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黑人的人权PK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主权,哪个胜出?

如果说美国内战真是为黑人争取人权而战的话,这些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20年间建立的”纪念物就是南部白人种族主义者对内战确立的人权意识、观念的反攻倒算。这样的反攻倒算的遗物还一直存在到现在。人权这个东西在美国值几美分?怎么就能拿出来当大棍教训别国?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在美国,黑人的人权PK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主权,哪个胜出?

如题,“人权”与“主权”,那个要紧?美国和美国阵营的发达国家,一贯用“人权高于主权”教训第三世界。而且,还要派出武装到牙齿的大兵踏上别国的领土“亲力亲为”。它们说人权是要大于主权的。小气候呼应大气候,在咱国还有一群“第五纵队”也在里应外合鼓吹这个“人权高于主权”。堪为典型者贺××,曲解、歪曲《孟子》为之张目——《孟子的国际法准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663200100ckv3.html,其中荒诞无耻的“解读”如:

【其一,人权高于“主权”,不承认现在流行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那些实施暴政、残害百姓的君主,本身就没有合法性。本国百姓呼号无助的时候,外国的征服就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百姓欢迎与否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应该被征服的决定性因素。(当然,这个因素如何判断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此其二。
其三,对于被征服国家的暴君应该加以严厉的惩罚,甚至可以诛杀,这也是为了抚慰受到残害的百姓的心灵】

那么这样的“解读”是否可以适用于美国?适用于美国这个人权灾难的重灾区?换句话,美国政府是不是也在国内身体力行这个“理念”、“价值观”?至今我没找到贺××肯定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他不会这样回答!他不敢!挟洋自重者岂敢反咬自己“托付终身”的“夫家”?所以,在中国的第五纵队的口里要想找到这样的答案不可能。这个很要紧的答案最好用美国人自己的嘴说出来,那么,美国人有这样的相关答案么?这个是有的。在前年的一桩旧事之后,美国顶级的精英们说了他们的看法,从他们的看法中是不难获知他们的结论的。

这件旧事是前年8月12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爆发的一场种族冲突。事件造成1人死亡,19人受伤的暴力冲突。这场冲突是围绕着是否拆除代表种族歧视的塑像爆发的。事发后,特朗普用语意含混的言语表态:

【我们在密切关注发生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恶性事件,我们以可能的最强烈措辞谴责这起在许多方面展现仇恨、偏执和暴力的恶性事件。http://www.sohu.com/a/164275945_428290】

在反对白人至上主义者的一方来讲,这就是一场人权运动。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就是一群蔑视、践踏人权的暴徒。特朗普的发言貌似对事件参与的两方“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对酿成血案的极右翼白人并没有格外严厉谴责、并下达严惩的命令。可见,对这些白人种族主义者高高举起的板子又轻轻落下,这是美国政府最高层的态度,对白人至上主义者要袒护。这么看,人权在美国先不说是否高于政府权威,就连一伙子逞凶施暴的白人种族主义暴徒都不如!人权在美国的地位其实很低下。这应该是美国政府刻意用行动在维护的一种“政治正确”。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在文字和语言上承认这个事实,它只做不说。所以,这也就是贺××们在中国乱吹美国“人权”喇叭的依仗——人家美国不是谴责暴力事件了么?美国不是对人权惨案很关注么?

特朗普的话固然能为“第五纵队”的胡言乱语做“证据”,但是却哄骗不了美国真正的人权斗士们,纽约布鲁克林着名自由派媒体Vice的高级主编Wilbert L. Cooper在该网站上发出一篇文章:《让我们炸毁总统山》这样说:

【站在拉什莫尔总统山跟前,我们不能不感到“震撼和厌恶”。从美国建国史的角度,华盛顿及杰斐逊无疑是伟大人物,但是,他们同时也不人道地奴役自己的同胞。而总统山及其他类似的纪念碑显然“掩盖了这些人的多面性,把他们从具有伟大和邪恶的能力的个人,变成了纯粹的美国之神”。如果真的有一天人们打算破除这一神话,“我觉得我会参加支持这一努力”。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4477】

贺××们自诩“自由派”,对美国的人权灾难不发一词谴责;号召“炸毁总统山”的Wilbert L. Cooper也是自由派知识分子,对本国的人权灾难的祸根——美国的“国父”们直揭丑底,直接表达愤怒,哪一个更符合“自由”二字的真意是明摆着的!

