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的微妙变化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在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时候,他们的设想是很美妙的。通过这种由他们制定规则的全球化,可以让国际垄断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发达国家只需剪发展中国家的羊毛就可以了。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就能赚一笔又一笔大钱。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就只能成为向发达国家提供羊毛的一只只驯服的羔羊。
然后,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当初也确实如发达国家所愿。他们没少剪发展中国家的羊毛。可是这样的羊毛似乎越来越难剪了。至少剪下来的羊毛不如以前丰厚了。而且发达国家自己的日子似乎也越来越难过了。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发现自己不仅没占着更多的便宜,而且似乎还觉得开始吃亏了。这个世界贸易体系不太对呀,有毛病啦。他们想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想破坏这个本来由他们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贸易体系。
探讨这样一个变化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虽然我不能确定现在一定能把问题弄清楚,但至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是有必要的。
在全球化之初,发达国家占据着技术、资本的优势,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资源产地、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当时感觉如鱼得水,非常惬意。但由于发达国家人力成本较高,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降低成本,于是,发达国家把一些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把大量的产生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期,虽然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了早期的制造业。但这样的制造业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不高,而且处在产业链的下游。
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不断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在不断增高,所以开始有更多的原来在发达国家的生产企业陆陆续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发达国家中的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在美国,这种现象较为严重。美国除了保留一些高技术的生产企业之外,大量的中低端生产企业几乎都离开了美国。甚至一部分高端企业中的低端加工工序也离开了美国。如苹果手机中有不少生产工序都不在美国运转,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那些被转移了生产企业或者生产线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有意识地把这些生产企业与生产线整合起来,逐渐形成最初的工业化体系的雏形。围绕着这个工业化的雏形,就会产生更多的商业与服务业。就业人数开始增多,国内生产总值也会逐渐增长。这应该是那些所谓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大致过程。例如巴西,就是从小规模和中低端的制造业起步,现在甚至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而印度,则是通过软件工程的加工与生产,积累了较多的生产财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加工工业也是这样起步的,也开始形成了初步的工业化雏形。
工业化具有了初步的雏形之后,除了商业和服务业会围绕着这个雏形在形成一个较为广泛的网络之外,如交通运输、物流联通都在一点点发展起来。所以这些新兴经济体就体现出一种较为莛勃的气势。这些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增加。而发达国家那些已经转移出去的产业,也需要依赖于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与加工作为发达国家所需商品的货源与补充。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就越来越严重。可以用来贸易的货物商品数量就越来越少,虽然他们有高端的科技产品,但囿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科技业的发展水平,对这些高技术产品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而如美国,担心自己高端技术的泄漏,又不想把这些高技术产品出售给他认为是对手的国家,所以这些高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就会更低。这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生产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数量却没有像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商品销售数额那样快速的增长。所以贸易逆差在发达国家中就会逐渐增长。这种现象让发达国家非常不爽,但他们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贸易逆差的背后,是发达国家中低端劳动者的高失业率。这是让发达国家非常头痛的事。虽然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还不错,不至于让失业者吃不上饭。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自身财政也开始发生困难,高福利制度也难以为继。所以解决失业的问题就成了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特朗普要恢复制造业,主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制造业一旦流失,想让制造业再回来,难度就非常之大。除了本国工人劳动力成本实在太高之外,制造业多年迁移国外,本国的技术力量就随之被削弱。即使企业回来了,可是技术力量却跟不上来,所以这样的企业即使开工生产也会麻烦不断。
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最初的全球化是要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却越来越向金融领域里渗透,而逐渐退出制造业。这导致发达国家内部的生产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没有制造业,就谈不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速度就一定会受到影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就越发深刻和尖锐。而这一切,当代资本主义都没有回天之力。这个趋势看来还是要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虽然少数发达国家如德国因为其制造业所包含的领域较为宽广,而且都是处在技术高端,所以德国在一定时间内还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除德国外的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国家,其前景就会黯淡得多。
而德国在统一之后,德国东部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东西方的矛盾虽然不至于尖锐得造成极大的对立,但隐藏着的矛盾也是不可忽视的。希望德国人能认清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迟早解决这个不太好办的问题。
【胡懋仁,察网专栏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北航老胡之闲话”,授权察网发布。原标题《全球化进程的微妙变化》】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原标题:全球化进程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