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历史证明,自从中国有了“两弹一星”,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敢在中国人民面前肆无忌惮了!正如江泽民在那次大会上指出的,“两弹一星”为“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历史还证明,有了“两弹一星”精神,任何外国在科学技术上对中国的封锁,都挡不住中国走向成功。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十九年前,在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前夕的九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功臣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总书记在亲自为每位获奖人员颁发功勋奖章,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后,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今天听来,仍然很有意义。特别是这几段:

【“我们要永远记住那火热的战斗岁月,永远记住那光荣的历史足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非凡的人间奇迹。”
“‘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当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时候,不要忘了当年中国人民“创造的非凡的人间奇迹。”没有这个“人间奇迹”,正如《环球时报》社评《幸亏中国当年勒裤带造出两弹一星》所言:“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有可能改写”。在此,建议那些热衷诉新中国前三十年苦难的国人,请再回顾一下“那火热的战斗岁月”和“光荣的历史足印”,让头脑清醒清醒。

当下,美方挑起的贸易战层层加码。貌似强大的中兴公司遭受了美国的芯片的“一剑封喉”,饱受屈辱。在此,我们再来看看江泽民讲话中的这一段:

【“(两弹一星的)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尖端技术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即使有的一时可以从国外引进,但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消化和新的创造,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唯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今天听来,我们会有些什么样的感想?那些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富起来就什么都能买到的人,至少可以受点启蒙教育了。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军事上也是如此。”

习近平在2015年2月16日视察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机所是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简称)时说:

【“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习近平视察的西安光机所,就是他组织援建的几个光机所之一。回顾中国光学的发展历程,确实有足以令国人自豪的成绩。在王大珩担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期间,率先研制出八种代表性的精密仪器及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俗称“八大件、一个汤”,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他在回忆“八大件、一个汤”的研制过程时写道:“‘大跃进’高潮中,所里的干劲冲天,团结精神非常好,一有问题八方支援。”“(1958年)10月27日,毛泽东参观了展览会,这‘八大件、一个汤’立刻在全国科技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配合“两弹一星”,他迅速转入国防光学科技研究。在回忆录中,他针对后来某些人“那年头连饭都吃不饱还搞什么‘两弹一星’”的说法,谈到了为什么他为什么要放弃民用研究而转为军用研究的理由:“第一,没有国防就无从去谈发展!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我们上哪去谈发展?!日本人侵略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可能去谈发展?!第二个理由更简单,民品是可以买得到的,只要拿钱出来人家就肯卖给你。但军品可是化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呀,人家不会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先进东西把你给武装起来!”

在长春光机所成立四十周年的时候,曾于1956年在长春光机所学习一年多的我国着名光学专家母国光教授,在纪念大会上讲话,特地谈到了他应邀在美国的一个光学大会上作关于中国光学情况报告时的情形,王大珩在回忆录里作了摘录: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两弹一星’,这‘两弹一星’所需的光学仪器是谁卖给我们了呢?是美国人吗?你们回答:不是,美国不肯卖给中国!是德国吗?德国不见得有。日本吗?没有。苏联不卖!这样大型的、精密的跟踪仪器是由我们自己设计并把它造出来的!这仅是我们光学取得成就的一部分。大家为这个热烈鼓掌。”“(一位美国华人教授说)母教授,今天晚上我要请客!我在美国25年从来没有得到今天这么高的荣誉,这种荣誉是长春光机所争得的。”】

谈到美国,就不能不想起当年的派往美国学习核科技的那些中国科学家。1945年,美国按照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研制出3颗原子弹并空袭了日本广岛、长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很快派出了以化学家曾昭抡为首的11位科学家前往美国考察和学习核科技。但是由于美国方面的封锁,考察学习计划夭折。在这批科学家中,华罗庚、曾昭抡、朱光亚、孙本旺、唐敖庆和黄昆等6人先后回到新中国,杨振宁、李政道、徐修贤和王瑞駪等4人选择留美发展,只有吴大猷一人去了台湾。这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人心背向。也说明为什么新中国能够在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研制出“两弹一星”。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只有两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一位是于敏,一位是钱冀。他们两位可以说是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新的个典型代表。钱冀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于敏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由于保密的原因,于敏的着述多未公开发表。直到1999年9月18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2015年1月9日,89岁的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留学英国归来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曾有一位日本专家来中国访问,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是国产的!”这位日本专家赞叹道:“你不愧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1999年,《纽约时报》以3个版面刊出特稿:中国是凭本事还是间谍来突破核武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敏指着报道,“这句话说对了,重要的是‘自力更生’,我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一开始定的方针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江泽民在那次大会上还指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事实确实如此。“两弹一星”,惠泽中华。每当中国人民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这个“质”的飞跃总会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力量。

2018年3月,美国向中国发起贸易战。在美方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常常会想起当年的“两弹一星”。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的《环球时报》的一些社评,就反映了中国人民这样的心声。

为什么美国要挑起这场贸易战?“或许我们要感谢中国早年的战略威慑力量建设,把那些想捣毁中国崛起的美国精英逼上了经贸角力场。”(8月2日的社评《谈判好啊,但美国的诚意依然缺席》)

我们为什么不怕这场贸易战?“不断加码的相互贸易战与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对撞是两回事,拥有包括战略核力量在内综合威慑力的中国有能力不让中美贸易冲突轻易演变成两大国的全面对抗。”(8月6日的社评《贸易战只会将中国人磨砺得更加坚强》)

我们为什么不怕美国的技术封锁?“事实证明,美国防范中国的领域,恰恰成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舞台。从‘两弹一星’到超级计算机,中国都造出来了。”(9月20日社评《美阻挠中美科技交流莫要歇斯底里》)

我们为什么不怕美国军方的挑衅?“从宏观上说,美方增加对华军事挑衅,会刺激中方投入更多资源开展战略性军事建设,包括先进核力量的建设,美方对此也是忌惮的。”(9月28日社评《B--52轰炸机又来南海,怎么看?》

的确,历史证明,自从中国有了“两弹一星”,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敢在中国人民面前肆无忌惮了!正如江泽民在那次大会上指出的,“两弹一星”为“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历史还证明,有了“两弹一星”精神,任何外国在科学技术上对中国的封锁,都挡不住中国走向成功。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胡新民,察网专栏学者,独立学者。】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809/4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