和美国政府的“只做不说”的虚伪很相似的是,美国主流知识精英们的遮遮掩掩——《“以史为鉴”:美国历史学会就南部同盟纪念碑问题发表声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79763。这个“美国历史学会”据说是“美国专业史学最具权威性的代表团体”(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4477)。这个声明是在前年8月28日发表的,在“血案”半个月后。

单就上述引文的意思来说:拆除代表种族歧视的纪念物时,要在“历史语境”(以当时人普遍认可的观念)下看待这些纪念建筑建立起来的合理性。难道这是在强调:不能用现在人们的观念判定这些建筑的非正义性而予以拆除(有必要理解其历史语境)?这个话“有道理”,不能脱离历史背景看问题嘛。但是,内中的霸道却是十足——“历史语境”代表的当时建立纪念碑的人认可的观念,乃是当时南部白人认可的种族主义!当时的黑人是没有话语权的,是失语的。如此这般的“历史语境”和虐杀犹太人的纳粹的“信仰”没什么区别。作为纳粹时代的可耻孓遗——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去功能化”,不再作为囚笼发挥作用,被作为历史上的罪与耻的代表被人铭记不忘。但是类同的,美国南部白人建立的富含种族主义的纪念物却有历史上的“合理性”而依旧发挥作用:被白人种族主义者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动辄用制造血案的恐怖手段予以维护。而“美国历史学会”也建议在拆除时要考虑“理解其历史语境”。这个美国“美国专业史学最具权威性的代表团体”的观念是成问题的!

接下来看这个文章的原文翻译: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于8月16日在他的推特上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你不能改变历史,但你可以借鉴历史。”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要借鉴历史,人们就必须首先学习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围绕移除纪念碑的辩论,应该考虑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什么被纪念的时代背景和其他证据。了解这些事实的知识才能够使辩论做到“以史为鉴”。】

特朗普的立场很坚定:你以为拆除了这些历史纪念碑就能改变历史了么?不可能,谁也做不到。但是可以借鉴历史别再有悲剧发生嘛。这个“美国历史学会”也跟风了一通貌似无懈可击的论说:在讨论是不是要拆除种族主义纪念物的时候,要考虑这些种族主义的历史纪念物在当年建立时的理由,也就能“以史为鉴”了,也就不会有悲剧发生了。但是这个“历史学会”强调“应该考虑”的这个“时代背景和其他证据”——白人种族主义者写下历史。“考虑”这样的历史就意味着要认可、承认这个历史。这样的话,这些种族主义纪念物就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了,这些东西就不该被拆除了。可是任由这些东西存在,人权何在呢?如上文所说:有白人种族主义者把这些种族主义的历史纪念物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膜拜,一代代复制、“克隆”种族主义,时时延续种族仇恨,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不拆除这些纪念物是不行的!然而,特朗普和这个“美国专业史学最具权威性的代表团体”——“美国历史学会”并不提这个,只说“以史为鉴”(别再有悲剧发生)。问题是最需要“以史为鉴”的白人种族主义者们是否也愿意这样做呢?这个“以史为鉴”的提法对那些暴徒有用么?双方都“以史为鉴”了,才会有对话式的讨论而没有血腥的暴力,但是施暴的一方愿意这样么?于此,这个声明里的确没有“确切的答案”。当然,如果美国的那些进步人权组织和人权斗士们咽了那口气,“理解(认可)”了种族主义,不再去疾呼拆除那些纪念碑,就不会和暴徒们有冲突了,这是否就是特朗普和“历史学会”的“以史为鉴”?但是“人权”在美国是不是有生存的空间?

接下来,这个“美国历史学会”又有一通论说:

【同样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当我们说到“历史”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是什么。历史既包括事实也包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移除一座纪念碑,或者改变一所学校或一条街道的名称,并不是抹掉历史,而是改变以前的历史解释或唤起对以前的历史解释的关注。纪念碑并不是历史本身;纪念碑纪念的是历史的某个侧面,代表的是过去某个时刻公众或个人做出的决定——即谁将在一个社区的公共空间里享受荣誉。】

“纪念碑”本身不是悲剧历史,拆了纪念碑也不会改变、抹除历史。拆除纪念碑只是重新解释一下历史。这些东西“代表的是过去某个时刻公众或个人做出的决定”,这是“过去式”。这里,这个“美国历史学会”还是罔顾白人种族主义者将它们作为圣物膜拜这个现实,无视这些“历史遗物”还在散发尸毒、病毒的现实大谈什么“过去”!这里的暗示与特朗普的讲话要义一致:种族主义者们的圣物不能拆!不可以用现在的种族平之类的“人权”观念追讨这些纪念物代表的邪恶历史,更不能去清理这些丑恶事物在现代的存在!

