剑拔弩张的中印对峙事件,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选择,峰会召开前几天印度撤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印度国家安全决策领域,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的决策者。7月底,此人就曾经出现在北京,参加金砖国家的相关会议,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双方外交磋商的日程和细节自然不会对媒体公布,但很有可能,正是这些外交行动才是达成最后和平方案的关键因素。

4、俄罗斯因素;

俄罗斯也是金砖五国之一,俄罗斯对印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印度这次贴美国的屁股,充当美国的遏制中国大棋局的打手,倒向美国怀抱,俄罗斯自然很不爽,俄罗斯自然不会支持印度,更不会得罪中国。

因为,俄罗斯目前最大的对手是美日,而在这一点上中俄完全一致。

8月21日,据《印度时报》报道,在近期召开的金砖会议储备会上,印度官员表示,印度不奢求俄罗斯能公开地表达其在洞朗问题上的立场,但也希望俄罗斯能够通过外交渠道来“说服”中国,促使中国改变在洞朗地区的态度。

而俄罗斯以实际行动对印度做出了回答。7月5号中印对峙的第20天,日美印在孟加拉湾针对中国举行航母联合演习的时候,16艘俄罗斯海军军舰进入日本海。俄罗斯的如此举动无疑是对中国的最大支持。强大的舰队进入日本海是在警告日本,同时也向印度表明,美日是俄罗斯的敌人,印度和美日搞到一起,俄罗斯的态度是坚决反对。接下来的9月3号在日本海举行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就更加直接向印度表明了俄罗斯的立场,:中俄巩固全球利益,俄印关系并不处于俄罗斯外交的优先地位,印度别想指望俄罗斯在中印对峙上支持印度

失去了俄罗斯的支持,准确说是受到了俄罗斯的反对,印度在中印对峙事件上的底气就不足了、底虚了。印度逐渐明白,在中印的选择上,俄罗斯是显然是站在中国一边。这也是印度不可能和中国全面开战的理由之一。我们都知道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苏联和美国都是争相拉拢印度,援助更是不计其数。但今天已经不是70多年前了,美国已经不能给印度多少实际好处了,不但没给多少好处,美国特朗普却又向印度伸手要反恐费,特朗普正在拿国家战略利益换取眼前的蝇头小利,特朗普正在把美国引向深渊,从这点上看,中国应该感谢特朗普。而俄罗斯如今又站在了对手中国的一边,印度除了撤兵别无它途。

5、中国增兵;

自中印对峙以来,中国就不断向西藏增兵,大量的重型装备和先进武器被布置于中印边境,中外媒体对此都多有报道。中国过去为了赢得和平发展环境,避免刺激印度,多年来在西藏驻军较少,而且尽量避免大量修筑于中印边境有关的的军事和其他基础设施,对于中印边境的公路、机场等建设都尽量低调、延后。

这次中印对峙正好给了中国大局增兵西藏的机会,正好可以大力修建针对中印边境军事行动有关的基础设施,正好可以把很多针对印度的先进装备布置进西藏。而这些都是印度最为顾忌和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也可借机进入印度自认为的“印度后花园”印度洋地区,这里正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海运通道。《印度时报》7月4日报道,在过去两周,印度的海军卫星、长程海上巡逻机和战舰监视到至少13支中国海军队,在印度洋海域徘徊。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而这也许正是迫使印度撤兵的一个措施。在《股事:震惊!中印对峙的幕后是要出兵占领西藏?》一文中股事对政府建议:如果中国借着目前中印对峙,正好找到理由大规模增兵西藏,并且大量修建军事设施、机场、道路等,一可防御印度的进攻,二可为今后收复藏南提前做出准备,而这,正是印度最为忌讳的。这也是针对中印对峙事件股事给政府的一个建议如果看到中国借机在中印边境大搞军事基础设施,大量增兵,大量布设导弹,印度也许将很快撤兵、要求中国停止军事准备这也许是迫使印度撤兵的最有效手段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如今印度果然撤并了,但中国以后可以理直气壮的大兴土木,修建针对中印边境的基础设施,为今后用兵中印边境、收复藏南、防范印度做好准备。

据法新社报道,自从6月18号中印对峙以来,中国军队就一直没有闲着,在中印对峙中方一侧开始兴建营房、地堡和雷达站,到7月底中国军方甚至已经在该地区修建了完整的炮兵阵地。随着西部战区的火炮和导弹部队声势浩大地运往洞朗前线,美国人终于发现愚蠢的印度人上了中国的“恶当”。众所周知,高原地区作战对公路等基础设施严重依赖,而高原地区修路极其困难,中国仅仅修建从洞朗北部到中部的恰而塘哨所哨所的公路就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借助中印对峙机会,中国不仅加强了洞朗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步构建了大规模的军事设施,还乘机完成向了向西藏东部洞朗和西部中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调兵遣将。8月15号西藏交通厅发布消息,今年将新开工建设30条边防公路项目。此消息显示,中国将在整个西藏地区展开全面的边防公路建设,为日后应对中印边境冲突和美国增兵阿富汗和中东危机提前做好了准备。

印度因何突然撤军?

有舆论认为,中印对峙印方撤军,印军进入中国领土,而后又完好无损的撤离,这是对中国几年后的影响是不利的。我们要问,难道非要把印军越界人员扣押或消灭才是最佳的方案?非要挑起中印战争才是最佳方案?难道非要置中国战略利益于不顾、置中国主要对手于不顾去发动升级发动一场最不应该当下打的战争、发动一场有可能影响中国国运的战争就是最佳方案?

印度固然不会消停。印度总参谋长拉瓦特在记者会上说,“今后的零星冲突很难避免,这是两国对实际控制线划界的认识不同,越界就会发生,有时会导致部署在实际控制线的边防军的误解”。也就是说,以后还有可能发生类似事件。印度向来是善于趁火打劫,也会利用中印边界的“误解”来向美国博取利益。如果将来中国其他地区燃起战火,或中国陷入经济金融危机,印度必然还会来趁火打劫的,那时印度才有可能对华发动实质性的战争。但那时,我们也许早已完成在中印边境用兵的准备,而印度则失去了张狂的实力。

6月15号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正式增兵阿富汗;紧接着6月16号中国开始在洞朗地区修路,向西藏西部地区的调兵遣将;6月18日印度士兵进入中国洞郎地区开始了中印对峙事件。8月28日印度撤兵;8月29号印度外交部宣布,印度总理莫迪将于9月3-5号前往中国厦门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从这个时间轴来看,认识独立的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因果的,都是逻辑和趋势的一环。

中国成功避免了一场最不该发生的冲突或战争,得以全力应对东边、东南的只要对手。中国借着中印对峙实现了以前不好做、不便做的事情,今后将无所顾忌大战旗鼓的加强西藏边防,毫无顾忌的大举增兵西藏。毫无疑问,从大国战略角度来考量,中国在中印对峙事件中取得了最佳的解决结果,是胜利的一方。

(2017.09.03)

【股事,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股事”】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印度 中印边境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9/3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