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思想武器,才能拥有未来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共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艰难环境下不改斗志的才是真豪杰。在意识形态领域无声的残酷战场,爱国左派能够走到今天实为不易。今天我们来谈谈爱国左派群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对发展壮大进步力量有重大意义。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要精确定义爱国左派这个概念。当前形势的爱国左派,应定义为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群体:
1- 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
2- 致力于推进社会平等、为劳动人民谋利益。
3- 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上述3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体制内有许多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已经倒台的仇和、王珉就是他们的代表。这些人虽然曾拥有党内职务,但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和“左派”没半毛钱关系。有些人自称“进步人士”,却不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眼里,这类空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人,多说也就是小资产阶级左派(俗称“白左”)的水平,一群软脚虾绝无可能成事。还有些人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政治观点竟然和极右高度相似——唯恐天下不乱,认为执政党倒台才能带来新的政治机遇。苏联解体的殷鉴不远,天下大乱的结果必定是亿万人民遭殃。拿人民福祉不当回事的,那是托洛茨基派的伪马克思主义者,没资格谈爱国。
排除上述几类人,符合“爱国左派”定义的群体是真心希望这个国家好,而且希望劳动人民普遍从国家发展中获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怀苍生而非私心的爱国左派是中国最为进步的社会力量。虽然老干部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又有许多年轻人陆续加入这个群体,使爱国左派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这是积极的一面。然而,这个群体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爱国左派现在最缺乏的其实是思想武器。听到这话,有些人可能要坐不住了:“我们有马列主义,怎么能说没有思想武器呢?” 光有这些恐怕真不行,当年的王明认为懂得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可以包打天下,结果葬送了中央苏区和大多数红军。放在现在也是这个道理: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读几本书那么简单,而需要结合实践、创造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理论,诞生于延安窑洞的毛泽东思想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可操作性极强的理论。然而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今日,正面临普遍性的、严重的理论匮乏,中国的爱国左派也未能幸免。
严重的理论匮乏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抨击社会上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当然很有意义,好人要是不敢出来说话,坏人岂不无所忌惮?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基层官员吃拿卡要等丑恶现象,当然值得爱国左派抨击。但是另一方面,仅有抨击远远不够——要否定一种制度,那就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作为更好的替代品。而许多爱国左派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真要是问他们如何解决现有问题(例如如何改善收入分配),他们要么想不出答案,要么主张“回到毛泽东时代”。
其实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可以说是思想上的懒惰。现在的国内国际环境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巨大变化,其中许多变化是不可逆的,例如快速城市化的进程。毛主席的一些构想和解决方案,针对的是几十年前而不是现在的社会状况,岂能不加修饰、搬过来就用?就算某些人想回到毛泽东时代,能回得去吗?再说,难道回到毛泽东时代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毛泽东时代本身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好吧?即使毛主席还活着,他本人也绝不会赞同这种思想上的懒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想推动社会进步,光喊口号可不行。回顾百年前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正因为拥有政治(列宁、斯大林等)、军事(伏龙芝、伏罗希洛夫等)、经济(布哈林、普列奥普拉任斯基)、外交(契切林、越飞等)等各方面丰富的人才储备,才能挺过国内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全面压制各路对手,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俄确立下来。不学无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能不添乱就不错了。
爱国左派的同志热爱社会主义,这当然很好。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当前形势下做些什么事情才算符合社会主义的理念?一说到这些具体问题,许多同志的头脑就不是很清晰了——他们头脑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恐怕都是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的东西,还没有跳出这种思维定式。理论的匮乏加上思想的懒惰,使得许多同志对现实问题拿不出令人信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自然难以建立公信力。许多爱国左派的同志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主观原因: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用什么去说服和感召普通群众呢?群众为什么要相信你呢?
不客气地说,爱国左派中有很多同志缺乏实干精神,而且知识结构极为陈旧。对金融和科技这两大对现代社会构成重大影响的板块几乎一无所知。面对国内外高度活跃的资本市场,面对TMT、大数据、大健康、新能源等新概念,他们因无知而感到恐惧。看到央企海外并购的步伐正在加快,他们怀疑这是“中了帝国主义的圈套”;看到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异军突起,他们怀疑这是“要将中医赶尽杀绝”;更有甚者,看到外企扩大在中国的经营规模就抱怨“中国在给外国送钱”,看到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也抱怨“中国在给外国送钱”——试问中国怎么才能做到“不给外国送钱”?难道要闭关锁国不成?凡此种种言论,令人啼笑皆非,公信力自然扫地。
这些故步自封的同志不懂金融、不懂科技、甚至也不懂企业管理。他们已经与先进的生产力脱节了,又如何引领时代的潮流?群众选择支持谁,关键还在于谁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懂经济也不会发展经济的人如何赢得群众的信任?其实,群众对那些光会喊口号的人一点都不感冒——真要是让他们上台,群众还不得饿死?
1956年2月1日,毛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特地把钱学森安排在他的身边。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谁掌握先进的生产力,谁就容易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认真分析爱国左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正是为了将爱国左派引向良性发展的渠道。希望读到本文的各位同志洗洗澡、照照镜子,踏上新的征程。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爱国左派应该认真做以下这些重要的事情:
1-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产业经济相结合,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掌握先进的生产力才能赢得社会上的话语权。
2- 勤学、勤业、勤交友,在本职工作中成为表率,结交各个产业中有真才实学的人士。业务能力强才能独当一面。
3- 在积累丰富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提出建构性的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树干,而派生出来的各种应用理论是树枝,如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国际关系学、传播学、文艺理论等等。理论体系要做到枝干茂盛,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 有了系统的、可操作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各个领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收效,新的理论体系才会得到体制内的足够重视。
5- 不要把思想交流停留在小圈子里,而要努力结交各路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谁争取到了90后、00后,谁才会赢得未来。所以,广大爱国左派切忌倚老卖老,而应该格外爱护和提携年轻人,这才有助于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首先虚心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够对症下药、取得进步。当前爱国左派需要能人,更需要思想武器。思想武器自然不能等、靠、要,唯有脚踏实地,自行制造。
【徐实,察网专栏作家,生物制药专家、投资顾问】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706/36667.html