这些种族主义纪念物的来历,这个“历史学会”这样说:

【大部分纪念性建筑并不是在内战结束之后就立即建立的,而是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20年间建立的。这种项目不仅是纪念南部同盟,而且是纪念重建之后南部的“救赎”,它是在整个南部开启合法的强制种族隔离制度和普遍剥夺黑人选举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南部同盟的纪念活动,部分地是由于南部企图掩盖为了推翻重建所进行的恐怖活动,以及从政治上恐吓非裔美国人,并将他们从主流公共生活中孤立起来。】

如果说美国内战真是为黑人争取人权而战的话,这些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20年间建立的”纪念物就是南部白人种族主义者对内战确立的人权意识、观念的反攻倒算。这样的反攻倒算的遗物还一直存在到现在。人权这个东西在美国值几美分?怎么就能拿出来当大棍教训别国?贺××们的说辞从哪里找根据呢?

这个“历史学会”说了这么一句话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我们也要劝告社区铭记,所有纪念物依然是它们的时间和空间里的人工作品。它们应该被保存下来,正如任何其他历史文献那样,无论是保存在博物馆里还是某些其他合适的地方。】

种族主义的纪念碑等历史物品只属于过去的时代,现在没必要因为什么目的对之进行捣毁、拆除,就像写在纸上的历史文献应该在合适的地方予以保存。和特朗普是一个腔调。貌似有理哦。前边的千言万语就为这一句话。

从如上文章的解读看,这个“历史学会”的主张是很明确的:对是否拆除种族主义纪念碑有明确答案的:“它们应该被保存下来”。因为已经开始的拆除行动是一个可怕的开头:

【决定移除那些在其他方面并没有重大历史成就的南部同盟将领和官员的纪念碑,并不必然要走向另一个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即移除美国的建国者、前总统或其他历史人物的纪念碑,近年来,他们的缺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乔治·华盛顿拥有奴隶,但是,华盛顿纪念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在建立美国方面的贡献。在国家的创建者和保护者——无论他们多么不完美——与那些力图以奴隶制的名义分裂这个国家的人之间,不存在任何逻辑对等。还将会有、也应该会有围绕我们市民空间里的其他令人尊敬的人物和事件的辩论。而先例非常重要。但历史的特殊性也会如此,假如这样,引用错误的类比不应该破坏合法的政策对话。】

南部联盟的将领、官员们和美国的那些“国父”们都有一样可耻的黑暗面——赞同奴隶制,奴役黑人。那么,拆除了南部官僚的纪念碑,顺理成章的是不是要“类比”一下,把那些同样可憎、可鄙、可耻的“国父”的纪念碑也捣毁了?这些“历史学会”的主流历史家们很担心这个,所以用引文中的红字部分为那些可憎、可鄙、可耻的美国“国父”们做了诡辩式的洗白。但是,这样的诡辩经不住常识的拷问:

一个感染了鼠疫的医生,和一个感染了鼠疫的普通人有多大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讲他们不都是同样的病源?不都一样对健康人群有危害么?况且,这些美国“国父”在建立美国时,没有尺寸功劳!在道德方面的优势还比不上医生与普通人在医学知识与技能上的差距!美国的那些“国父”们与后来南部的那些奴隶主们没什么区别!

在文章的引文里美国的那些主流专业史学家们担心,对南部种族主义纪念物的捣毁如果象野火一样蔓延开来,这种形式的人权攻势发展到最后,最终会发生类似“炸毁总统山”的剧变,美国像苏联那样的轰然倒塌未必不会出现,所以,他们一定要为美国的那些“国父”们诡辩。一样有这个担心的还有特朗普,在他的推特上“他强硬地提出”:

【这个星期是李将军,下个星期是谁?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什么时候才算完?”你们要改变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吗?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4477】

特朗普看来,这就是“国将不国”么!这些“国父”代表美国政府、政权,如果人权行动对这些“国父”有冲击的话,那么,有必要强力阻止!不能让这把火烧到美国“国父”们的头上。特朗普在社交网站的质问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这个“推特治国”的特朗普是要有些行动的。其实他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无为”就达到了有所行动的效果。总之,人权行动不能冲击到这些美国的“创造者”。因为这些人对内象征着政府,对外象征着美国的主权!

这就很明白的向人权卫士们摊牌了:你们的人权攻势不能触及政治秩序!不能“不应该破坏合法的政策对话”。

人权这个东西看上去很美,听起来动听,但是在美国政府手里,就是扔向他国的导弹,向别人茶碗里撒下的毒药,只是针对别人。用在自己身上,绝对不行!己所不欲必施于人,是美国政府一贯的对外政策的最高原则。明乎此,我们就能清楚了:

在美国,人权低于低于主权!人权PK主权,人权落败!

【长河红阳,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901/4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